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58)
2023(15267)
2022(12998)
2021(12324)
2020(10126)
2019(23598)
2018(23366)
2017(44870)
2016(24640)
2015(27999)
2014(28496)
2013(27745)
2012(25632)
2011(23256)
2010(23603)
2009(21020)
2008(20205)
2007(17774)
2006(15705)
2005(14040)
作者
(71354)
(58985)
(58728)
(55610)
(37628)
(28334)
(26689)
(23241)
(22643)
(21233)
(20278)
(19873)
(18835)
(18753)
(18294)
(18071)
(17544)
(17453)
(16883)
(16728)
(14872)
(14682)
(14356)
(13557)
(13219)
(13191)
(13130)
(13102)
(11930)
(11618)
学科
(104280)
经济(104186)
管理(66334)
(62773)
(50639)
企业(50639)
方法(44745)
数学(39008)
数学方法(38324)
中国(29948)
地方(27857)
(27819)
业经(23317)
(21637)
(20848)
农业(18990)
理论(18582)
(17112)
贸易(17097)
技术(16965)
(16789)
(16475)
(16410)
环境(16312)
(15554)
银行(15513)
(15265)
金融(15261)
地方经济(15210)
(14942)
机构
学院(348057)
大学(341295)
管理(135077)
(132826)
经济(129713)
研究(116980)
理学(116518)
理学院(115157)
管理学(112818)
管理学院(112208)
中国(86653)
(74637)
科学(74410)
(59301)
(58988)
(55561)
研究所(54028)
中心(52785)
(52280)
业大(51343)
(48572)
师范(48122)
北京(47739)
财经(46802)
(43154)
农业(43070)
技术(43064)
(42901)
(42437)
师范大学(38574)
基金
项目(235965)
科学(185263)
研究(175383)
基金(167022)
(145181)
国家(143916)
科学基金(123560)
社会(106798)
社会科(101083)
社会科学(101056)
(95327)
基金项目(88369)
教育(83067)
自然(80552)
(79789)
自然科(78678)
自然科学(78663)
自然科学基金(77166)
编号(74458)
资助(69872)
成果(59645)
(53885)
重点(53506)
课题(52720)
(50821)
(48980)
创新(45498)
科研(44604)
项目编号(44476)
教育部(43361)
期刊
(150034)
经济(150034)
研究(101515)
中国(72062)
学报(52701)
(50787)
教育(50731)
管理(50408)
科学(49829)
(42014)
大学(39904)
学学(37258)
技术(35784)
农业(35667)
(29689)
金融(29689)
业经(26142)
经济研究(23548)
财经(21621)
图书(19821)
问题(19058)
(18438)
(18395)
职业(17197)
科技(17191)
技术经济(17058)
资源(16294)
理论(16274)
(16166)
论坛(16166)
共检索到515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奇富  
在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向普及化不断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与县域共生发展"命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由于组织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不同组合,高职院校与县域发展形成的共生关系模式会表现为多种共生状态,对称互惠一体化共生状态则是高职院校与县域共生发展的新境界。这种良性的或理想的共生关系形成的过程,是通过培育共生单元、优化共生环境、构建适切的共生模式来实现的,这一过程也是深化"县校协同创新"的过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史秋衡  张湘韵  矫怡程  
"县校合作"是全面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模式探索,更是产学研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县校合作"有利于国家推进小城镇化建设的基层战略,满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机制创新的迫切诉求"。县校合作"通过县级政府与学校的战略联合,基于市场适切原则、政府主导原则、社会参与原则、深度融合原则、强强协同原则、利益共赢原则,构建战略项目推动下的"县校合作"机制"。县校合作"的发展模式体现了产学研合作从"校企点对点"、"专产面对面"到"县校体对体"思想理念的转变,是从学校人力资本输出,到专业产业发展能力提升,再到县校协同机制创新的实践体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广成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生态经济模型的最新研究成果,论述了区域开放生态经济系统的一般模型,应用这一模型分析了长岛县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变化,进而提出了长岛县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这一研究成果可为区域生态经济模型研究提供参考,为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吉超  
本文主要从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组织方式、发展的特色内容等维度对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总结。由于采用的研究视角不一致,不同学者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总体来说,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必须立足实际,发挥地区比较优势,顺应国际和地区产业分工调整趋势,建立更加节约环保和更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以更高水平的工业化带动农业和服务业的升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喻宏伟  齐振宏  
发展县域循环经济,是面对我国县域资源短缺的现实而实施的战略性举措,是由我国县域经济的独特性质和功能所决定。本文试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发展县域循环经济的理论依据、发展县域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等几方面对发展县域循环经济进行探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姚奇富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走到如何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重要历史节点。这为县域建设提出了全新命题,也为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难得契机。高职教育成为县域建设主力军正逢其时。兼具"职业性"和"高等性"双重属性的高职教育,已总体走出以规模扩张和机会增长为核心的历史时期,进入了一个以提升内涵与质量、形成品牌与特色为核心的新阶段;问题的关键在于,高职院校如何寻求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其实质就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素芬  蔡金芳  陈佳佳  
推进县域城镇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议题,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等多重动因下,诸多高职院校下沉县域办学,走出了一条高职院校特色化发展之路,有效赋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基于典型个案的实践研究发现,高职院校下沉县域进行办学应围绕供需适配性、校区管理协同性、校园文化融合性、办学产出实效性等核心议题,强化顶层设计、推进智慧治理、深化学城联动、理顺利益关系、促进文化融合、健全监督评价,持续推进县域办学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寿富  赵定涛  
我国县域环境数据的缺乏一直是影响县域环境问题研究的重要障碍,特别是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上,至今仍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本文尝试运用间接的方法来分析面向环境友好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并基于中部县域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从新的角度确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划分标准,并进一步划分了中部140个生态县的经济发展模式,然后以其为训练样本,结合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和指标构建线性判别函数,以此对其他358个非生态县的发展模式进行分类,判别各个县域应该采取的经济发展模式。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判别各个县域应该采取的经济发展模式,为解决考虑环境因素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提供...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董迎秋  段影  
县域保险是指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保险。在我国,随着县域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大力发展县域保险的时机也日趋成熟。本文以相关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我国县域经济的现实状况、发展趋势的深入研究为切入点,分析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县域保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于县域保险产品设计方案、营销模式、服务方式等发展策略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为我国县域保险的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些思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群  
本文研究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差异存在的客观基础,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总结了代表县域经济发展方向、可供中西部县域借鉴的主要模式:基于农业产业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基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和基于对外开放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对主要模式的总结,认为县域经济的本质是特色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途径是特色产业集聚,并提出基于特色产业集聚的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策略:利用比较优势、依托传统产业和承接产业转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众  
生态文明的内涵符合当前我国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是乡村生态旅游的重要指导理念。乡村生态旅游是结合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特点的新型旅游产业,它的出现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也有利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笔者从市场需求和经营管理主体为出发点讨论目前我国乡村生态游的主要发展模式,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期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期刊] 求索  [作者] 范轶芳  侯景新  孙月阳  
"互联网+"与县域经济融合发展是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契机,已成为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结合实践调研和城乡经济理论阐述"互联网+"和县域经济二者互动机理,认为规模经济、集聚经济、创新效应和企业家精神是二者良性互动发展的经济学本质,提出二者融合互动发展的三种关键创新机制——市场渠道放大机制、农村资产提升机制、专业能力提升机制,并对上述三种创新机制下的主要发展模式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艳波  董鸿鹏  
沈阳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借鉴国内外先进模式的基础上,在"在四化同步"的发展进程中,在"转型经济"环境下,结合本地资源,勇于创新,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模式。本文重点分析了沈阳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并分析不同模式的特点,最后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茹  
以江苏省的县级常熟市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模式为研究对象,从制度变迁、银政企关系、资源禀赋和金融深化等方面归纳了"常熟模式"理论价值以及由此产生的现实意义。"常熟模式"的典型性在于:从经济发展模式看,以个私民营经济为主导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符合我国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潮流,是大多数县都应遵循的发展道路;从金融支持模式看,以正规的民营金融——地方性农村金融组织作为当地金融支持的主体是我国县域经济值得探索的一种融资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