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01)
- 2023(13862)
- 2022(12146)
- 2021(11495)
- 2020(9754)
- 2019(22530)
- 2018(22359)
- 2017(42150)
- 2016(23787)
- 2015(27305)
- 2014(27719)
- 2013(26805)
- 2012(24440)
- 2011(21902)
- 2010(21932)
- 2009(20097)
- 2008(19728)
- 2007(17671)
- 2006(15627)
- 2005(13979)
- 学科
- 济(82840)
- 经济(82709)
- 管理(79086)
- 业(68238)
- 企(60230)
- 企业(60230)
- 方法(37273)
- 数学(30934)
- 数学方法(30568)
- 财(27415)
- 中国(23084)
- 制(22143)
- 农(22051)
- 业经(20412)
- 学(19714)
- 理论(18280)
- 务(18153)
- 财务(18067)
- 财务管理(18025)
- 企业财务(17086)
- 地方(16068)
- 银(15561)
- 银行(15514)
- 体(15432)
- 技术(15143)
- 和(15121)
- 划(14732)
- 行(14614)
- 农业(14106)
- 贸(13723)
- 机构
- 学院(329926)
- 大学(326128)
- 管理(130192)
- 济(121045)
- 经济(117899)
- 理学(110476)
- 理学院(109215)
- 管理学(107408)
- 管理学院(106781)
- 研究(105611)
- 中国(80530)
- 京(70929)
- 科学(66041)
- 财(61895)
- 所(53158)
- 农(51197)
- 江(51005)
- 中心(48456)
- 业大(48278)
- 研究所(48008)
- 财经(47692)
- 北京(44737)
- 范(43131)
- 经(43104)
- 师范(42682)
- 州(41212)
- 技术(40924)
- 农业(40012)
- 院(38620)
- 财经大学(35277)
- 基金
- 项目(219787)
- 科学(171800)
- 研究(165069)
- 基金(155949)
- 家(134938)
- 国家(133758)
- 科学基金(114832)
- 社会(99846)
- 社会科(94320)
- 社会科学(94296)
- 省(88191)
- 基金项目(82986)
- 教育(78287)
- 自然(74776)
- 划(73578)
- 自然科(72960)
- 自然科学(72944)
- 自然科学基金(71605)
- 编号(70237)
- 资助(64126)
- 成果(57934)
- 课题(49533)
- 重点(49168)
- 部(48085)
- 创(45892)
- 发(45641)
- 项目编号(43184)
- 制(42787)
- 创新(42659)
- 科研(41619)
共检索到495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志梅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管理体制有助于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但多种教学方式、学校和企业教学侧重点的差异、专业不对口、学生责任心缺失等使这种管理体制暴露出一些问题。文章提出由学生主动申请、加大对学生的培训力度、加强师资辅导、进行跟踪管理、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等建议,希望推动"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管理体制提升实效,促进高职院校及学生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工学结合 半工半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晓兰 张海峰 童丰生
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推行,高职院校的教学时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越来越凸显其不适应性,创新教学管理体制成为必然。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必须以系统科学、公共治理、跨界管理等理论为依据,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中介组织建设,并全面、系统地重建学校内部教学管理体系来实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秀锦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中教学管理质量和效益的提高,需要建立五种机制,即教学决策的民主开放机制、教学组织的目标整合机制、教学机构的循环受控机制、教学质量的动态监控评价机制以及教学管理的正向激励机制。在教学管理策略上,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学计划管理,突破传统的教学行政管理框架,强化以实践为主的教学运行管理,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关键词:
工学结合 半工半读 教学管理 机制 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高彦
半工半读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常会遇到"半工"与"半读"在工作与学习时间、课程与岗位内容、学习与工作质量等方面顾此失彼的尴尬局面。只有在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学分取得方式、教学管理等方面,主动与半工半读需求接轨,半工半读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实现学校、学生、用工单位的三方共赢。
关键词:
艺术设计 工学结合 半工半读 高职院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继明 方泽强
高职院校异地化产学研合作基地有着显著的资源融合优势,但由于管理体制上存在诸多问题,如基地性质模糊、利益相关主体沟通不畅、管理脉络不清及两地管理成本较高等,影响了基地功能发挥,就此文章提出了明确基地定位、强化利益共享、完善民主决策、简化管理结构及加强与行业协会的联系等改革建议。对于此,将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基地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异地化 产学研 管理体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广
随着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政策逐步落地,民办高职院校采取哪些分类发展的措施,以保障学校的稳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从民办高职院校的现实情况看,要通过自主选择分类、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落实法人财产权和建立良好外部关系等关键环节贯彻和落实分类管理,实现分类发展。
关键词:
分类管理 民办高职院校 分类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志梅
新形势下"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规划的发展方向。文章指出,高职院校应立足于"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的现状,深刻理解"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加强择业指导的重要意义,通过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推进校企联合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松洲 姚文忠
目前,我国地方性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存在着对资源管理的权、责、利不明确、运行机制缺乏竞争性和流动性、权力结构失衡、人事制度改革滞后、内部分配制度缺乏激励性、教学组织与实训管理不理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改革对策是:加强和改进党委领导下的院长(校长)负责制;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正确处理集权管理与分权管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加快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加强内涵建设,实施品牌战略等。
关键词:
地方性高职院校 管理体制 问题 改革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汤敏骞
我国现行高职教育管理体制是20世纪90年代前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存在政出多门、职能重叠、统筹乏力等弊端,成为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障碍。根据高职教育的属性要求,应对管理体制进行地方化改革,在政府层级安排上以省级政府为主、市地级政府为辅,在部门职能上将单一部门模式作为目标框架,吸收多部门分散模式的优点,形成高职教育管理的整体性结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管理体制 变革走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东存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组织结构等都不能够满足当代高职院校的发展要求,所以对高职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成为必然。结合现阶段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应以市场为导向在人事管理中形成竞争机制,实行教师聘任制,平衡高职院校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科学办学以形成特色,科学合理地对管理体制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管理体制 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圣喜 贺军 李喜梅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结合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的基本特征,文章对工学结合课程标准的制定进行了研究,并就"网页制作技术"课程标准的制定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课程标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戴翔东 石莹
创建工学结合教学制度是高职院校实施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保证。文章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瓶颈进行了归因分析,并提出了创建工学结合教学制度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教学制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杰 辛宝英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解决了高职教育发展方向的问题,在理念上不容置疑,但在实际实施中却存在很多问题,效果不尽人意,要想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到实处,就必须找到校企合作难题的根源问题,建立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高效实施的体制机制。课题组通过对全国50所高等职业院校及40家企业进行调研并借鉴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国际经验,对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实施的体制机制改革进行探讨和研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耀忠 李裘
随着"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组织机构、权利结构、人事分配制度以及管理制度的弊端日益凸显。基于"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应着力构建校企密切合作的组织机构、灵活多样的人才管理机制、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管理体制、校企互动对接的文化平台以及发挥学术权力参与决策的作用,保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效运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芳 龙建佑 曹利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壮大,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为适应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要求,文章根据高职院校教务处"三多、四大"的实际状况,按照"扁平管理、授权管理、规范管理"的原则,改革教务处内部管理的体制机制,通过管理的协同与创新来提高管理效率,使教务处管理工作由过程型管理转向目标型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事务型管理转向服务型管理。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教务处管理 协同创新 体制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