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80)
2023(8629)
2022(7606)
2021(7199)
2020(6130)
2019(14221)
2018(13730)
2017(27303)
2016(15599)
2015(17798)
2014(18412)
2013(17701)
2012(16683)
2011(15073)
2010(15571)
2009(14548)
2008(14687)
2007(13700)
2006(12447)
2005(11875)
作者
(43601)
(36046)
(35945)
(34758)
(22951)
(17212)
(16488)
(13867)
(13857)
(13534)
(12388)
(12315)
(11849)
(11776)
(11630)
(11144)
(10709)
(10673)
(10418)
(10315)
(9537)
(8922)
(8731)
(8472)
(8312)
(8100)
(8070)
(8046)
(7416)
(7041)
学科
(61894)
经济(61790)
管理(52609)
(45217)
(39686)
企业(39686)
方法(24370)
(23224)
数学(20431)
(20290)
数学方法(20203)
中国(18452)
(15807)
(14753)
业经(13884)
理论(13343)
(13010)
财务(12975)
财务管理(12935)
(12758)
银行(12742)
(12427)
金融(12423)
企业财务(12385)
(12327)
(12158)
体制(12032)
(11234)
贸易(11223)
(10853)
机构
学院(230935)
大学(225592)
(94872)
经济(92709)
管理(82241)
研究(75467)
理学(68598)
理学院(67811)
管理学(66761)
管理学院(66314)
中国(59903)
(53654)
(47599)
科学(40949)
财经(40490)
(38350)
(37804)
(36491)
中心(33621)
研究所(33191)
(30833)
北京(30702)
师范(30595)
(30432)
(30352)
经济学(30346)
财经大学(29666)
经济学院(27038)
技术(26762)
业大(26621)
基金
项目(134337)
科学(106714)
研究(106177)
基金(96076)
(80850)
国家(80111)
科学基金(69341)
社会(66659)
社会科(63034)
社会科学(63017)
教育(53542)
(53480)
基金项目(49702)
编号(45059)
(44335)
自然(42029)
自然科(41079)
自然科学(41070)
资助(40462)
自然科学基金(40393)
成果(39288)
课题(33681)
(31753)
(31314)
重点(30949)
(29195)
教育部(28472)
(28077)
(27994)
(27950)
期刊
(116474)
经济(116474)
研究(78466)
中国(52326)
(45359)
教育(37040)
管理(33720)
学报(30383)
科学(28774)
(28388)
(27896)
金融(27896)
大学(24499)
技术(23184)
财经(23176)
学学(22677)
(19976)
经济研究(17733)
农业(17728)
业经(17326)
问题(15862)
职业(14731)
(13231)
(11915)
论坛(11915)
理论(11599)
国际(11341)
技术经济(10606)
世界(10311)
现代(10062)
共检索到370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小娟  
我国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之间错位,与高职院校、政府和市场之间关系未理顺密切相关。要在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重构专业结构调整机制中高职院校、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由直接主导者向宏观管理者与制度监督者转变;高职院校要健全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调整机制;市场则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引导作用,从而构建起多方参与、市场引导、学校自主、政府调控的专业设置调整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张建平  
高职院校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解决目前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弊端,促进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缓解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应遵循适应性、前瞻性、特色发展、整体优化、校企合作等原则;专业动态调整的策略有扩大大类招生改革,增设、淘汰、改造专业等;其运行模式有宏观指导机制、咨询参谋机制、具体执行机制、监督反馈机制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松林  
高职教育是与经济联系最紧密的教育形态,而政府、企业、行业、高职院校各成体系,导致各主体无法有效沟通,高职院校专业调整滞后产业发展,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养构成与产业的需求有较大差距,因此,需要跳出教育系统,把专业调整置于产业转型升级、劳动力需求、人的社会需求和人的自身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中,建立政府决策协调、劳动力供求、技术研发和信息共建共享互联机制,促进各主体互相联依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促进专业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新革  王韶清  
随着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发展不协调的现象日益凸显。文章从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形势、专业结构调整的方法及主要对策三个方面探讨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主要路径和措施,引领高职院校向内涵发展转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开俊  曹洪其  陈燕  
根据南通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南通产业结构将全面转型升级,向工业化后期迈进。目前南通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虽与地区支柱产业基本吻合,但存在专业结构趋同、特色专业不足等问题。南通地区高职院校除支持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外,还需加强服务地方特色产业、龙头产业及潜力产业、战略新型产业的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形成较高的吻合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吕红军  靳晓光  
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过程和手段,是人才质量的有力保障。辽宁对外经贸职业学院始终坚持专业结构调整的四大原则: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教育为主线,努力打造学院的专业特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桑雷  尹玉珍  马蕾  
在经济发展区域化和高职教育地方化的背景下,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问题已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专业设置是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产业转型有效服务的关键。高职院校按照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特点,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人才的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布局和专业结构调整,才能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的人才才能适销对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明勇  肖宏伟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在地方政府主导下,通过地方投融资形成区域产业集聚区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针对产业集聚区该地方投融资项目中政府角色的定位,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地方投融资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并拟从项目实施前和项目实施中对政府角色进行制度构建。在项目实施前:呼吁建立地方所有权制度,构建专门机构处理产业区事权与财权问题;分开产业集聚区行政、经济管理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实现平台公司调控经济的目的;建立科学、系统化的规划制度,预防规划滞后导致的结构失衡和经济损失等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善平台公司的治理机制、实现地方政府引导经济发展及结构调整的角色;建立房地产"价格倒逼"机制,拓展融资创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建求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建设有着很大的区别。高职教育的专业不是普通高等教育意义上的“学科专业” ,而主要是“技术专业”。基于此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原则、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的结构与布点、特色专业的建设等 ,都应该适应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应用性特点 ,努力建设一批具有高职特色的优势专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濯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贪大求全、唯招生论、唯就业论、缺乏市场意识,原因是对专业设置影响因素间的关系认识不到位。厘清专业设置的市场化与计划性、细分化与综合性、周期性与灵活性、专业沿袭与发展是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基础。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有效策略是从专业建设和发展角度出发,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围绕主干专业构建专业群;跟踪专业发展,建立专业评估制度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琦  
产业转型升级是当下高职院校专业调整的宏大背景,产业转型升级包含产业链升级和产业创新两方面,产业转型升级的阶段性、迭代性特征,要求高职院校专业调整需依照动态性、超前性和精准性原则。高职院校专业调整的内容包含对专业定位、专业内容、专业规模和专业结构的调整。为顺利实施专业调整,需要对调整机制进行科学的设计,包括需求调研、标准预警、专业更新和结构调整四个方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向杰  
随着产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高职院校专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大数据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从分析经济产业结构如何推动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逻辑入手,利用大数据分析产业变革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构建专业调整的框架体系,建立产业结构与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专业理论体系变革协调发展的机制,以增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协同性,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君  谢勇旗  
专业建设规划实质上是高职院校长期的发展战略,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系统的规划。准确定位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规划的起点,也是落脚点,需要严格地分析与评估,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否则会影响规划的效果;特色与优势是高职院校制定专业建设规划的核心;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制定专业建设规划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规划的内容构成要规范合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  
高职院校师资管理模式决定着高职教师的工作方式、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师资,师资素质的提升靠管理。文章通过对高职师资管理架构的分析,认为提出了提升高职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资源是教师的能力和素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谭勇  刘垂玖  
当前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方向与学校专业定位上往往迷失在理论与实践、人文性与技能型的矛盾之中。现代企业要求的技能人才是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一定技能特长且具有转岗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专业建设需要在刚性制度和柔性管理中寻求一条适合高职院校规模与内涵同步、技能与素质相生、学校与师生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