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4)
2023(1826)
2022(1574)
2021(1526)
2020(1246)
2019(2852)
2018(2640)
2017(3957)
2016(3215)
2015(4122)
2014(4440)
2013(3592)
2012(3284)
2011(2927)
2010(3079)
2009(2115)
2008(2042)
2007(1818)
2006(1656)
2005(1427)
作者
(7510)
(6265)
(6234)
(6105)
(3982)
(3019)
(2852)
(2533)
(2518)
(2396)
(2240)
(2201)
(2165)
(2100)
(2090)
(2009)
(1974)
(1876)
(1865)
(1858)
(1743)
(1690)
(1685)
(1648)
(1538)
(1496)
(1494)
(1456)
(1425)
(1391)
学科
教学(7093)
理论(5717)
教育(5518)
管理(5444)
学法(5133)
教学法(5133)
学理(4610)
学理论(4610)
学校(3761)
中国(3521)
(3367)
经济(3362)
(3258)
技术(2628)
(2461)
企业(2461)
高等(2457)
研究(2423)
职业(2361)
职业技术(2064)
(1939)
技术学校(1920)
高等职业(1908)
政治(1898)
思想(1882)
思想政治(1841)
政治教育(1841)
治教(1841)
德育(1838)
(1538)
机构
学院(39298)
大学(29070)
职业(16371)
技术(14565)
职业技术(12029)
技术学院(11725)
研究(11481)
教育(7803)
(7776)
科学(7539)
管理(7502)
(7020)
(6790)
(6784)
师范(6714)
(6694)
(6392)
经济(6358)
(6146)
中国(5965)
理学(5869)
理学院(5753)
研究所(5566)
业大(5531)
管理学(5475)
管理学院(5418)
农业(5272)
师范大学(4840)
中心(4743)
北京(4379)
基金
项目(22681)
研究(22459)
科学(16612)
教育(16204)
(13653)
编号(13140)
课题(11815)
(11028)
(10788)
成果(10353)
基金(10327)
社会(8760)
(8592)
国家(8440)
社会科(7991)
社会科学(7988)
规划(7506)
(7049)
项目编号(6588)
(6559)
科学基金(6505)
年度(6500)
重点(6493)
主持(6457)
主持人(6381)
(6308)
研究成果(6303)
(6164)
(6133)
高职(6037)
期刊
教育(23920)
中国(15779)
职业(12792)
技术(10021)
研究(9845)
技术教育(8342)
职业技术(8342)
职业技术教育(8342)
(8020)
经济(8020)
(5917)
学报(5586)
(5180)
论坛(5180)
职教(4382)
农业(4291)
大学(4249)
科学(3930)
学学(3661)
管理(3125)
成人(3092)
成人教育(3092)
高等(3005)
(2823)
(2787)
高等教育(2222)
(1998)
图书(1914)
(1677)
教研(1632)
共检索到59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强  
当代高等职业教育目的必须关注"技能,"高等职业教育目的应当关注"全面",高等职业教育目的不可忽视"发展"。培养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应当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的的基本定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厚望  龚添妙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生培养的基本方向,是高职院校一切教育活动的指南,规定着学生在知识、技能、素养等多方面要达到的标准,也是进行教育评价、评估的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经过了"技术型""实用型""应用型""高技能型""技术技能型"的发展,随着"工匠精神"正式的提出与获得高度的重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又在酝酿着新一轮的调整与改变,"工匠型"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进行新探索并对其解构与重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关云飞  肖贻杰  徐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我们认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高等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左彩云  
与其他高校相比,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性,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也有着其特殊性。文章在阐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分析了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师继续教育内容,继而剖析了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现存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统筹规划以人才培养为目的的教师继续教育、加大教师继续教育中对应行业的职业性素养内容和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深入企业的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等改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霍玉敏  
在知识经济和日趋严峻的大学生就业环境的双重背景下,高等教育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已经出现诸多局限。在新形势下,适应国情和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确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建  
迅速崛起和蓬勃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在现代变革中凸现的一种文化景观。在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办学理念指导下,高职教育逐渐构建了较具特点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但仍未摆脱传统教育中那种"功利性实用教育"的影响。因此,应进一步从能力本位、人性提升、全面发展三个层面上认识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涂向辉  
一是强调技术。技术应用型人才是要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系统理论,并能够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技术,从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人才。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知识,足够的知识储备,系统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理论,才能够适应日益先进的机器设备、生产技术、工作环境的需要,成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型"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宾恩林  
随着劳动观念解放、劳动价值凸显、工匠影响力外化,当今的工匠精神具有继承性与时瞻性的时代特征,公共性与经验性的多元内核,信仰性与功利性的社会矛盾结构。由此,蕴含“工匠精神”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结构中,知识与素质目标从简单到复合改变,技术与技能目标从高等到专研升级,生产派生目标从适应到创造发展。所以,基于“工匠精神”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知识变通与素养精湛型、产品意识与技艺创新型和技能与技术专深型应用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查吉德  
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单一的精英型技能人才目标不仅不切实际,也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成才需要,应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人力资源开发。在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高职应适当拓宽人才培养基础,加强学生的通识能力培养,并树立大市场观念,不仅考虑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的需要,还应考虑学生的需要,摒弃单一的技术理性思维,激发学生自我成才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随着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迁,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作出相应调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应林  
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是高职教育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也是检验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保证所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性,在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中,应遵循"技能人才供求状况"、"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高职教育发展水平"三个依据,并按照相应程序进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崔清源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两种倾向。两种价值取向的矛盾与统一决定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以社会本位为主导。这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使命的完成,也有利于促进个体的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魏小瑜  
高职教育与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联,相互影响。明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目的、意义,认识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差距,探索培养高职人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为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等技术人才,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杜志强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建设及教学目标设定方面进行校企合作,在执行教学任务和课程考核中与企业进行沟通和回访,构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体系。根据2013—2016年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风能与动力技术专业学生就业数据分析,说明高职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目标时就与企业进行深度融合,是增强学生就业、激发高职院校办学核心竞争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钟世潋  
高职院校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教育目标下,如何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当前部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面临的共性问题。文章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应用技术文化内涵的把握,分析高职院校培育应用技术文化的意义,提出了高职院校培育应用技术文化的具体路径,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晓欣  闫志利  杨帆  
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中职学生培养的质量和规格,规定了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与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经历了数次演变,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连,表现出由"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由就业导向转向升学和就业导向并重、由培养专门人才转向复合型人才等特征。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中职教育必须基于人才培养的类型与层次,面对生源多元变化的现实,妥善处理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就业与升学的关系,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对中职教育的价值追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