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8)
- 2023(9037)
- 2022(7616)
- 2021(7067)
- 2020(5828)
- 2019(13058)
- 2018(12686)
- 2017(23085)
- 2016(12806)
- 2015(14793)
- 2014(14121)
- 2013(13235)
- 2012(12346)
- 2011(11089)
- 2010(11340)
- 2009(10053)
- 2008(9892)
- 2007(9446)
- 2006(8307)
- 2005(7209)
- 学科
- 济(42182)
- 经济(42143)
- 管理(41725)
- 业(40118)
- 企(36755)
- 企业(36755)
- 技术(17727)
- 中国(15241)
- 方法(13778)
- 业经(12452)
- 理论(12045)
- 技术管理(11962)
- 农(11710)
- 地方(10837)
- 财(10686)
- 数学(10274)
- 数学方法(10093)
- 学(9571)
- 教育(9356)
- 制(9177)
- 教学(9113)
- 策(8518)
- 划(8257)
- 农业(7856)
- 和(7658)
- 银(7577)
- 银行(7549)
- 贸(7384)
- 贸易(7378)
- 行(7249)
- 机构
- 学院(173009)
- 大学(163811)
- 管理(62564)
- 济(62013)
- 经济(60434)
- 研究(58376)
- 理学(52714)
- 理学院(52089)
- 管理学(51170)
- 管理学院(50827)
- 中国(42378)
- 科学(35891)
- 京(35865)
- 江(29582)
- 所(29047)
- 财(28558)
- 技术(27813)
- 农(27600)
- 研究所(26196)
- 中心(26047)
- 职业(24340)
- 范(24149)
- 业大(24059)
- 师范(23827)
- 州(23803)
- 北京(22518)
- 院(22149)
- 财经(21720)
- 农业(21557)
- 经(19590)
- 基金
- 项目(111779)
- 科学(88294)
- 研究(87101)
- 基金(75576)
- 家(66330)
- 国家(65674)
- 科学基金(56359)
- 社会(51379)
- 省(49075)
- 社会科(48391)
- 社会科学(48378)
- 教育(44330)
- 划(40635)
- 基金项目(39393)
- 编号(37554)
- 自然(36224)
- 自然科(35415)
- 自然科学(35402)
- 自然科学基金(34831)
- 成果(30465)
- 创(29800)
- 课题(29682)
- 资助(29642)
- 重点(26770)
- 创新(26664)
- 发(25620)
- 年(24895)
- 部(23587)
- 规划(22529)
- 项目编号(22298)
- 期刊
- 济(74856)
- 经济(74856)
- 研究(51432)
- 中国(46925)
- 教育(38227)
- 管理(28910)
- 学报(25383)
- 农(25288)
- 科学(24292)
- 财(22855)
- 技术(21807)
- 大学(19486)
- 学学(17658)
- 农业(17215)
- 职业(15577)
- 融(14605)
- 金融(14605)
- 业经(13316)
- 坛(11992)
- 论坛(11992)
- 经济研究(11523)
- 财经(10879)
- 图书(10829)
- 科技(10808)
- 业(10279)
- 技术教育(9971)
- 职业技术(9971)
- 职业技术教育(9971)
- 经(9549)
- 技术经济(8711)
共检索到272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恒亮 杨志刚
本文从专业群的定义、理论依据、核心内容、构建原则和途径、管理与运行等方面入手,提出了专业群建设的四项核心内容、五项基本原则和三条构建途经,明确了专业群建设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战略定位,论述了专业群建设在高职教育中的创新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专业群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雷世平 乐乐
当前,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存在异化现象:即以创新竞赛成绩论英雄,忽视了创新教育对象的全员性;以创新课程唱独角戏,忽视了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创新教育论创新教育,忽视了创新教育与创新实践的有机融合。高职院校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肩负建设创新型国家重任,必须实现价值取向重塑:重视创新教育对象的全员性,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重视创新教育内涵的多样性,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重视多种教育方式的融合性,促进学生创新成果的落地生根。要实现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的重塑,必须努力践行多样化的创新教育新理念,倾力打造多元化的创新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切实加强多层面创新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创新教育机制和平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家枢
国家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贯穿经济战略与政策始终,推动区域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组织的代表。区域产业集群产业要素的集聚、集约、创新与专业化,是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结果,要求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的高等职业院校资源也要走协同创新之路,集聚、集约,创新服务方式与组织模式。区域高职院校专业集群的建设是高职教育组织模式的战略创新,必须从专业集群建设的理念创新开始,全面推进区域高职专业集群贴近产业集群服务的体制机制与模式的战略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劲松 刘红新
高职院校具有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开放的教育资源、完善的资源平台等建设众创空间的优势。高职院校可以借助国家推行"大众创业、万家创新"的政策倾斜,营造"众创文化"、打造众创平台、完善众创空间运行机制、实践众创活动等举措开展众创空间建设,将其打造为技术积累示范区、创新人才培养区、创新项目试验区、创新资源集聚区,进而提高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众创空间 定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静 薛涛 潘罡
当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在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就业渠道等方面与时代发展诉求不相符,无法满足企业价值链财务管理的塑造需求。因此,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应在保持会计核算基础技能培养的基础上,以业务流程为依托,加强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分析能力的培养,积极推动项目教学法,建立流程化教学内容体系,通过与价值链管理标杆企业合作,建立双重就业渠道,实现校企合作的再次无缝连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价值链 财务管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龙建佑 唐芳
当前高职院校专业管理普遍滞后,具体表现在缺乏专业发展规划、缺乏专业建设水平评估和缺乏专业建设宏观指导。文章提出了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以协同为切入点,以创新协同途径为核心,以整合与共享资源为目的,建立协同主体之间互动共赢长效机制,全面推动专业建设,进一步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着重阐述了专业协同建设专业群、院系协同打造特色专业、校企协同推动专业工学结合和国际协同推动专业国际化办学四大协同途径。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高职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宗楠
商务经纪与代理是随着我国市场化运作的不断规范而建立发展起来的新行业。文章探讨了商务经纪与代理专业建设构想、商务经纪与代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对商务经济与代理专业的教学思考,最后提出了商务经纪与代理专业建设努力的方向: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推动教材建设与改革;推进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产学研一体化,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
经纪与代理 专业建设 课程设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颖
面对国家暂时不准高职院校专升本的宏观调控政策,高职专升本需要以院校研究方式,根据职教知识生产和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理性逻辑,破解学位升级制度博弈困局。即以院校研究机构牵头,凝聚一批全国有影响力的学科专家,打造出能影响产业和行业革命的创新专业,以"产品研发-市场开拓-专业创新"方式,创造出为世人瞩目的专业品牌,实现专业集群的学历升级突破,为中国创造培养领先世界的高技术人才。由此汇聚多方合力,造成创新行业技术专业升本、升硕、升博势不可挡的优势,为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开拓新的道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波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要以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坚持适应性、科学性、开放性和协调性原则,以服务为宗旨,明确办学特色和建设方向,拓宽人才培养途径,更好地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高职院校办学水平。
关键词:
特色专业 专业群 建设 原则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袁俊 彭宽栋 胡冬生 罗晓晔 郑龙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实现智能制造强国目标,研究分析高职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路径,根据高职制造类专业的办学特点,提出了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的高职专业建设路径,并在实践中进行了检验与完善。该研究抓住了当前高职专业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有效的问题解决思路,专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显著带动了人才培养质量与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并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模式。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智能制造 专业群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凤翔 肖艳婷 雷姗姗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技术创新重要任务。高职院校开展技术创新具有三个有利条件:高职院校师生有能力参与一定的技术创新;职业教育具有贴近生产实践的优势;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技术创新人才的有力保证。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为师生技术创新提供平台;以教学平台建设为支撑,构建职教课程新体系;优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深化产学研合作,培养技术性创新人才来实现技术创新。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必要性 条件 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敏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双高”建设计划的全面推进和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校企协同开展专业群建设已成为新的专业教学组织模式,“以群建院”可以有效地让专业群直接对接市场,以进一步凸显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新优势。梳理高职院校“以群建院”的价值意蕴,提出高职院校“以群建院”的构建逻辑是:理清专业群组建的结构逻辑,理顺岗位链对接产业链的专业群组建逻辑,理透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逻辑。高职院校“以群建院”的建设策略是:构建三级组织架构的治理机制,优化专业群建设的组织策略,优化“政行企校”协同育人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以群建院 价值意蕴 建设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小蕾
文章在集群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专业群协同创新的三个路径,并从人力资源、教学资源、管理、资金四个方面协同对创新模式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专业群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群 协同创新 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伍有才
2016年启动实施的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将高水平专业建设作为四大重点建设任务之一。如何结合本校实际,构建高水平专业建设的创新驱动机制是摆在各高职院校面前一个十分严肃和现实的重大课题。需要做好专业建设的优化布局,建立产教融合的专业内涵建设机制,建立"三位一体"教育教学创新驱动机制,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推进强师工程建设,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以高水平专业建设为突破口,以打造广东高职教育品牌为目标,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一流高职院校建设之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小红
文章介绍了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背景、意义和目标,科技创新团队的成员结构和成员基本素质要求,科技创新团队的类型与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建设目标与研究方向、经费保障与经费管理制度、实验研究条件与信息资源保障、科研项目申报中的政策扶持力度、团队成员责权利与合作研究问题、考核激励机制和公开公平原则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