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43)
- 2023(10554)
- 2022(9092)
- 2021(8965)
- 2020(7398)
- 2019(17013)
- 2018(16655)
- 2017(30491)
- 2016(17538)
- 2015(20127)
- 2014(20287)
- 2013(18456)
- 2012(16717)
- 2011(14775)
- 2010(14798)
- 2009(12425)
- 2008(11583)
- 2007(10077)
- 2006(8492)
- 2005(7399)
- 学科
- 济(56116)
- 经济(56048)
- 管理(41949)
- 业(39164)
- 企(32638)
- 企业(32638)
- 方法(27807)
- 数学(24286)
- 数学方法(23772)
- 教育(22955)
- 中国(21043)
- 理论(16446)
- 农(16413)
- 教学(15502)
- 财(14864)
- 业经(12423)
- 技术(11202)
- 农业(11078)
- 地方(10906)
- 学(10845)
- 制(10794)
- 贸(10079)
- 贸易(10072)
- 易(9811)
- 务(9096)
- 财务(9059)
- 学法(9057)
- 教学法(9057)
- 财务管理(9040)
- 和(8966)
- 机构
- 学院(219088)
- 大学(217250)
- 管理(80270)
- 济(78338)
- 经济(76426)
- 理学(69776)
- 理学院(68989)
- 管理学(67498)
- 管理学院(67042)
- 研究(66996)
- 京(44940)
- 中国(43828)
- 范(40171)
- 师范(39893)
- 科学(37508)
- 教育(37219)
- 财(36358)
- 江(34302)
- 中心(32746)
- 师范大学(32304)
- 技术(31549)
- 职业(30410)
- 所(29711)
- 财经(29429)
- 北京(28011)
- 业大(27521)
- 州(27367)
- 研究所(26948)
- 农(26916)
- 经(26902)
- 基金
- 项目(148875)
- 研究(121829)
- 科学(119997)
- 基金(103734)
- 家(87253)
- 国家(86311)
- 科学基金(75958)
- 社会(73907)
- 社会科(69788)
- 社会科学(69776)
- 教育(68026)
- 省(61556)
- 基金项目(54443)
- 编号(54392)
- 划(52510)
- 自然(46683)
- 自然科(45683)
- 自然科学(45674)
- 成果(45578)
- 自然科学基金(44835)
- 资助(41514)
- 课题(40579)
- 部(35223)
- 重点(34986)
- 年(34926)
- 发(32767)
- 项目编号(32697)
- 规划(32325)
- 创(32301)
- 教育部(32087)
- 期刊
- 济(80580)
- 经济(80580)
- 教育(70774)
- 研究(70071)
- 中国(52655)
- 管理(29755)
- 技术(28909)
- 财(28744)
- 学报(26184)
- 科学(24857)
- 农(23818)
- 大学(23254)
- 职业(21795)
- 学学(19756)
- 融(16469)
- 金融(16469)
- 农业(16177)
- 财经(14473)
- 技术教育(14172)
- 职业技术(14172)
- 职业技术教育(14172)
- 业经(13633)
- 坛(12868)
- 论坛(12868)
- 经(12586)
- 图书(11902)
- 经济研究(11703)
- 问题(10903)
- 发(10376)
- 版(9259)
共检索到324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劲博 邵丹璐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差距较大,影响因素很多,其中师资缺乏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教育能力是关键。以中澳合作的TAFE项目为例,双语教师应扮演文化的研究者角色,从文化的吸收、分析、批判、转化出发,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合理安排教材内容,教学方式灵活多样,考核评价多元严谨。达成这种教学效果的基础在于双语教师的跨文化教育素养,包括专业知识、外语能力、职业技能、教学能力、科学人文精神(包含文化理解力与转化能力)。要拥有数量足、质量高的双语教师,高职院校不仅应有魄力筑巢引凤,更要精心培养培训。教师自身
关键词:
中外合作 双语教学 师资 跨文化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婧
"文化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对当下的社会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显性教育模式在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成效逐渐降低,因此隐性教育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逐渐受到广泛关注。隐性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诸多困境,包括物质文化特色不够突出、规章制度文化流于形式、网络文化发展滞后以及娱乐文化过于单调等。我国高职院校应当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以氛围感化人;规范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以制度激励人;创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从"微"育人;打造校园活动文化,育人于活动之中。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汪建云 王其红
高职教育的公益性、跨界性和主体多元性,要求高职教育必须走政府、学校、企业联动协作的发展之路。但我国高职教育在政校企协同合作中,主体联动缺乏内在动力,校企合作教育缺乏刚性制度,人才协同培养缺乏平台支持。产学研联盟具有政校企协同特性,依托产学研联盟的平台优势,可以建立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机制,形成稳定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拓展高职教育的服务域和发展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芳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步伐也在不断加快,中外合作办学成为高职院校寻求发展新突破的重要路径。但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在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还面临着政策、办学基础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困境。因此,这需要立足于国际化视野,逐步优化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环境,保证质量,奠定中外合作办学的基础,规范管理,保障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切实推进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进一步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步伐。
关键词:
国际化视野 高职院校 中外合作办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威 吴访升
当前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在解决多元共治、权力共享、约束制衡等方面存在五重困境,即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困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平衡困境、二级管理的落实困境、治理过程的透明化困境、治理文化的熔铸困境、治理能力的提升困境。破解这些治理困境,亟须全方位推进现代高职院校制度建设,建立由"五位一体"内部治理结构、"一章八制"制度体系、"五纵五横"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制度化"内部控制体系、"数据化"治理平台构成的内部治理体系。
关键词:
内部治理 高职院校 二级治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菲尹 何志伟 浦琳琳 罗莹
教师队伍素质决定着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引进博士教师必然成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本研究选取X、Y、Z三所高职院校作为案例,进行扎根研究后发现:高职院校博士教师引进的困境主要源于博士生和人才管理者的认知偏差,重要他人产生的正影响和负影响,引进政策的工具取向和目的取向,博士群体和高职教育社会形象的刻板化。基于以上困境,从国家、学校、个体三方面提出了突破路径:一是建立“自塑”与“他塑”结合的传播模式,提升高职教育社会形象;二是优化高职院校人才引进政策,实现政策供给与博士教师需求的匹配;三是各主体参加精准式培养培训,深化对高职院校博士教师规律的认识。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博士教师 扎根研究 教师队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程火波
高职院校培育的是高技能实用型人才,这在客观上要求高职学生对自身专业有着准确的定位、认知以及较高的认同度。提升专业认同,不仅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学习效率,也有助于加强高职学生的专业就业能力和信心。这对于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行业企业用人需求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但就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认同还面临着院校、学生以及社会多层面的困境。为了有效突破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认同困境,促进高职学生实现全面健康发展,高职院校需要优化专业引导工作,完善专业培育工作,重视就业指导教育;高职学生需要科学认知报考专业,合理规划学习生活,养成积极专业心态;社会需要提升专业认知程度,提供平等就业机会,提高部分专业从业人员的待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凤山 姜伟强 徐知萌
科技成果转化是高职院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当前,高职院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着科技成果转化实力不足、科技成果成熟度不够、评价激励机制不够科学、转化渠道不够通畅、缺乏资金支持等现实问题。基于此,需要高职院校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意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中介组织的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云
教师资格国考无差别、全覆盖推行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持续推进,令作为职前卓越教师培养主体的高师院校,陷入既要确保"国考"通过又要着眼"卓越"发展的"两难"抉择困境。事实上,"国考"已导致高师院校职前卓越教师培养重心失衡、正常教学失序、生源质量降低、培养模式守旧、职业道德淡化等问题。摆脱"国考"导向的"假性卓越"评价标准、突破传统卓越观念、改变"国考"应试型课程设置、拓宽卓越教师培养的"国家"视野、借鉴美国教师资格标准化考试制度,对我国现行"国考"制度进行改革,有利于有效化解"国考"对高师院校职前卓越教师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健
课程整合是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对课程进行门类归并、内容统整、教法革新的系统集成和重构的过程。当下高职课程整合面临课程观念陈旧,整合能力欠缺,内容整合难产,教材整合滞后等诸多困境;但我们没有理由拒斥整合,因为整合是具有多元价值和正能量的事物,即课程整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整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课程整合是内涵发展的根本,课程整合是特色建构的抓手,课程整合是教育创新的纽带,课程整合是学生生涯发展的基础,课程整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课程整合困境突破、价值赋予的路径是,培养课程整合的意识与思维,提升课程整合的方法与能力,实现课程整合教材的突破与创新。
关键词:
高职 课程整合 困境 整合的价值 突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文静 周志刚
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基于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本需求驱动的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当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发展倾向,阐释培养目标上过于强调职业技能、课程教学中重视理论课程、师资建设中匮乏"双师型"教师数量、质量控制方面缺少有效能力考核方法的困境。为此,借鉴国际职业教育保障教学质量的成功经验,探索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路径:创新教学制度改革,跨越教育体制的樊篱;深化"双师型"教师建设,培育复合人力资本;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夯实实践教学课程基石。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 教学质量 困境 突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瑾 邵建东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当前,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实施和运转过程中,面临教学主体离散化、教学内容拼贴化、教学评价简单化和教学管理裂隙化等困境,职业院校要分别从目标体系、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多元整合,实现整体的优化,有效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质量。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思政 多元整合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平
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优秀师资。然而,作为幼儿教师培养主体的高校学前教师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从事幼儿教师工作的意愿较低,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使学前教师教育面临极大的发展困境。在影响学前教育本科生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背后反映出的是高校学前教师教育在专业选拔、培养等环节的弊端。高校学前教师教育要提高培养效率,使培养的学生能更多地选择从事幼儿教师职业,就必须健全专业选拔机制,突出"实践取向"的课程改革,强化职业情感教育。
关键词:
学前教师教育 学前教育本科生 就业指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亚利
在充分理解和有效传播的目标驱动下,当前跨文化传播的主要困境是主客体融合和传播效果的不确定性增强,实践表现为个体认知上的失范、资本利益当道和国际霸权依然存在。网络修辞作为话语有效传播的社会实践,在社会关系联结、技术发展和文化塑形方面都发挥着一定作用。本文尝试根据网络修辞的特点,剖析网络传播语境下跨文化传播的困境,并分析作为社会行动的网络修辞的社会体现,以期为修辞学和跨文化传播研究提供新意。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传播困境 网络修辞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成建宇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应用型院校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必然要求。因此,为保障我国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我国应用型院校还需大力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工作。然而,目前我国应用型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师资水平有待提升、硬件环境有待优化、教材设置不尽合理以及教学评价亟待完善等诸多困境。为此,我国应用型院校应当基于能力本位教育视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硬件环境,调整课程教材设置,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