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30)
- 2023(9128)
- 2022(7920)
- 2021(7438)
- 2020(6189)
- 2019(13916)
- 2018(13641)
- 2017(26321)
- 2016(14908)
- 2015(17176)
- 2014(17405)
- 2013(16636)
- 2012(15495)
- 2011(13922)
- 2010(14485)
- 2009(13199)
- 2008(13151)
- 2007(12100)
- 2006(10978)
- 2005(10305)
- 学科
- 济(52759)
- 经济(52678)
- 管理(49649)
- 业(44789)
- 企(39001)
- 企业(39001)
- 财(18927)
- 方法(18326)
- 制(17653)
- 中国(16748)
- 农(16225)
- 数学(15134)
- 数学方法(14883)
- 业经(13700)
- 策(12971)
- 体(12467)
- 理论(11834)
- 务(11070)
- 财务(11037)
- 银(11026)
- 银行(11018)
- 财务管理(11009)
- 地方(10665)
- 行(10568)
- 技术(10540)
- 企业财务(10439)
- 贸(10158)
- 贸易(10152)
- 划(10062)
- 融(9956)
- 机构
- 学院(211279)
- 大学(201043)
- 济(85748)
- 经济(83712)
- 管理(77785)
- 研究(69223)
- 理学(65254)
- 理学院(64570)
- 管理学(63636)
- 管理学院(63198)
- 中国(53181)
- 财(46194)
- 京(42156)
- 科学(37519)
- 江(35119)
- 财经(34375)
- 所(33794)
- 中心(31507)
- 经(30904)
- 研究所(29701)
- 农(28333)
- 技术(27948)
- 州(27631)
- 范(27417)
- 师范(27214)
- 北京(26654)
- 职业(26275)
- 经济学(25741)
- 院(25368)
- 业大(25034)
- 基金
- 项目(128762)
- 研究(104164)
- 科学(102348)
- 基金(89846)
- 家(75475)
- 国家(74750)
- 科学基金(65040)
- 社会(63787)
- 社会科(60384)
- 社会科学(60371)
- 省(53005)
- 教育(52065)
- 基金项目(46125)
- 编号(46009)
- 划(43391)
- 成果(39269)
- 自然(39150)
- 自然科(38205)
- 自然科学(38198)
- 自然科学基金(37506)
- 资助(37362)
- 课题(34232)
- 制(30509)
- 重点(29720)
- 部(29456)
- 年(28715)
- 性(28404)
- 发(28170)
- 创(27642)
- 项目编号(27448)
- 期刊
- 济(102748)
- 经济(102748)
- 研究(67585)
- 中国(49719)
- 财(37552)
- 教育(36976)
- 管理(32351)
- 农(27158)
- 科学(24373)
- 学报(24217)
- 融(24152)
- 金融(24152)
- 技术(23262)
- 大学(19896)
- 学学(18405)
- 财经(17686)
- 农业(17680)
- 业经(16598)
- 经济研究(15768)
- 职业(15767)
- 经(15177)
- 问题(12972)
- 坛(12242)
- 论坛(12242)
- 贸(11236)
- 技术教育(10204)
- 职业技术(10204)
- 职业技术教育(10204)
- 国际(10004)
- 现代(9776)
共检索到334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濯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贪大求全、唯招生论、唯就业论、缺乏市场意识,原因是对专业设置影响因素间的关系认识不到位。厘清专业设置的市场化与计划性、细分化与综合性、周期性与灵活性、专业沿袭与发展是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基础。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有效策略是从专业建设和发展角度出发,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围绕主干专业构建专业群;跟踪专业发展,建立专业评估制度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 动态调整机制 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章永刚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首先要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培优汰劣逐步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吻合的专业结构。在建立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时,必须厘清主体职责,科学设计系统构架,明晰机制内在联系和运作方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动态调整 机制构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张建平
高职院校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解决目前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弊端,促进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缓解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应遵循适应性、前瞻性、特色发展、整体优化、校企合作等原则;专业动态调整的策略有扩大大类招生改革,增设、淘汰、改造专业等;其运行模式有宏观指导机制、咨询参谋机制、具体执行机制、监督反馈机制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 动态调整 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向杰
随着产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高职院校专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大数据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从分析经济产业结构如何推动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逻辑入手,利用大数据分析产业变革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构建专业调整的框架体系,建立产业结构与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专业理论体系变革协调发展的机制,以增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协同性,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
大数据 产业 高职院校专业 动态调整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查吉德 赵锋 林韶春 陈凯 陈咏 买琳燕
本文提出专业结构优化和动态调整机制是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鉴于行政强制性专业调整存在诸多弊端,建议构建基于分类发展及差异化财政投入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基于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发展战略、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以及办学效益,将专业分为重点发展专业、常态发展专业和限制发展专业。对不同类别专业给予差异化财政投入,发挥财政的杠杆作用,推动职业院校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同时,专业类别不搞终身制,而是基于其发展状况作动态调整。由此形成专业动态调整优化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文静 张晓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需要高职院校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这意味着政府、社会和高职院校应共同沟通和协调。然而,对比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专业调整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在管理时以发布强制性的行政命令为主,高职院校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社会利益相关者在这个过程中力量薄弱。为此,需要由管理转为治理,从理念、制度到环境等方面促进政府、社会和高职院校的改革,进而为构建灵活的高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发挥各自的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晓慧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密切联系,对于缓解当前结构性失业危机和促进我国经济长效转型有着重要意义。基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调整以政府宏观管理为主,高校和社会力量失去参与活力的现状,文章提出要坚持需求性、特色性、合作性原则,政府要转变管理模式,高校要发挥主体地位,社会力量要多效参与。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呤颗 秦炳旺
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提出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基础包括,基于"因材施教"原则确定学徒遴选标准,确立以职业标准为基线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标准,构建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依托校企人力资源,建设适应培养需求的师资队伍,并基于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创新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在推进策略上,政府主管部门应强化现代学徒制的政策引领和制度保障,要以高质量就业确保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吸引力,通过建立多方激励机制协调现代学徒制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多方协同完善职业标准,以高水平专兼结合师资队伍确保现代学徒制的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建富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需要构建职业教育专业随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这些机制包括:专业规划机制、政策引导机制、专业评估机制、专业预警机制、校企合作机制、自组织机制和专业再选择机制等。为了使这些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必须强化政府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体系,健全公共信息服务与管理平台,强化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提升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价值,突出专业集群建设,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积极开展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研究,确立专业调整的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海银 房良 王晓昕 王昊德 张晨曦 李浩 王晓丽 金春林
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是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支撑我国医疗服务价格合理有序发展的关键。基于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的基本路径,总结梳理我国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实践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常态+"下的动态调整机制新策略及发展建议。
关键词:
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动态调整机制 进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崔育宝 李金龙 张淑林
实施“双一流”建设动态调整机制的目的在于激发高校与学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促进高校与学科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然而在实践中,“双一流”建设动态调整机制中存在的评价标准问题、认知错位问题、支撑体系问题等对“双一流”建设的战略实施和目标实现产生一定消极作用。为此,应在正确理解“双一流”建设动态调整机制的内涵、定位与理念的基础上,从约束条件、遴选方式、遴选评价、成效评价、调整方式等多方面对其机制进行完善,并通过建立多元化、健康的第三方评价生态,保障“双一流”建设动态调整机制的有效运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淑维
在国家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抓住改革的契机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是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发展的关键点。在界定教师评价制度、教师专业发展及两者关系的基础上,以宁波市高职院校为例梳理分析了高职院校现行教师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分类分层评价与建立互换机制相结合、自主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的构建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红莉
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利于促进区域高职教育专业布局结构的调整优化,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针对专业设置预警机制当前存在的研究匮乏、主体缺位、指标相对传统单一和实施程序失范等问题,高职院校应遵循五个基本原则,高度重视和把握劳动力市场信号,从横向和纵向上打造协同发展的联动预警主体和体系,研究和确定规范化的实施程序,进一步健全专业设置预警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琴
专业教育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专业教育的内容以及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应构建多元参与的专业规划机制,加强顶层设计能力,完善专业设置和调控机制,构建社会化专业评估机制,以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设置更加合理。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专业设置 专业调整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钟佐彬
高职院校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学校对于学生评价也应适应新形势而改革。本文主要讲述高职院校学生这一群体的自我评价意义及方法,并论述了如何构建学生自我评价机制的策略。
关键词:
学生自我评价 高职 优化教学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