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5)
- 2023(1678)
- 2022(1571)
- 2021(1695)
- 2020(1394)
- 2019(3402)
- 2018(3042)
- 2017(5163)
- 2016(3627)
- 2015(4855)
- 2014(5104)
- 2013(4160)
- 2012(3782)
- 2011(3245)
- 2010(3260)
- 2009(2146)
- 2008(1820)
- 2007(1585)
- 2006(1239)
- 2005(1117)
- 学科
- 教学(11056)
- 学法(7556)
- 教学法(7556)
- 济(6561)
- 经济(6560)
- 理论(6447)
- 学理(5686)
- 学理论(5686)
- 管理(5631)
- 教育(4434)
- 业(3834)
- 方法(3764)
- 学校(3757)
- 数学(3662)
- 数学方法(3540)
- 企(3116)
- 企业(3116)
- 中国(3109)
- 技术(2963)
- 高等(2361)
- 政治(2053)
- 思想(2008)
- 思想政治(1986)
- 政治教育(1986)
- 治教(1986)
- 德育(1984)
- 职业(1983)
- 职业技术(1947)
- 技术学校(1883)
- 高等职业(1868)
- 机构
- 学院(43485)
- 大学(33226)
- 职业(16477)
- 技术(14100)
- 职业技术(12112)
- 技术学院(11819)
- 济(9815)
- 经济(9459)
- 管理(9449)
- 研究(9094)
- 教育(8338)
- 范(8093)
- 理学(8053)
- 师范(7970)
- 理学院(7929)
- 江(7539)
- 管理学(7534)
- 管理学院(7458)
- 京(6877)
- 州(6435)
- 科学(5911)
- 师范大学(5907)
- 中国(4744)
- 业大(4729)
- 财(4615)
- 所(4336)
- 中心(4298)
- 农(4237)
- 北京(4225)
- 工程(4020)
共检索到60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邵建东
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深化内涵发展的同时,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和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一些高职院校的传统优势专业的教学团队整体实力较强,成为省级甚至国家级教学团队。然而,总体而言,高职院校的大部分专业教学团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兼职教师仍然是高职院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德昕 吴昕慧
面对新时期的挑战与机遇,为保证教育质量,高职教育应在专业设置与调整、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更新、实践教学条件与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充分体现自身特色,其中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起关键性作用。在介绍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涵义及其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高职高专 专业教学 团队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胜华 王宇 黄文艳
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离不开教师团队建设,高质量的教学团队对适应学科专业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依据高职教育及会计专业的特点,可以从优化师资结构、提升教研能力、完善激励机制以及创建团队文化等方面构建教学团队。
关键词:
高职 会计专业 教学团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游明伦
关于高职教育是否有学科的问题,似乎是一个不需要讨论和争论的常识性问题。可就是这样一个常识性问题,却困惑着高职教育的现实发展。基于此,文章以"学科建设"尚未形成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之"共识"为切入点,选择遭受质疑和争议的高职教育专业发展地位与作用、专业学术理论研究及其认知、专业人才培养现实困惑等三个热点话题入手,从高职教育学科发展政策指向不明、高职教育理论体系缺失和高职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所局限等方面探究了具体成因。在此基础上,从高职教育的"大学属性"(即知识性、学术性、文化性、社会性、创新性)和"职业属性"(即紧贴产业、对接职业、校企协同、服务就业、技术逻辑)两个方面提出了高职教育"学科建设"应是"专业建设"的根基,并且具有"跨界生长"、"复合交叉"和"协同融合"三个显著特色。最后,基于创建高职教育跨领域"一流专业应用学科"的视角,从坚持产业导向的学科跨界融合发展路径、树立学科生态化的协同发展理念、构建专业学科融合发展模式等三个方面就如何弥补专业学科短板、加强高职专业学科建设进行了创新思考。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专业内涵 学科缺失 应用学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清华
"一行三会"分设后,中央银行履职的重点发生了较大变化,其基层机构普遍在金融协调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上投入较多的精力,运用宏观审慎管理手段履行中央银行职责的意识和能力有所弱化。本文就中央银行基层机构如何加强宏观审慎管理这个问题,结合基层央行"两管理、两综合和一保护"的工作实际作了一些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綦鲁明 谈俊 胡敏一
当前,产业"短板"突出表现为产业融合度低,产业中低端现象仍十分明显,产业竞争力不足,关键技术产品仍然严重依赖进口,受制于人。原因主要有:传统的粗放式增长路径依赖阻碍了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研发投入不足;政府产业政策有失偏颇;我国的高端需求偏好国外产品;创新型人才缺乏。补产业"短板"需要依靠自主创新,发挥需求的拉动作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形成消费者为中心的生产模式,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
关键词:
产业“短板” 技术 创新 产业中高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綦鲁明 谈俊 胡敏一
当前,产业"短板"突出表现为产业融合度低,产业中低端现象仍十分明显,产业竞争力不足,关键技术产品仍然严重依赖进口,受制于人。原因主要有:传统的粗放式增长路径依赖阻碍了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研发投入不足;政府产业政策有失偏颇;我国的高端需求偏好国外产品;创新型人才缺乏。补产业"短板"需要依靠自主创新,发挥需求的拉动作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形成消费者为中心的生产模式,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
关键词:
产业“短板” 技术 创新 产业中高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湖庭 江锦祥 柴勤芳
根据高职专业教学团队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以业绩为核心,建立教学团队的动态评价指标体系,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动态评价指标体系既要注重对团队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显性成果的评价,又要注重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培养以及团队带头人影响力、团队凝聚力等隐性成果的评价。同时,要根据不同阶段教学团队的建设重点及时调整指标及其比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柏松
教师专业发展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基础,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性。教学团队建设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通过甄选团队领头人、合理搭配团队成员、建立共同愿景、营造合作文化等措施,进一步优化教学团队建设,从而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 教学团队 建设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淑梅 宋维堂
高职院校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是适应社会人才需求、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对于软件技术专业而言,交流培训、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方式是打造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巴世光 古光甫
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有利于课程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剖析目前高职院校团队建设中存在团队成员缺少沟通、结构不合理、团队人员缺少自发性与创造力、管理与运行机制有待完善以及团队缺乏凝聚力等问题,并结合天津职业大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提出重管理、抓实效、外引内培,建设"教学、培训、服务、教材、科研"五位一体的教学团队,以及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学团队建设 实践探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小妮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关键是需要有以理论与实践整合为基础的专业带头人,即由"名师"和"名匠"作为专业带头人,形成专业"双带头型"教学团队。明辨专业"双带头型"教学团队需有效处理好"双带头型"与"双师型","外聘教师、能工巧匠和名工巧匠","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教学团队与教研室"及"专业带头人与名工巧匠"等概念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锁庆 何玉宏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内涵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构建校企合作学习型专业优质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是专业建设内涵与质量提升的需要,也是形成专业服务社会的品牌和提升学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更是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公正科学评价校企合作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环境。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团队建设 成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小妮 邓院方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完善高校治理结构,扩大和落实高校自主权,推动高校组织模式深入变革,从而提高高校教育教学效能。高职院校是具有一定组织结构的高等教育机构类型之一,可以通过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推动其基层教学组织的变革。目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存在结构不合理、可持续性发展与建设的机制和动力不足、绩效不明确、缺乏专业带头人等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建设专业"双带头型"教学团队。高职院校需要提供专业"双带头型"教学团队成长的条件,建立专业"双带头人"动态管理机制,强化团队文化建设,从而推动专业"双带头型"教学团队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鲜玲 张大田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教师个人素质、教学能力的重要力量,是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要建设优秀的教学团队就需要为其制定清晰合理的教学目标、创建良好的团队文化、组建合理的团队结构并为其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还要防止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中出现的不良现象。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学团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