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0)
2023(12232)
2022(10530)
2021(10180)
2020(8451)
2019(19742)
2018(19708)
2017(37007)
2016(20848)
2015(24037)
2014(24670)
2013(23661)
2012(21769)
2011(19510)
2010(19414)
2009(17203)
2008(16655)
2007(14848)
2006(12868)
2005(10761)
作者
(59632)
(49174)
(48883)
(46490)
(31146)
(23575)
(22320)
(19461)
(18896)
(17756)
(16956)
(16428)
(15724)
(15488)
(15228)
(15131)
(14924)
(14595)
(14039)
(14008)
(12387)
(12244)
(11989)
(11264)
(11187)
(11119)
(10999)
(10791)
(10032)
(9900)
学科
(73745)
经济(73656)
管理(57571)
(50312)
(42555)
企业(42555)
方法(33123)
数学(27920)
数学方法(27572)
中国(21861)
(20588)
(18654)
(18653)
理论(17071)
业经(17052)
地方(16886)
(14385)
教育(14054)
(13517)
农业(13357)
技术(12962)
环境(12030)
(11842)
贸易(11836)
(11661)
财务(11583)
财务管理(11558)
教学(11457)
(11442)
(11414)
机构
学院(284893)
大学(279562)
管理(109404)
(99587)
经济(96959)
理学(94165)
研究(93482)
理学院(93050)
管理学(91280)
管理学院(90768)
中国(67185)
(61001)
科学(60948)
(47528)
(47126)
(46632)
业大(44323)
(43161)
研究所(43117)
中心(42211)
(40143)
师范(39709)
技术(38815)
北京(38440)
农业(37191)
财经(36850)
(35427)
(34790)
(33429)
师范大学(31552)
基金
项目(196855)
科学(152340)
研究(148550)
基金(136421)
(118845)
国家(117729)
科学基金(99933)
社会(87046)
社会科(81971)
社会科学(81948)
(80809)
基金项目(73013)
教育(71390)
(67532)
自然(65397)
编号(64645)
自然科(63799)
自然科学(63781)
自然科学基金(62578)
资助(56000)
成果(53337)
课题(46184)
重点(44451)
(42229)
(41928)
(40944)
项目编号(39235)
(38087)
创新(37928)
科研(37364)
期刊
(111302)
经济(111302)
研究(81800)
中国(61211)
教育(48843)
学报(47382)
(43266)
科学(41369)
管理(39514)
大学(35218)
(34997)
学学(32490)
农业(30161)
技术(29674)
(20805)
金融(20805)
图书(19412)
业经(19371)
职业(17044)
财经(16872)
经济研究(16766)
(15014)
(14298)
问题(14256)
科技(14225)
(13889)
论坛(13889)
理论(13843)
(13533)
书馆(13006)
共检索到416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有明  张薛梅  
深化内涵建设是我国高职教育在"后示范时期"进一步巩固示范建设成果,实现科学发展,保持前行动力的根本路径。其中,专业内涵建设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当通过构建科学的专业内涵建设指标体系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专业内涵建设指标体系的功能,分析了指标体系诸要素及指标体系各要素权重确定的原则、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专业内涵建设指标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帮俊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内涵建设,不仅要关注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特色和优势,还应关注师资队伍建设的持久发展。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内涵建设指标体系应有三个维度,即优势性、可持续性及协调性。比较分析发现,每个维度下两种指标体系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应互补运用两种指标体系,以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内涵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志敏  
高职院校创建专业群不但能够准确对接地方产业集群,适应地方产业链的各类需求,而且也是高职院校提升高质量人才培养供给的有效性、培育学校特色、凸显教学优势以及提高学校社会服务水平的关键策略。专业群构建要体现对接产业服务需求、优化存量特色发展、资源共享内部通用等原则。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核心要素包括:构建高效的专业群管理组织机构、编制科学合理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共享型高水平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通用型专业群实训基地、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师资团队。基于专业群组建原则和核心要素,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45个三级指标的专业群建设标准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甘迎春  白颖  陆冬梅  
技能型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呈现出高素养、优结构、深合作的特质,具备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凸显职业教育全民性、扩大高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的价值优势。然而,当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依旧存在综合素养有待提升、合作水平有待强化和师资结构亟待优化的问题。为实现以评促建,立足全面性、动态性和针对性等基本原则,以所在学校2个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作为参考,采用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构建由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1个三级指标组成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利用AHP层次法测算得出各评价指标权重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团队综合素养”“团队建设成果”“团队整体合作能力”“团队内部治理水平”“团队结构优化水平”以及“团队建设环境”的结论。据此,提出三方面实施建议:推进评价体系配套机制改革,强化专业教师团体综合素养;打造多方联动评价系统,提高专业教师团队治理水平;构建信息化管理评价模式,巩固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成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海宗  杨燕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然而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构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有助于学校动态地调整专业,优化专业结构,提升办学质量与效益,其中指标体系的构建是重要基础。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出发,初步构建了一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提出合理预警机制指标体系的策略,即集合多方力量共同探讨,保证指标体系的科学全面;全面考察数据获取途径,保证指标体系的有效可行;动态跟踪监测及时调整,保证指标体系的灵活合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海宗、杨燕在《中国高教研究》2014年第5期中撰文,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出发,初步构建了一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合理预警机制指标体系的相应策略。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政府或院校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荣日  孙莱祥  宋彩萍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内容,建设高水平的学科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目标。学科评估是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高校学科评估基本上都采用绩效评估方法,而学科自主评估还未真正起步,尚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与学科绩效评估方法不同,学科自主评估注重评估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其主要目的是对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诊断,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绥生  赵居礼  郑斯达  
构建专业退出机制是我国高职教育进入注重内涵质量提高阶段之后的客观要求。教育部文件要求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建立高职教育专业评估与退出机制,以加强对高职院校专业办学条件、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考核。目前我国各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尚未建立起高职教育专业退出管理制度。构建一套操作性强的高职教育专业退出评估指标体系,对于推动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质量,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非常必要。高职教育专业退出评估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构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庆伟  黎炜  
以陕西高职院校人才工作为例,高职院校人才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人才存量、人才投入、人才产出、人才环境4个一级评价指标;12项二级指标,共计28个主要观测点。二级指标中,人才质量与结构、人才梯队建设、经费投入、人才引进与培养、教科研成果、科学人才观的树立、人才工作机构和制度建设等7个方面为核心指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任丽君  
对高职院校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和分类评价是推动院校评价指标体系特色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为主要评价依据,遵循"适用性"、"导向性"、"发展性"、"定量与定性结合"以及"可操作性"的原则,研究探讨民办高职院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引导民办高职院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帮俊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特点主要包括目标特点、实施特点、成效特点和保障特点四个方面。建设目标具有多元性、阶段性和特殊性;建设实施具有录用的择优性、培训的系统性和评价的发展性;建设成效体现为规模结构的匹配性、质量评价的复杂性;建设保障方面具有系统性、导向性及稳定性特点。根据这些特点,确定人才战略规划、建设、保障、成效四个观察点,以此构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明秋  郎学彬  
对城市化质量的研究日益受到政府和有关专家的重视,但对其内涵往往有不同的理解。本文对城市化质量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城市化质量的具体涵义应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城市自身的发展质量;二是城市化推进的效率;三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程度,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套城市化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阐述了城市化质量评价的方法过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树海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正日益受到政府和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但对其往往有不同的理解。本文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探讨,以节约土地并体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协调统一为出发点,构建了一套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分析了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的意义和过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庄贵阳  潘家华  朱守先  
低碳经济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既需要理论指导也需要实际解决方案。虽然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日益成为共识,但各界对于低碳经济的概念尚未形成共识,如火如荼的低碳经济实践也呼唤着建立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总结了学术界关于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在对低碳经济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以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为维度的衡量指标体系,并结合现实需求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寿根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建设高职院校专业质量保障体系奠定了思想和技术基础,以此为指导,可以构建包括专业质量标准系统、专业质量评估系统和专业质量精神塑造系统为主要内容的高职院校专业质量保障体系。三大系统相辅相成,协同保障专业质量的持续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