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62)
- 2023(5656)
- 2022(4659)
- 2021(4589)
- 2020(3980)
- 2019(9291)
- 2018(9235)
- 2017(17187)
- 2016(9970)
- 2015(11923)
- 2014(11996)
- 2013(11033)
- 2012(9907)
- 2011(8854)
- 2010(9211)
- 2009(7685)
- 2008(7525)
- 2007(6625)
- 2006(5844)
- 2005(5098)
- 学科
- 济(34037)
- 经济(34013)
- 管理(23446)
- 业(21512)
- 方法(18733)
- 企(17972)
- 企业(17972)
- 数学(17088)
- 数学方法(16553)
- 理论(10544)
- 中国(10080)
- 教学(9386)
- 农(9055)
- 学(7842)
- 教育(7572)
- 业经(6778)
- 技术(6636)
- 学法(6324)
- 教学法(6324)
- 财(6318)
- 农业(5725)
- 制(5486)
- 学理(5467)
- 学理论(5467)
- 地方(5296)
- 贸(5282)
- 贸易(5278)
- 易(5119)
- 和(5044)
- 银(4597)
- 机构
- 学院(135796)
- 大学(126742)
- 管理(47876)
- 济(45031)
- 经济(43802)
- 研究(42041)
- 理学(41380)
- 理学院(40912)
- 管理学(39581)
- 管理学院(39375)
- 中国(29917)
- 科学(27693)
- 京(27271)
- 技术(23721)
- 职业(21727)
- 江(21466)
- 所(21465)
- 农(20704)
- 财(20669)
- 业大(20020)
- 研究所(19751)
- 范(19198)
- 中心(19190)
- 师范(18990)
- 州(17414)
- 北京(17136)
- 财经(16589)
- 技术学院(16315)
- 农业(16203)
- 院(15749)
- 基金
- 项目(91074)
- 科学(71315)
- 研究(69082)
- 基金(61604)
- 家(53978)
- 国家(53514)
- 科学基金(45798)
- 省(39581)
- 社会(38589)
- 教育(37919)
- 社会科(36392)
- 社会科学(36383)
- 划(33200)
- 基金项目(32046)
- 编号(31516)
- 自然(30997)
- 自然科(30345)
- 自然科学(30341)
- 自然科学基金(29750)
- 资助(26969)
- 成果(24750)
- 课题(24108)
- 重点(22162)
- 年(20311)
- 部(19586)
- 创(19466)
- 发(19319)
- 项目编号(18135)
- 规划(17985)
- 创新(17935)
共检索到193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国志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引领下,以社会需求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依托自身可利用的办学条件,在特定时限内为学生达到一定职业人才规格要求所预设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较为稳定的施行范式。其具有系统性、稳定性、示范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基本特征。为此,高职院校在选择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应遵循培养目标原则、质量保障原则、办学特色原则和专业差异原则。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质量 原则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买琳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对国际化高端技能人才的热切需求,高职院校如何有效培养相关人才成了高职教育的一个热点理论问题。文章在对"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概念进行分解的基础上,以其内涵分析为依托,初步构建了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高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1+1"培养模式。
关键词:
国际化 人才培养模式 内涵 构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盛艳秋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出了越来越多的高技能人才,与此同时,也必须认识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基本框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以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高技能人才 培养模式 基本框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小星
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显著的特征。处于第二次社会转型时期的高职教育,必须紧跟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等八个方面的对接,从而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挺 张碧辉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职高专教育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实践———理论"的第一次飞跃,进入新世纪,高职教育开始了新一轮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再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正在不断丰富,将出现第二次飞跃。据此,从人才培养的目标、主体和保障体系三个层面论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特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建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实现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念,积极应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以职业技能养成为落脚点,以教育教学规律为基本遵循,以更高质量产教融合为突破口,以完善课程体系为关键点,以加强教学管理为基本保障,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工作,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建洪
随着高职院校的生源减少、办学综合竞争的重新定位以及人才培养评估的重心转移等问题的出现,高职院校必须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大力加强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积极实践专业结构设置、课程资源整合、教学队伍建设和管理机制创新等改革举措,确保办学综合竞争实力的提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涵建设 校企合作 思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柏铁山 邱程
高职院校中一些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自我管理能力偏弱,个人成就感缺乏,学风较差。必须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习潜能。以"自主学习中心"为研究对象,探索一种全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这一模式的推广与应用,全方位提升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职业核心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丽娟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性、应用性、实践性、差异性特征分析,以及对企业人才需求特征的分析,提出了改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构建符合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工作,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静 刘旭东
本文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入手,找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邵文红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本文从分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和特点入手,提出了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素,对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师资队伍与实训建设、质量监控与教学管理等进行了研究,并针对该模式的具体落实,从建立教学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岩
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面临的共性问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及改革的结构和基本原则等是改革的基本依据。通过对这些理论的研究,可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可遵循的思路。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就业导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赖永辉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行业服务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按培养工作开展深度和时间的先后次序,探索由熟悉和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开展对外行业工种培训、行业函授培训,承接行业内科研与教研课题,研究成果循环投入日常教学环节,研究成果申报评审和发表,自评估与总结等6个阶段构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培养和教师培养两个目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廖建华 刘慧娟
我国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存在两大误区,一是实施主体上的误区;二是培养过程上的误区。为此,必须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和实施双主体、全过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性改革,从而实现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