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3)
- 2023(9689)
- 2022(8002)
- 2021(7823)
- 2020(6315)
- 2019(14309)
- 2018(14536)
- 2017(26435)
- 2016(14862)
- 2015(17099)
- 2014(16996)
- 2013(15370)
- 2012(13591)
- 2011(12178)
- 2010(12663)
- 2009(11330)
- 2008(10526)
- 2007(9496)
- 2006(8033)
- 2005(7062)
- 学科
- 济(46265)
- 经济(46200)
- 管理(37053)
- 业(30352)
- 企(25692)
- 企业(25692)
- 方法(21452)
- 数学(18860)
- 数学方法(18235)
- 中国(14888)
- 理论(14310)
- 教学(14013)
- 农(13920)
- 学(11049)
- 业经(10793)
- 财(10747)
- 制(10593)
- 教育(10039)
- 学法(8936)
- 教学法(8936)
- 地方(8619)
- 农业(8607)
- 体(8353)
- 技术(8265)
- 银(8217)
- 银行(8195)
- 贸(7983)
- 贸易(7976)
- 和(7884)
- 行(7881)
- 机构
- 学院(192506)
- 大学(182758)
- 管理(66904)
- 济(63340)
- 经济(61532)
- 研究(60122)
- 理学(57003)
- 理学院(56369)
- 管理学(54658)
- 管理学院(54341)
- 中国(44510)
- 京(39062)
- 科学(39035)
- 技术(31277)
- 农(30908)
- 江(30896)
- 财(30478)
- 所(30138)
- 业大(28394)
- 中心(28352)
- 范(27928)
- 师范(27535)
- 职业(27496)
- 研究所(27435)
- 州(25245)
- 北京(24293)
- 农业(24265)
- 财经(23466)
- 院(22600)
- 师范大学(21259)
- 基金
- 项目(128034)
- 研究(98875)
- 科学(98745)
- 基金(85748)
- 家(74688)
- 国家(74014)
- 科学基金(62814)
- 社会(56253)
- 省(55270)
- 社会科(53005)
- 社会科学(52992)
- 教育(51299)
- 划(45711)
- 编号(44927)
- 基金项目(43879)
- 自然(40389)
- 自然科(39498)
- 自然科学(39484)
- 自然科学基金(38699)
- 成果(36823)
- 资助(36144)
- 课题(33614)
- 重点(29953)
- 年(29139)
- 发(27364)
- 创(27182)
- 项目编号(26875)
- 部(26644)
- 创新(25155)
- 规划(24814)
- 期刊
- 济(71705)
- 经济(71705)
- 研究(52949)
- 中国(46778)
- 教育(43618)
- 学报(29845)
- 农(28999)
- 管理(26600)
- 科学(25972)
- 技术(24817)
- 财(24273)
- 大学(22840)
- 学学(20998)
- 农业(20011)
- 职业(17454)
- 融(14763)
- 金融(14763)
- 业经(14103)
- 经济研究(12047)
- 图书(11217)
- 技术教育(11143)
- 职业技术(11143)
- 职业技术教育(11143)
- 财经(10893)
- 业(10711)
- 坛(10612)
- 论坛(10612)
- 统计(10178)
- 版(9591)
- 经(9444)
共检索到286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湘桃 刘冬香 赵华军
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构建科学、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凸显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和特色,培养大批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文章结合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广铁学院)多年来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探讨了"工学交替"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
高职 实践教学 工学交替 实践教学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施祝斌
高职院校有效实施"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构建适应"工学交替"教学的课程体系,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此,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本着"依据需求、多元推进、模式各异"的原则,在航海类专业实施校内模拟航海职业环境模式,在船舶工程类专业实施工程中心、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模式,在汽车类专业实施引企入校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新耘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由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评价体系、保障体系构成。目标体系强调引领性和激励性,侧重职业能力目标;内容体系强调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方法体系体现以"工"为主;评价体系可由课业实践考核、职业资格鉴定、项目产品验收、实习单位鉴定等构成;保障体系包括实践教学资源条件和质量控制两个方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刚 凡军民 宋金耀 黄小忠
本文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两门核心课程食用菌生产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为例,具体阐述了"产学结合"、"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改革的举措,内容涉及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核评价体系、课外创业协会和兴趣小组,并指出影响教学模式改革效果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静
根据区域会展产业发展状况及会展产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特点,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构建了"跟随展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通过让学生观展、参展、办展,实现专业岗位能力提升。在此过程中,选取典型会展活动作为学生"跟展"实习项目,并制定与此相适应的灵活的教学制度,保障人才培养各环节落实。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佟军民 郭长庚
在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充和培养模式逐步转型的背景下,提出了校内"双线并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每个学期内分别对教师教学质量和系(部)教学工作质量进行评价。设计了系(部)教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通过实践,充分调动了系(部)教学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促进教学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切实提高系(部)教学管理的质量与水平;采用学生评教、系(部)评教和专业(群)教学团队评教,对教师教学质量开展评价,激励了每一个被评价教师规范自己的行为,促使被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符合教学质量目标的要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莹雪
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的至关重要因素之一。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式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途径、实施计划以及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
工学交替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公昆
随着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广泛开展,工学交替这种全新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日益成为校企合作的组成部分,这一教育模式的改革要求职业教育在时间上、空间上、内涵上都进行扩展,必须对原有的职业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才能适应并促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才能使职业教育真正实现其改革的目标。
关键词:
工学交替 职业教育 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袁洪志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于2007年开始探索建筑高职教育"工学交替、责任分担"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经过3年的理论探索、实践完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工学交替 责任分担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良
本文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出发,分别从树立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理念、建立教学组织体系、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柔性教学管理机制、教学监控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构建工学结合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工学结合 教学管理体系 构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蓉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我院金融与证券专业于2006年1月开始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本文对该专业在"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考核方法等一系列改革探索进行了介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顾力平
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其培养目标的关键。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要素,然后围绕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分别从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四个方面,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婷
课程评价是高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随着工学结合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高职课程改革的研究重点,它决定着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和课改能否最终成功。分析了"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课程评价的内涵和重要环节,同时提出了高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设想以资探讨。
关键词:
高职课程 工学结合 课程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秀荣
一、导言高职院校是以实施高等职业技术学历教育与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机构,通过教育与培训,使受教育者掌握技术与就业本领,从而提高其综合职业能力。加强校企合作是推进职业院校与企业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企业改革与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加强校企合作能够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也是走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作用,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两张皮"的必然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