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56)
- 2023(5054)
- 2022(4204)
- 2021(4181)
- 2020(3191)
- 2019(7699)
- 2018(7547)
- 2017(13314)
- 2016(8241)
- 2015(9370)
- 2014(9941)
- 2013(8963)
- 2012(8234)
- 2011(7273)
- 2010(7497)
- 2009(6176)
- 2008(6151)
- 2007(5513)
- 2006(4854)
- 2005(4566)
- 学科
- 济(23240)
- 经济(23214)
- 管理(19212)
- 业(15855)
- 企(13481)
- 企业(13481)
- 教学(9186)
- 理论(8872)
- 中国(8791)
- 方法(8062)
- 财(7759)
- 农(7321)
- 教育(7155)
- 制(6847)
- 数学(6593)
- 学法(6516)
- 教学法(6516)
- 数学方法(6400)
- 业经(5817)
- 体(5690)
- 地方(5635)
- 学理(5578)
- 学理论(5578)
- 学(5317)
- 结构(5173)
- 务(5106)
- 财务(5079)
- 财务管理(5059)
- 企业财务(4749)
- 产业(4746)
- 机构
- 学院(104977)
- 大学(94662)
- 济(32348)
- 管理(31392)
- 经济(31214)
- 研究(31126)
- 理学(25430)
- 理学院(25071)
- 管理学(24400)
- 管理学院(24202)
- 中国(23806)
- 职业(21576)
- 技术(20923)
- 京(20670)
- 科学(19381)
- 江(19288)
- 财(17702)
- 范(16347)
- 师范(16139)
- 州(16065)
- 技术学院(15761)
- 所(15709)
- 职业技术(15553)
- 中心(14768)
- 农(14599)
- 研究所(13690)
- 北京(13206)
- 财经(13149)
- 业大(13002)
- 教育(12286)
- 基金
- 项目(61126)
- 研究(52206)
- 科学(46087)
- 基金(37315)
- 家(31119)
- 国家(30729)
- 教育(29887)
- 省(28540)
- 社会(27101)
- 编号(26351)
- 科学基金(26019)
- 社会科(25383)
- 社会科学(25375)
- 划(22535)
- 成果(22067)
- 课题(20482)
- 基金项目(18957)
- 年(18553)
- 资助(16241)
- 自然(15455)
- 自然科(15035)
- 自然科学(15033)
- 重点(14878)
- 项目编号(14787)
- 自然科学基金(14768)
- 性(14251)
- 规划(14162)
- 发(13700)
- 创(12955)
- 部(12821)
共检索到167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吕红军 靳晓光
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过程和手段,是人才质量的有力保障。辽宁对外经贸职业学院始终坚持专业结构调整的四大原则: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教育为主线,努力打造学院的专业特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
专业结构 调整优化 探索 实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曹杰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教师来源多样化、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背景下,面对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形势,地方师范院校如何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迎接挑战,已成为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此,地方师范院校要科学定位,主动调整专业结构,努力探索特色鲜明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统筹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关系,坚持师范性,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夏兵 郭平 郑应生 陈云
阐述了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新军事变革加速推进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对军队院校学科结构调整优化提出的要求,分析了军队院校学科结构调整优化与创新学科管理体制机制面临的问题,介绍了后勤工程学院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创新学科管理体制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学科建设 管理 体制 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淑华
专业群建设是学校提升内涵、获得外部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可将学校松散孤立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专业群内各个专业可借助集群发展优势,形成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专业群主要分双核心型、单核心引领型、单核心辐射型、专业协同发展型四类,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开展了针对不同类型专业群的建设实践。但专业群建设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学校实际情况与专业发展状况。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群建设 教学资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振华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这次经济结构调整与以往的调整有本质的区别,是结构升级型的战略性调整,有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与探讨。本文从经济结构中的双重关系、结构的系统性原则和结构的动态性征等理论前提出发,结合我国当前结构调整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了制度性调整与经济性调整并举、局部性调整与整体性调整直协调、过渡性调整与目标性调整相结合的思路。
关键词:
经济结构 调整 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德蓉 曾利奎 邢晓林
高职院校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是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反映,高职教育要贴近地方产业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专业建设与改革,实施"6个对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快自身转型升级,培养行业企业急需的高技术人才,服务于产业转型发展与技术升级,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源。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服务产业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盛健
以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为标志,以专业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建设正不断深入,作为一所区域性高职院校,如何更好地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快专业建设步伐,承担起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忠见
高职院校推进骨干专业建设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必然选择,是促进高等教育体系发展的需要,是支持区域经济建设的现实诉求。文章从政校行企协同的角度,提出高职院校骨干专业建设路径:高职院校要精准定位,全面与区域行业企业对接,科学遴选骨干专业;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制定骨干专业建设及发展战略;各级政府要完善骨干专业建设推进机制,建立资金投入保障体系;各级政府要优化服务供给机制,高效推进高职院校骨干专业建设;地方政府要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提高行业企业及科研院校的参与力度。
关键词:
骨干专业 高职院校 协同育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巴世光 古光甫
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有利于课程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剖析目前高职院校团队建设中存在团队成员缺少沟通、结构不合理、团队人员缺少自发性与创造力、管理与运行机制有待完善以及团队缺乏凝聚力等问题,并结合天津职业大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提出重管理、抓实效、外引内培,建设"教学、培训、服务、教材、科研"五位一体的教学团队,以及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学团队建设 实践探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丹
随着高职教育不断革新,院校结合教学模式的提出适用于各种学科专业,特别适用于高职护理专业,利用实践与理论结合可以有效提升高职生自主参加性,提高整体水平。对高职教师来讲,特别有助于双师型队伍建立,提升教学质量,使教学效果获得显著提升。但是,在具体实践期间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深化探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照军
本文分析了高职汽车专业现行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了高职汽车专业工学结合教学系统优化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教学评价 工学结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新革 王韶清
随着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发展不协调的现象日益凸显。文章从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形势、专业结构调整的方法及主要对策三个方面探讨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主要路径和措施,引领高职院校向内涵发展转型。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结构 专业群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霞
高职院校办学目标是为社会提供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实现高就业率,技能大赛是很好的途径。文章首先指出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的重要意义,认识到高职院校校内技能大赛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高职院校校内技能大赛顺利开展的解决办法,使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战略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
高职 技能大赛 方案策划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炳艳 张建林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崛起,但各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与客观要求仍存在着距离,而加强校企合作是现阶段培养高职技能型人才的最有效途径。本文结合我院的校企合作实践,分析校企合作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以期探索提高高职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为国家培养出高质量的高职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高职技能型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卫国 王京
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国家产业创新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提出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要完善法律法规,要注重技术开发,要建立交流平台,要加强师资建设,并着重介绍了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在校企合作实践过程中搭建校企技术交流平台,形成"政、企、校"三方共赢的校企合作机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互利多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