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03)
2023(7503)
2022(6734)
2021(6246)
2020(5654)
2019(13122)
2018(12976)
2017(23958)
2016(14420)
2015(16950)
2014(17577)
2013(16932)
2012(16016)
2011(14506)
2010(15111)
2009(13564)
2008(13603)
2007(12650)
2006(11043)
2005(10044)
作者
(42736)
(35734)
(35650)
(34357)
(22484)
(17272)
(16588)
(13930)
(13392)
(13128)
(12161)
(12030)
(11754)
(11378)
(11354)
(11305)
(11296)
(10597)
(10472)
(10358)
(9270)
(9091)
(8888)
(8415)
(8179)
(8076)
(8066)
(7990)
(7496)
(7316)
学科
(54177)
经济(54120)
管理(36037)
(34111)
方法(27041)
(26692)
企业(26692)
数学(23985)
数学方法(23722)
(16612)
中国(15451)
(13494)
理论(12311)
(12290)
地方(11309)
业经(10923)
(10865)
农业(10740)
教育(10549)
(10415)
贸易(10411)
(10071)
教学(9590)
(8724)
银行(8681)
(8498)
技术(8463)
(8243)
(7991)
财务(7972)
机构
学院(207131)
大学(200905)
(77151)
经济(75176)
管理(72374)
研究(68289)
理学(61304)
理学院(60551)
管理学(59318)
管理学院(58941)
中国(50043)
科学(43723)
(43141)
(40573)
(36048)
(35998)
(35218)
业大(33415)
研究所(32670)
中心(32595)
农业(32227)
技术(30394)
(29037)
师范(28718)
财经(28282)
(27664)
北京(27050)
(25353)
职业(25223)
(23783)
基金
项目(130886)
科学(100327)
研究(98354)
基金(88721)
(77110)
国家(76373)
科学基金(63821)
社会(56882)
(55988)
社会科(53632)
社会科学(53610)
教育(50896)
基金项目(47178)
(46321)
编号(43897)
自然(41114)
自然科(40142)
自然科学(40125)
自然科学基金(39427)
资助(37372)
成果(36339)
课题(32448)
重点(30658)
(28943)
(28421)
(27459)
(26933)
创新(25458)
科研(25244)
项目编号(25157)
期刊
(85728)
经济(85728)
研究(58523)
中国(47577)
教育(38815)
(36251)
学报(35293)
科学(29532)
(28958)
大学(25952)
管理(24295)
农业(24070)
学学(23928)
技术(23457)
(17766)
金融(17766)
职业(15508)
财经(14076)
业经(14007)
(13461)
经济研究(12980)
(12149)
图书(11953)
问题(11888)
(11267)
论坛(11267)
(10885)
技术经济(10383)
技术教育(10002)
职业技术(10002)
共检索到311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贤政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基本形成了两个转换与替代:一是用人才培养方案替代原有的教学计划;二是用课程标准替代原有的教学大纲。借鉴国家示范院校专业建设的先行经验,认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是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重构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转变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洪列平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本文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内涵的分析,提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肇立春  
工程技术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和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为特征。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明确培养模式。通过把握培养模式中的学制分段、课程体系、教师能力、实践教学、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等部分核心要素,创新培养模式和方法,加强对工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乃新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正处在内涵发展时期,如何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应用型工匠人才培养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在应用型工匠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使应用型工匠人才培养更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九个坚持""六个下功夫"的要求。因此,职业院校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目标设计、专业基础知识体系设计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设计三大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做好工匠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姚寿广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专业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从人才培养方案出发,引入专业群这一概念并明确其内涵,通过对专业群规划与设置下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思考与设计,提出了一套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具有普适意义的操作框架,力图解决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推进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明确的思路与方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小娟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规律性,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应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主动与政府、行业、企业深度融合,从专业设置、办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人才评价等方面深化改革,制订切实可行的有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为社会培养一批理论基础较好、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邵文红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本文从分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和特点入手,提出了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素,对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师资队伍与实训建设、质量监控与教学管理等进行了研究,并针对该模式的具体落实,从建立教学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伟  
随着绿色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应的人才需求不断增长。通过对我国绿色建筑人才发展的现状分析,阐述建筑类高职院校培养绿色建筑人才的使命和优势,并从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专业设置的调整、课程体系的更新、师资培养、绿色校园建设等角度探讨建筑类高职院校培养绿色建筑人才的做法和思考,从而顺应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促进建设类高职院校的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建洪  
随着高职院校的生源减少、办学综合竞争的重新定位以及人才培养评估的重心转移等问题的出现,高职院校必须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大力加强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积极实践专业结构设置、课程资源整合、教学队伍建设和管理机制创新等改革举措,确保办学综合竞争实力的提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淑贞  
高职人才培养的专业定位一直是困扰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文章对当前高职专业定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专业定位的原则,论述了专业定位的方法,认为高职教育既要保留高等教育之根,更要创出职业教育之本,并且从社会需求、企业需求和学校特色与学生实际等方面对职业教育之本进行了论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教育部已正式发布《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根据新评估方案,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将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怀珍  杨桂染  刘立新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直接决定了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构建医学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遵循主动适应社会和医疗卫生领域发展,校院合作、工学结合,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标准规范培养,突出实践能力等原则,通过专业调研及分析、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专家论证、最终确定等程序构建人才培养方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莉  张劲柏  
本文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加拿大希尔克学院合作举办国际商务专业专科教育项目为例,提出全盘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并构建具有高职中外合作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标准研究的关键。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上实现了中外课程相融合,创新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使学生享受到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能够得到多元发展,达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兴海  
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创新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和关键所在。因此,要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要遵循能力本位、职业导向和依托企业、立足岗位原则,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要围绕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专业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培育、现实职业需求与未来职业发展等三个方面的关系,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孔德兰  周建松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制订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梳理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处理好高教性与职教性的关系、专业和学科及课程的关系、专业的自身定位问题等逻辑前提;要回答好四个重要问题,即办什么样的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在此基础上,提出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坚持的原则,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体系应包括的课程类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