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94)
- 2023(11776)
- 2022(10279)
- 2021(10026)
- 2020(8463)
- 2019(20287)
- 2018(20547)
- 2017(39068)
- 2016(21810)
- 2015(24820)
- 2014(25310)
- 2013(24079)
- 2012(21626)
- 2011(19402)
- 2010(19665)
- 2009(17332)
- 2008(16855)
- 2007(14247)
- 2006(12538)
- 2005(10933)
- 学科
- 济(79723)
- 经济(79630)
- 管理(58458)
- 业(53438)
- 企(45991)
- 企业(45991)
- 方法(39904)
- 数学(35096)
- 数学方法(34394)
- 中国(21633)
- 农(20650)
- 财(18711)
- 业经(17976)
- 理论(17782)
- 学(16991)
- 制(16194)
- 地方(15296)
- 教育(14192)
- 技术(13755)
- 农业(13362)
- 和(13103)
- 教学(12912)
- 贸(12747)
- 贸易(12741)
- 易(12358)
- 体(11740)
- 银(11632)
- 银行(11593)
- 环境(11304)
- 务(11199)
- 机构
- 学院(294642)
- 大学(289768)
- 管理(116522)
- 济(107801)
- 经济(105195)
- 理学(101302)
- 理学院(100192)
- 管理学(98053)
- 管理学院(97532)
- 研究(94058)
- 中国(67773)
- 京(62465)
- 科学(59864)
- 财(49644)
- 所(46952)
- 农(44212)
- 业大(43646)
- 江(42955)
- 研究所(42926)
- 中心(41962)
- 范(40820)
- 师范(40472)
- 北京(39800)
- 财经(39463)
- 技术(38084)
- 经(35872)
- 州(35419)
- 院(34367)
- 农业(34316)
- 师范大学(32410)
- 基金
- 项目(202130)
- 科学(158131)
- 研究(151940)
- 基金(142303)
- 家(122971)
- 国家(121896)
- 科学基金(105084)
- 社会(90374)
- 社会科(85416)
- 社会科学(85389)
- 省(81926)
- 基金项目(75527)
- 教育(74442)
- 自然(69354)
- 划(68606)
- 自然科(67758)
- 自然科学(67745)
- 自然科学基金(66464)
- 编号(65484)
- 资助(60144)
- 成果(52989)
- 课题(46467)
- 重点(45603)
- 部(44026)
- 创(42392)
- 发(42303)
- 项目编号(39702)
- 创新(39243)
- 科研(38298)
- 大学(38236)
- 期刊
- 济(116356)
- 经济(116356)
- 研究(85926)
- 中国(60291)
- 教育(50428)
- 学报(44391)
- 管理(43200)
- 科学(40894)
- 农(39588)
- 财(36358)
- 大学(34128)
- 技术(31898)
- 学学(31511)
- 农业(27825)
- 融(21659)
- 金融(21659)
- 业经(19471)
- 财经(18349)
- 经济研究(18329)
- 职业(17178)
- 图书(16645)
- 经(15560)
- 问题(14513)
- 业(14465)
- 理论(14387)
- 科技(14324)
- 技术经济(13919)
- 实践(13364)
- 践(13364)
- 坛(13310)
共检索到424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岩
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面临的共性问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及改革的结构和基本原则等是改革的基本依据。通过对这些理论的研究,可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可遵循的思路。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就业导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绩。结合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际,阐述了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如何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而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琴
本文认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发生着一场极其重大的变革。在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基本确定的情况下,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逐步走向有序而灵活;课程体系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适应不同专业特点,教学采用相应的工学结合模式,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形成。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专业设置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琴
"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是我国旨在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内涵采取的重要举措。项目实施以来,示范院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进一步加深,但合作的内涵还需拓展;课程内容体现了职业性的要求,但需继续推进课程体系的结构化和系统化;制定了详尽的顶岗实习规章制度,但具体的管理措施还需加强;还需进一步探索实现顶岗实习教学功能的策略;与企业共建了实训基地,但在基地的管理运作方面企业参与的深度不够;在教学评价方面还应进一步吸纳行业企业专家参与。
关键词:
示范高职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传韵 石伟平
随着国际贸易持续深化,关务与外贸服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但在高职院校关务与外贸服务人才培养过程中却存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难以满足国际贸易行业发展需求,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课程结构失序、教学方式滞后,专业人才培养效果评价方式不适用技术技能人才考核等问题。借鉴和总结世界技能大赛经验,剖析世赛项目设计原理与逻辑,能有效指导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为进一步发挥世赛的引领价值,高职关务与外贸服务专业应确立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开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体的项目课程内容,搭建以工作实际场景为原型的实践教学情境,建立以模块技能表现为基础的人才评价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侯宁 邬玉晶
随着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高职院校为更好地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文章首先分析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标准,并在分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新兴产业发展的高职院校教育模式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
新兴产业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闫娟
建立高本衔接视域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要选择适合自身特征的高职教育理念,认识和制定高本衔接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设立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高职院校学生学情特点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只有有效构建高本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联合企业共同办学协同育人,才能更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专业核心、创新创业、社会服务及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和素养,全面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令秋 秦琼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我国现代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多元化、动态性、实效性与实践性等特征。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出现生源结构混乱、人才培养目标不准确、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探索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和正确定位,以适应工作岗位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文章针对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问题,对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进行了思考,以期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职人才 培养模式 传统途径 构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柏铁山 邱程
高职院校中一些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自我管理能力偏弱,个人成就感缺乏,学风较差。必须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习潜能。以"自主学习中心"为研究对象,探索一种全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这一模式的推广与应用,全方位提升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职业核心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丽娟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性、应用性、实践性、差异性特征分析,以及对企业人才需求特征的分析,提出了改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构建符合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工作,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静 刘旭东
本文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入手,找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连明
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长期存在着企业岗位与学校人才不对接的问题。政府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推进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文章首先阐述了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然后分析了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后探究出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东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双证书"式、"订单"式、顶岗式、工学交替式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形式。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实训基地建设是基础、课程与教学改革是核心、制度创新是保证。
关键词:
高职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途径 形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友义 刘国生 王晓敏
为适应广东玩具行业和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我院根据市场需要于1997年率先在全国申报设置电子玩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以下简称“玩具专业”),并于1998年开始招生。学院遵循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规律,树立能力本位的思想,对玩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胆探索与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亚鹏
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休戚相关的教育类型,高职教育的使命是支持国家完成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人才与技术积累。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建设制造强国所需求的复合式、创新型、发展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给高职教育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时代要求。服务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建设制造强国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要科学把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及其在具体人才培养改革实践中的实质内涵和表现形式,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实现高职教育转型升级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