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26)
- 2023(4733)
- 2022(3843)
- 2021(3960)
- 2020(2775)
- 2019(6438)
- 2018(6260)
- 2017(10788)
- 2016(6865)
- 2015(8180)
- 2014(8479)
- 2013(7510)
- 2012(7006)
- 2011(6081)
- 2010(6349)
- 2009(5225)
- 2008(5177)
- 2007(4700)
- 2006(4264)
- 2005(4199)
- 学科
- 济(16328)
- 经济(16296)
- 管理(14532)
- 业(11716)
- 教学(9021)
- 企(8834)
- 企业(8834)
- 中国(8149)
- 农(8089)
- 理论(7936)
- 教育(7484)
- 学法(6234)
- 教学法(6234)
- 制(5451)
- 农业(5412)
- 业经(5408)
- 学理(5297)
- 学理论(5297)
- 财(4981)
- 学校(4557)
- 地方(4537)
- 体(4318)
- 银(4057)
- 银行(4055)
- 技术(3965)
- 行(3845)
- 学(3397)
- 融(3351)
- 金融(3350)
- 发(3288)
- 机构
- 学院(85998)
- 大学(75335)
- 研究(27241)
- 济(24358)
- 经济(23351)
- 管理(23126)
- 职业(20945)
- 中国(20760)
- 技术(18746)
- 理学(18036)
- 理学院(17756)
- 管理学(17196)
- 京(17060)
- 管理学院(17034)
- 范(16713)
- 师范(16608)
- 江(16477)
- 科学(16123)
- 教育(15068)
- 职业技术(15005)
- 技术学院(14570)
- 财(14335)
- 州(13964)
- 所(13689)
- 中心(13163)
- 师范大学(12721)
- 研究所(11741)
- 北京(11697)
- 农(11162)
- 院(10078)
- 基金
- 项目(47403)
- 研究(46054)
- 科学(35878)
- 教育(27559)
- 基金(26119)
- 编号(24324)
- 省(23602)
- 社会(22874)
- 成果(21589)
- 社会科(21206)
- 社会科学(21201)
- 家(20813)
- 国家(20444)
- 课题(20136)
- 划(18897)
- 年(18684)
- 科学基金(16716)
- 规划(13548)
- 项目编号(13411)
- 性(13139)
- 基金项目(12950)
- 度(12858)
- 重点(12120)
- 研究成果(11787)
- 发(11778)
- 阶(11710)
- 段(11679)
- 阶段(11646)
- 年度(11139)
- 阶段性(10785)
共检索到146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骏 杨恒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下厂实践有利于教师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有利于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但是,目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下厂实践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政策上缺乏引导,出发点功利性强,申请时供给不足、质量不高,实践中缺乏监管,实践后实效性低。因此,应该在政策上做好顶层设计,在出发点上突出职业道德,在申请时构建保障体系,在实践中改革培养模式,在后续培养上回归教学实践。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教师 下厂实践 实效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金辉
行动研究是实际工作者为了提高实践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而采取的一种研究范式。"为行动而研究,由行动者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的行动研究基本理念,与高等职业教育对于教师在观念与素质上的要求具有很强的契合性。高职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是应为和可为的。高职教师行动研究的基本路径可以归结为:确立"实践-理论-实践"研究观,进行"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螺旋式上升的循环探究。开展行动研究,是有助于高职教师个体"双师素质"培养和高职教师队伍"双师结构"形成的一种值得导入和推广的新举措。
关键词:
高职教师 行动研究 意义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颜炼钢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关系到高职教育的质量和高职教育的发展,在这项工作实施过程中教师自身、学校、企业、政府等层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应建立政府和学校层面的政策保证与激励机制,完善专业教师下企业的路径选择,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加强管理,构建校企双方合作共赢的平台等,使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取得应有的成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教师 下企业实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成军
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是核心,基地建设是基础,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是关键。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是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笔者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专业教师 企业实践 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宏伟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对于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人三个方面着手,采取政策导向、企业参与、学校培训、企业实践、测评等措施,使之得以有效提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红 姜欣彤 任锁平 李海涛
“双师型”教师在培育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双师型”教师队伍还存在数量不足、结构不优、流动机制不顺、专业能力不强等问题。为切实抓好新时代职业教育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引导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在职业教师的品德与职业道德培育、相关标准确立、引培机制构建等方面下功夫,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 校企合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祝成林 张宝臣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实践智慧是支配教师教学思想和行为的教学素养,渗透了教师课堂教学机智与技术应用技巧。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实践智慧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校和企业可以从中获益。高职院校教师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课堂实践、下企业锻炼、参加校内教师发展中心培训等途径生成教学实践智慧。
关键词:
高职教师 教学实践智慧 生成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晓东 张妍妍
教师实践性知识,无论对个人还是学校都是比较重要的无形资产。要发展教师实践性知识外在环境固然重要,但这仅仅是外因,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内因——教师自身的心态与作为。鉴于此,本文从高职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与提升的机制与路径两方面入手,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实践性知识 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波
课程是高职院校专业学习的基本依据和保障,也是专业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和中介。本文总结与反思了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专业课程体系缺乏灵魂与核心的问题,突出强调了专业文化课程的重要性,并结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提出了高职院校专业文化课程建设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课程设置 专业文化课程 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官卫星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有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高职人才的培养、精品课程的建设和科研水平的提升。精选团队共同目标,遴选团队专业带头人,构建合理的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梯队,通过科研项目促进团队建设,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等,是加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祎婷 崔睿
《职教二十条》等方针和政策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高职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是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同时也是最有效培养高职教师综合能力和素养的路径之一。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不仅可以高效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助力高校有效开展“双高计划”,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还可以大幅度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以及社会服务能力,意义深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巍巍
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意蕴,事关"三个培养"根本问题,事关"四个伟大"全面推进,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顶层设计不突出、精准施策不突出、问题意识不突出、内涵建设不突出、地位待遇不突出等问题,必须抓好顶层设计、加强党的领导和师德建设、增强内涵素质培养、提高地位待遇、强化各方保障,多措并举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实现思政课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课 新时代 教师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淑明 闫卫平
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新时期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增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基于三重实践逻辑——本质层的专业逻辑、组织层的协同治理逻辑以及目标层的创新逻辑,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具有引导性和规范性。推进“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项目建设,深化内涵建设是关键,要以师德师风为引领、专业能力建设为抓手;加强组织建设是基础,要深化校企校际合作,完善协同治理机制;创新平台建设是保障,要以基地与中心建设为依托,信息技术赋能教育为动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创新团队 实践逻辑 共同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覃正纳
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手段,是高职院校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途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经历了探索实践、蓬勃发展、巩固提升、内涵发展4个阶段,形成了专业群高质量发展的出场逻辑和组群逻辑。新时期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整合优势资源,创新专业群建设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创新评价体系、组建适应专业群建设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