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35)
- 2023(8003)
- 2022(6696)
- 2021(6354)
- 2020(5389)
- 2019(12478)
- 2018(12666)
- 2017(22851)
- 2016(13198)
- 2015(15052)
- 2014(15431)
- 2013(14565)
- 2012(12964)
- 2011(11560)
- 2010(11912)
- 2009(11079)
- 2008(11443)
- 2007(10615)
- 2006(9776)
- 2005(8881)
- 学科
- 管理(50380)
- 济(39418)
- 经济(39343)
- 业(38235)
- 企(36037)
- 企业(36037)
- 财(18573)
- 制(18028)
- 中国(14160)
- 方法(13008)
- 业经(12353)
- 体(12073)
- 务(11702)
- 财务(11655)
- 财务管理(11620)
- 农(11267)
- 企业财务(10957)
- 理论(10464)
- 体制(10428)
- 银(10341)
- 银行(10334)
- 数学(9768)
- 行(9706)
- 数学方法(9617)
- 划(9064)
- 融(8632)
- 金融(8630)
- 策(8496)
- 度(8284)
- 税(8271)
- 机构
- 学院(171008)
- 大学(164436)
- 管理(63556)
- 济(63426)
- 经济(61605)
- 研究(55079)
- 理学(50985)
- 理学院(50377)
- 管理学(49672)
- 管理学院(49285)
- 中国(45967)
- 财(38740)
- 京(36542)
- 江(30676)
- 科学(30630)
- 财经(27136)
- 所(27096)
- 中心(26282)
- 技术(24499)
- 经(24428)
- 州(24179)
- 职业(23766)
- 研究所(23463)
- 北京(23295)
- 农(22706)
- 范(22317)
- 师范(22109)
- 院(20585)
- 省(20511)
- 业大(20417)
- 基金
- 项目(101129)
- 研究(82330)
- 科学(79207)
- 基金(68914)
- 家(58237)
- 国家(57645)
- 科学基金(49849)
- 社会(49074)
- 社会科(46162)
- 社会科学(46153)
- 省(42266)
- 教育(41906)
- 编号(36693)
- 基金项目(35983)
- 划(34560)
- 成果(31470)
- 自然(30133)
- 自然科(29363)
- 自然科学(29357)
- 自然科学基金(28834)
- 课题(28014)
- 资助(27666)
- 制(25538)
- 年(23701)
- 重点(23551)
- 部(22722)
- 性(22333)
- 项目编号(21822)
- 创(21573)
- 发(21175)
- 期刊
- 济(84014)
- 经济(84014)
- 研究(55947)
- 中国(50437)
- 财(35429)
- 教育(34821)
- 管理(30120)
- 学报(21014)
- 农(20987)
- 技术(20780)
- 科学(20411)
- 融(20326)
- 金融(20326)
- 大学(17527)
- 学学(15608)
- 职业(14752)
- 财经(14509)
- 农业(13183)
- 经(12548)
- 业经(12540)
- 经济研究(11521)
- 会计(10291)
- 坛(10127)
- 论坛(10127)
- 问题(9794)
- 图书(9771)
- 财会(9701)
- 技术教育(9600)
- 职业技术(9600)
- 职业技术教育(9600)
共检索到291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姚原野
2015年6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要求逐步在全国职业院校推进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以下简称"诊改"制度),并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随后,又发布了《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核心指导思想是引导高职院校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建立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蔺宏良
随着教育质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高职院校如何进行教学诊改,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已经成为时代命题。在介绍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背景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我国高职院校质量保证体系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SGAVE项目审核制度中的审核小组、审核流程、审核标准等特色及其对专业诊改的借鉴价值。在此基础上,对专业层面教学诊改中目标链与标准链确立、专业质量监控指标体系设计、8字形螺旋构建等关键环节进行整体设计,并结合具体专业诊改案例进行剖析。最后,建议加强诊改激励制度与长效机制建设以激发专业团队内生质量动力,加快学校信息化平台建设以提供专业建设质量监测大数据支撑等,以便更好地实施专业教学诊改,不断提升专业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洪波
从组织变革的视角来看,高职院校教学诊改是一项行政政策驱动下由学校管理层计划的变革,作为组织成员的教师群体的认同与支持是确保高职院校教学诊改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然而,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可能使教师群体感受到自我否定的危机、胜任力不足的压力、职业角色的超载以及关系网络的破坏,从而导致其对变革不同程度的抵制。针对这些潜在风险,高职院校要通过创造基于诊改的积极愿景,鼓励广泛、深入的教师参与,推行教师职业发展保障计划,形成鼓励变革的绩效评价导向,提升教师应对职业压力的能力等方面创设心理安全环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晓
在高职院校"诊改"制度中,教师应该扮演好教学改革的协商者、教育产品的精益生产者、教学信息的研判者、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者和学校质量文化的建设者等五种角色,并形成以"学校质量文化的建设者"为核心的角色丛。高职院校应通过强化质量教育、建立质量共同体、实现"以质量定绩效"、提倡"享受工作的管理哲学"等措施激励教师进行角色转换。
关键词:
诊改 高职教师 角色转换 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如荣 傅伟 袁洪志
推进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是职业院校建立常态化人才培养质量自主保证机制的一项创新性工作,是职教战线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政策精神的重要举措。调查发现,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虽然整体进展顺利,但在院校实践中还存在理念认识不到位、师生内生动力不足,形似神不似、诊改运行有偏差,主观评估思维、常态化机制未形成等共性问题。需要采取"系统化设计、项目化推进、一体化实施"方式,协同推进诊改工作。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学 诊断与改进 制度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谭勇 刘垂玖
当前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方向与学校专业定位上往往迷失在理论与实践、人文性与技能型的矛盾之中。现代企业要求的技能人才是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一定技能特长且具有转岗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专业建设需要在刚性制度和柔性管理中寻求一条适合高职院校规模与内涵同步、技能与素质相生、学校与师生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
高职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洁莹
专业建设制度生成体现在三个方面:制度的文化性、有效性和生成性。专业建设制度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成应该遵循价值优先、理念先行、和谐民主原则;专业建设制度的有效性即制度的合价值性、规范性和结构的完整性;专业建设制度生成性体现为制度的设计和博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义林 李联卫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核心,课堂教学实施情况也是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直接呈现。在高职院校全面推进诊改工作的大背景下,智能课堂建设既能展现高职院校诊改工作的具体成果,又能促使诊改工作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组建高效团队、健全工作机制、制定激励政策等,促进智能课堂的建设成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诊改工作 智能课堂 信息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建国
信息化对高职院校诊改的支撑,并不是建设专门的诊改平台,而是应将全面质量管理的诊改理念及其自发性、过程性、循环性的特点融入高职院校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及具体的项目方案之中,总体思路为以顶层设计为引领、业务过程信息化为关键、数据中心建设为核心,持续推进数据集中共享与开放应用,借鉴经验、选择模式、设计路径、打造团队。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诊改 信息化 思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财根 刘任熊
高职院校的生态教育直接影响到我国各领域的生态教育实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旅游企业对具有高生态素养的应用型人才需求,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改革已是时代所趋。文章依据KAP模式分析高职院校生态教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剖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生态教育在重视情况、知识传授、教育实践方面的缺失。在此基础上从生态教育的教学与实践融合视角探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校企合作学生生态意识培养与生态环保实践,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生态教育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卫平 吕红
制定、实施高职院校章程在现代高职院校制度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制定高职院校章程是设立高职院校的基本条件;高职院校章程是指导高职院校办学的"宪法";高职院校章程是现代高职院校制度的重要载体。制定高职院校章程必须遵守现有相关法律法规,体现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紧密结合高职院校实际,同时要确保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而要制定高职院校章程,必须调动各级政府(主要是地市级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关键词:
现代高职院校制度 高职院校章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羌毅
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是"双高"建设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管理支撑。当前,高职院校现有人事制度存在绩效分配与"双高"建设目标不契合、岗位设置与"双高"建设任务匹配不合理、职称评聘与"双高"建设成效结合不紧密、成果奖励与"双高"建设贡献对接不明显等问题。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应遵循绩效优先、闭环管理、动态调整的原则,采取完善绩效考核与工资分配体系、探索项目化管理岗位设置模式、试行贡献度导向职称评聘方法、推进实效性重大成果奖励制度等路径。
关键词:
“双高”建设 高职院校 人事制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晓卿 樊伟伟 陈冬梅 顾振华
“1+X”证书制度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职业院校专业与课程建设、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1+X”证书制度受国家证书制度顶层设计、社会培训评价组织遴选与履职、行业企业参与证书标准制定的程度、证书的社会认可度、院校试点实施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可从管理制度、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条件、资源建设等方面深化改革,完善“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达成技术技能人才高质量培养、高质量就业的目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荣莉 唐以志
对高职院校专业诊改和专业评估的已有研究成果及相关政策依据进行梳理发现,二者在理论体系、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坐标、内容、程序、结论运用等方面具有明显区别。高职院校专业诊改和专业评估不能相互替代,而是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同属于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应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对其进行把握。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评估 专业诊改 区别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文杰
从新制度经济学、第四代评估理论、控制论、彼得·圣吉管理理论和CAS理论等多维视角审视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得到多种认知和启发。推进诊改工作的理路包括:打造质量文化共同愿景;遵循制度变迁的理论,把握好制度推进的路径;院校质量评价诊断需倚重价值共建,持续改进;克服"形式主义"和失当的"管理主义"倾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