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80)
2023(6013)
2022(4665)
2021(4604)
2020(3406)
2019(7630)
2018(7551)
2017(11659)
2016(7967)
2015(9280)
2014(9373)
2013(7815)
2012(7161)
2011(6446)
2010(6859)
2009(5170)
2008(5044)
2007(4418)
2006(3875)
2005(3581)
作者
(17943)
(14859)
(14741)
(14367)
(9538)
(7248)
(6862)
(6049)
(5729)
(5570)
(5204)
(4982)
(4835)
(4777)
(4743)
(4732)
(4717)
(4526)
(4351)
(4330)
(4122)
(3777)
(3695)
(3607)
(3515)
(3510)
(3372)
(3272)
(3131)
(3003)
学科
教育(21226)
(13305)
经济(13279)
中国(12452)
管理(12169)
教学(10537)
理论(10072)
(9378)
(7587)
企业(7587)
(7451)
学法(6226)
教学法(6226)
学理(5387)
学理论(5387)
学校(5287)
(5202)
政治(4941)
思想(4894)
技术(4748)
(4747)
方法(4674)
(4642)
高等(4496)
思想政治(4495)
政治教育(4495)
治教(4495)
德育(4447)
研究(4252)
发展(4171)
机构
学院(91168)
大学(88952)
研究(34528)
教育(30384)
(24861)
师范(24709)
职业(22767)
(22141)
管理(21494)
经济(21179)
技术(20938)
(20890)
师范大学(20489)
科学(20447)
中国(19014)
理学(17946)
理学院(17551)
(16945)
管理学(16905)
管理学院(16718)
(16556)
职业技术(16224)
技术学院(15172)
研究所(15098)
中心(14949)
北京(14114)
(13323)
(13209)
(12923)
教育学(11490)
基金
项目(58226)
研究(53888)
科学(47096)
教育(37002)
基金(35900)
(30698)
国家(30209)
社会(28295)
编号(26843)
社会科(26251)
社会科学(26249)
(25856)
科学基金(24887)
成果(24363)
(24031)
课题(23722)
(21171)
基金项目(17693)
规划(16646)
重点(16165)
(15252)
项目编号(15098)
(14990)
(14650)
自然(14105)
资助(14060)
自然科(13751)
自然科学(13749)
(13709)
研究成果(13618)
期刊
教育(59080)
研究(36994)
中国(33085)
(23720)
经济(23720)
职业(19461)
技术(16024)
技术教育(12938)
职业技术(12938)
职业技术教育(12938)
学报(12121)
大学(10725)
科学(10200)
(9536)
(8881)
(8274)
论坛(8274)
学学(8111)
管理(7388)
高等(6801)
职教(6541)
成人(6408)
成人教育(6408)
农业(6355)
高等教育(5674)
(5552)
图书(5034)
财经(4973)
(4608)
金融(4608)
共检索到148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江  
文章对高职院校“精神成人”教育进行了现实审思,分析了高职生“精神成人”应具有积极进取生命意识、真善美价值追求、凝聚正能量实践态度、坚韧不拔职业精神四类特征,并围绕独立人格、目标需求、自由思维、职业发展的教育目标,提出了高职院校的行动路径:创设载体,树立自主实践理念;搭建平台,培养内生性需求;整合资源,培育创新创业思维;协同育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链接校企,以“专业成才”促进“精神成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欣  
高职院校“大思政课”教育改革既是新时代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又是有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方法创新,此举对大国工匠的打造、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制造强国的形成和工匠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都具有极大的价值意蕴。基于共通性的育人价值、趋同性的育人目标、耦合性的育人内容、同构性的育人方式和协同性的育人机制之五大融合理路,可为“大思政课”教育改革分别提供必需的行动指南、内容构架、实践导向和运行理路。立足当下高职院校的发展实际,围绕价值导向体系、“三教”改革、产教融合、实训平台革新、企(行)业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探析“大思政课”教育改革的实践策略,分别为其顺利运行提供强有力的“牵引力”“内生力”“外推力”“创新力”和“软实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杭俊  
实践教学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为我国高等教育实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市场对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有效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依然成为高校必须直面的问题。任何质量的评价都需要有力的评判依据。本文正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从"双轴并轨,刻度量化"、"开放"与"交互"和"种子学生"与"库资源"三个思维角度,展开关于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判据的合理性、有效性和成长性研究,尝试利用互联网思维破解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判据难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姚启和  
朱九思的教育思想的实践特征姚启和 朱九思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从1953年起领导和主持华中工学院工作30多年,工作中颇多建树,在我国高教界有广泛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笔者曾概略地作过介绍,主要有以下几点:1.“全面提高质量是我们的中心任务”;2....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杰  李德建  
实施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是适应新时代、解决新矛盾、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新时代的背景,决定了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与之前的示范校、骨干校和优质校建设的不同。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自觉满足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既是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三个核心内涵,更是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时代自觉。基于时代瞬息万变,在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中坚持"五个瞄准"和"五个推进",在回归内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实现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必然面临的路径选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劳家仁  
劳动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应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理念、融合职业素养培育要求。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现实困惑是在认识层面把劳动教育等同于体力劳动,在实践层面把劳动教育等同于专业技能训练。据此,文章提出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实践理路:科学规划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打造特色校园劳动文化、发挥课程思政在劳动教育中的价值引领作用、突出工匠精神培育和产教融合的职业院校育人特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彦飞  宋婷  聂永成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以就业市场反观专业设置是当前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基于就业前景视角,通过对海南省区域样本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样态的三个维度的框架分析显示:就业高风险型和就业预警型专业数量偏多,持续的需求增长型专业数量偏少。海南省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加强顶层设计,以数据服务提升统筹能力;增强专业建设"错位"发展意识,建设基于产业特色的专业集群;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专业设置机制;创新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专业设置决策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彦飞  聂永成  宋婷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以就业市场反观专业设置是当前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基于就业前景视角,通过对区域样本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样态的3个维度的框架分析显示:就业高风险型和就业预警型专业数量偏多,持续的需求增长型专业数量偏少。专业设置的科学决策应加强顶层设计,以数据服务提升统筹能力;增强专业建设"错位"发展意识,建设基于产业特色的专业集群;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的专业设置机制;创新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专业设置决策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晓玲  
校本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学校教师为主体的校本教育科研是职教科研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针对当前职教科研相对薄弱和职业院校教师校本教育科研水平急需提高的现状,从选取体现职教特点的研究问题、在工作中有效开展行动研究、持续提升成果的质量和效益、整体提升综合性的科研能力四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良宏  王凤娟  
教学中的控制常以两种形式表现:显性控制和隐性控制。前者直接指向学生的身体,多以点名、批评、体罚、放晚学等方式体现;后者指向学生的理智思维,是对教学的行为和结果的预成式控制,主要表现为虚假的教学对话和虚假的课堂探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褚金星  李博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是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之举。但在2022年“双高计划”建设中期绩效评价中发现,外部对接机制不健全,难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内部知识体系封闭,难以整合内外资源;组织协作不畅,难以形成建设发展的合力;知识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构成持续的竞争优势等依然是当前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突出问题。因此,需要对专业群建设的理论逻辑、突出问题及未来路向进行重新审视和再次梳理,建议基于集群优势竞争理论,以构建开放性知识系统为突破口,强化组群逻辑、整合教学资源、重构管理组织、开展有组织科研等,推动高职院校专业群竞争力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尹秋花  
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是新形势下"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工匠精神培育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国供给侧改革,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系统性变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在文化层面、制度层面、教学模式层面存在困境。因此,必须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建设,重塑社会价值导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工匠精神贯穿教学始终;加快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将工匠精神培育与实训教育紧密结合;大力推广现代学徒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涛  
民族精神教育是高职院校的神圣使命和职责。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对于民族精神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高职院校在民族精神的教育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高职院校应通过德育课、校园文化、主题教育、实践体验式教育、现代信息手段等,增强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效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雨  刘友女  刘祯琪  
当前,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存在着全员育人“人员”角色缺位、全过程育人“过程”链条欠完整、全方位育人“方位”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造成诸多制约。协同理论作为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被广泛运用到社会科学中,其所具有的基于开放效应的开放性、基于伺服原理的序参量、基于自组织原理的自主性等内涵特征,成为实现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现实基础、关键要素、发展动力。协同理论视阈下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实现理路为:以价值引领实现目标重组促进目标协同;以评价改革实现主体重塑促进主体协同;以元素融合实现内容重构促进内容协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瑜  
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通过艺术教育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艺术认知,提升高职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塑造高职学生和谐的理想人格。但目前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存在将艺术教育窄化为技艺性教育、矮化为知识性教育、降为德育的一般性辅助工具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高职院校的专业型与技能型办学定位、艺术教育专业教师的教学素质和能力不足,以及德育对艺术教育的支配性影响。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应坚持综合育人目标,扭转艺术教育中的技艺性窄化问题;着力提升高职院校艺术教育教师的能力和素质,解决艺术教育中的知识性矮化问题;多措并举提升艺术教育的主体性地位,建立齐备的艺术教育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