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91)
2023(12775)
2022(10899)
2021(10684)
2020(9043)
2019(20614)
2018(20287)
2017(37606)
2016(21378)
2015(24801)
2014(25208)
2013(23542)
2012(21822)
2011(19174)
2010(19527)
2009(17252)
2008(16703)
2007(15023)
2006(13103)
2005(11777)
作者
(57498)
(47714)
(47252)
(45881)
(30187)
(22939)
(21922)
(18608)
(18399)
(17416)
(16409)
(16025)
(15323)
(14990)
(14864)
(14770)
(14423)
(14096)
(13841)
(13607)
(12216)
(11682)
(11505)
(11220)
(10836)
(10769)
(10650)
(10608)
(9767)
(9681)
学科
(73162)
经济(73048)
管理(58254)
(49487)
(41014)
企业(41014)
方法(31563)
(27316)
数学(27273)
数学方法(26648)
中国(23707)
(21780)
(19837)
(18410)
理论(18270)
教育(15967)
业经(15756)
教学(15378)
地方(15057)
农业(13664)
(13459)
(13417)
银行(13386)
(13086)
财务(13015)
财务管理(12965)
(12726)
财政(12613)
企业财务(12193)
(12087)
机构
学院(283401)
大学(279491)
(104701)
经济(102056)
管理(100309)
研究(90679)
理学(84690)
理学院(83669)
管理学(81707)
管理学院(81186)
中国(69451)
(59094)
(56808)
科学(55681)
(47130)
(45106)
中心(44338)
(43863)
(42257)
财经(41826)
师范(41770)
研究所(40094)
业大(39334)
(37825)
技术(37698)
(37179)
北京(37175)
农业(33982)
(32980)
师范大学(32863)
基金
项目(182175)
科学(142296)
研究(140935)
基金(126696)
(108630)
国家(107577)
科学基金(92334)
社会(84449)
社会科(79453)
社会科学(79437)
(75032)
教育(71475)
基金项目(65932)
(62485)
编号(61158)
自然(58543)
自然科(57176)
自然科学(57159)
自然科学基金(56071)
资助(52417)
成果(51808)
课题(44746)
重点(41937)
(40199)
(38547)
(38253)
(37675)
项目编号(37065)
大学(36725)
(36117)
期刊
(121896)
经济(121896)
研究(89000)
中国(67558)
教育(57729)
(48765)
学报(43792)
(39746)
管理(39302)
科学(37155)
大学(34221)
技术(31165)
学学(31021)
(26715)
金融(26715)
农业(26095)
财经(21805)
业经(19805)
职业(19106)
(18913)
经济研究(18777)
图书(17722)
问题(16001)
(14066)
(14001)
论坛(14001)
理论(13229)
书馆(12933)
图书馆(12933)
(12813)
共检索到443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姣平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学生自身对其主体地位的认同危机,根本原因在于"思政课"教学从内容到形式皆缺乏针对性,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用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观指导"思政课"教学,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值得尝试的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秉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课是高校哲学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部规定的哲学专业必修课。文章通过对目前我国高校哲学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课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亮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也成为当前的关注热点。本文通过对管理哲学的阐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进而提出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路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郎廷建  
生态正义不是人与自然物之间的关系,亦不是以一切环境因素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环境正义,而是以生态环境因素特别是以生态资源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正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弊端日益凸显的今天,现时代的生态正义是一种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生产关系;是一种能够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享有平等地位,获得平等尊重的生产关系;是一种能够保障劳动者付出与回报对等的生产关系。伴随着社会物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政治、法律、思想观念等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影响,生态正义表现出相对性和可变性、动态性和过程性,以及多样性等基本特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唐少杰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角度,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及其体系的地位和价值,特别是这种教科书及其体系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意义和影响;分析了这种教科书及其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试图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银东  
为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国家在西部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异地搬迁试点工程。多年的实践证明,生态移民是一项从根本上解决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生存和脱贫致富问题的重要举措。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在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为人类社会摆脱生态危机,更为生态移民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生态移民建设可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基本思想;生态移民建设可以缓解人口压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指导思想;生态移民建设可以转变移民的观念,解决贫困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基本维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丽榕  
经济哲学是对经济世界进行理性追问的学科,具体到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就是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原理与方法,阐释当代中国道路、解答当代中国问题、呈现当代中国精神的经济哲学研究,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和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智慧支撑。张雄教授撰著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探索》光明日报出版社(2022年8月)是近年来学界经济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该书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基本概念,诠释了与之相关的重要范畴,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高度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经济哲学研究方法论体系,阐明了经济哲学与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等部门哲学之间的关系,为读者理解中国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论依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郎珺荷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迅速进入全球化发展阶段,这对世界文化环境的建设带来深远影响。世界各国社会文化体系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使全球文化环境变得混乱、复杂,身处其中部分意志力与自控力较为薄弱的人将会在外部环境和自身心理素质的影响下缺失精神理想信念与民族自信,进而开始盲目追求享乐主义,一切皆以个体利益为中心,社会意识、价值观念及心理情感逐渐扭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炎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理念的变革已经进入到深水区,大学生意识形态引导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且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理念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功利性倾向,教育思想、教育精神与教学实践活动相互脱节,难以高效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进一步表明了理念变革的迫切性与重要性。由陈理宣、刘炎欣著的《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教育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20年11月版)一书,系统性阐明了中国特色教育体系的构建,且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引领,强化实践哲学对于教育问题的改良,是马克思实践哲学思想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实践探索,也是解决我国教育根本性问题的理论参考。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俊峰  马乔恩  
"柯尔施问题"对于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来说,仍然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在全球化的现代进程中,只有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才能避免它蜕变成依附理论和殖民理论,否则,这不仅不能从理论上,而且不能在实践上颠覆资本主义制度,更是无法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消灭哲学"意愿,也就无法把握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表达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因此,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只有全面理解了马克思主义,才能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正确性,才能更好地理解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才能正确理解习近平提出打造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赟  
自由问题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关注的对象,自由不仅是衡量人类生命价值的重要标准,还是人类在实践生活与工作中努力奋斗的目标。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的自由并不是坐享其成的,要经过不断斗争,克服阶级、民族以及自我存在于社会的种种限制,在各种异化现象的影响下去努力争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发展与进步使人类社会产生异化现象,这阻碍了人类自由的获得与实现,进而提出通过斗争、革命来克服各种异化现象以实现人类的自由。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明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状态等发生着重大变革,此种社会层面的变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社会化实践与本土化发展,凸显着马克思社会观对我国社会建设与思想体系健全的深远影响。马哲涵盖认识论、辩证唯物论等理论基础,涉及人道主义精神、本体论、实践观等诸多内容,已成为研究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析手段,透过对其深入研究,能够大体了解我国社会建设的整体变迁走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先达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大学生素质培养陈先达①现在,大家已经认识到培养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性。认识到如果我们大学着重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就能把大学4年有限的时间变为无限。一个善于思维的头脑比仅仅塞满知识的头脑好得多。素质的培...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治忠  
马克思从"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这个整体主义哲学视角出发,论证人与自然的同一性,提出人类社会具有自然的属性,因而人类社会的活动必须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要求;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人化自然"的哲学论证,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过度攫取的贪婪性,论证了人类社会实现绿色发展的制度性要求;对共产主义社会的阐释,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实现绿色发展的价值目标的哲学指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