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59)
2023(7578)
2022(6887)
2021(6506)
2020(5791)
2019(13838)
2018(13831)
2017(25633)
2016(15340)
2015(17968)
2014(18960)
2013(17980)
2012(16831)
2011(15348)
2010(15823)
2009(14143)
2008(14275)
2007(13217)
2006(11164)
2005(9982)
作者
(44413)
(37376)
(36957)
(35488)
(23523)
(17990)
(17249)
(14688)
(14031)
(13765)
(12712)
(12494)
(12148)
(12010)
(11835)
(11695)
(11607)
(10944)
(10893)
(10713)
(9498)
(9460)
(9313)
(8775)
(8507)
(8466)
(8438)
(8421)
(7822)
(7621)
学科
(58844)
经济(58794)
管理(38812)
(35967)
方法(32341)
数学(29229)
(28973)
企业(28973)
数学方法(28722)
(15761)
中国(15059)
(14223)
理论(13721)
(12585)
地方(11098)
教学(10909)
业经(10569)
(10484)
贸易(10480)
教育(10316)
农业(10200)
(10148)
(9960)
(9100)
(9078)
财务(9065)
技术(9059)
财务管理(9030)
企业财务(8455)
(8180)
机构
学院(218904)
大学(211692)
(78936)
管理(76934)
经济(76853)
研究(69030)
理学(65853)
理学院(65042)
管理学(63281)
管理学院(62886)
中国(49855)
(45511)
科学(45274)
(39000)
(36764)
(36337)
(35847)
业大(34074)
研究所(33269)
中心(32540)
技术(32250)
(31961)
师范(31633)
农业(30872)
(28994)
北京(28897)
财经(28851)
职业(27063)
(25898)
师范大学(24649)
基金
项目(138420)
科学(106314)
研究(104387)
基金(93268)
(80580)
国家(79836)
科学基金(67172)
(59466)
社会(58944)
社会科(55537)
社会科学(55515)
教育(55230)
(49421)
基金项目(48915)
编号(47444)
自然(44219)
自然科(43189)
自然科学(43176)
自然科学基金(42335)
资助(40802)
成果(39066)
课题(35087)
重点(32463)
(30570)
(29772)
(29005)
(28723)
项目编号(27423)
科研(26757)
大学(26729)
期刊
(85843)
经济(85843)
研究(60728)
中国(48275)
教育(43454)
学报(35093)
(34247)
(29972)
科学(29671)
技术(26175)
管理(25912)
大学(25825)
学学(23804)
农业(22952)
职业(16451)
(16057)
金融(16057)
业经(14488)
财经(14020)
经济研究(13437)
(13063)
统计(12872)
(12002)
图书(11591)
问题(11585)
技术经济(11433)
(11297)
(11233)
论坛(11233)
(10855)
共检索到321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全胜  刘文娟  龚添妙  
在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转型升级的当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工匠人才成为时代的呼唤,"工匠型"教师队伍是培养合格工匠型人才的关键。"工匠型"教师具有技术性、职业性和人文性特征。通过线上问卷调查与线下访谈发现,高职院校在"工匠型"教师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以标准为引领,建立培养标准体系;以分层培养为抓手,构建协同培养新模式;以提升内驱力为目标,完善发展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慧  韦琨  
文章首先分析了校友文化和工匠精神的内涵,然后阐述了高职院校校友文化建设对工匠精神培养的意义,接着论述了高职院校校友文化建设现状,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校友文化建设助推工匠精神培养的路径:建立校友资源库、研究挖掘校友精神、构建校友文化长效机制、设立工匠爱心基金、跟踪服务校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凯宁  孙勇  
文章剖析了工匠精神的内涵,探究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融合的意义,据此提出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创新思政课教学,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加强思政课教师培养工匠精神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创设思政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的良好教学条件;营造工匠精神培养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显辉  
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需工匠之师培养大批富有"工匠精神"的工匠。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作为开展培养工匠之师的主阵地,迫切需要得到"工匠精神"的助力。文章通过对"工匠精神"和工匠之师内涵的分析,论述了培养工匠之师需融入"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和"工匠精神"培育机制,建议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通过调整培养目标指标、推行"校企校合作"的学徒制培养模式、加强"德艺双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和营造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等途径培养"工匠之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淑敏  刘晓丽  杨科  邱丙中  
工匠精神视域下,为了满足国家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要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在分析高职院校教师培养融入工匠精神的意义以及高职教师培养现状的基础上,从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搭建教学研讨、教育培训、生产实践平台,完善高职教师考核制度与激励机制等方面对高职院校教师培养进行了探索分析,以期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秋霞  刘朋  
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具有明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契合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是:培养目标模糊,培养模式僵化;校企合作层次较浅,流于表面;学生缺乏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据此,文章提出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以工匠精神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匠精神为契机,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以工匠精神为引导,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敏敏  
培育高职生的工匠精神,对学生就业力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基础。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生就业力养成契合度高,高职院校要把工匠精神的培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利用现代学徒制平台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青春  桂德怀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工匠人才培育的使命。高职院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品质、专心致志的品格、一丝不苟的品行、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淡泊名利的敬业精神。本文从校园工匠文化、校企深度合作、教学做合一、全面素质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等5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进行了探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志红  
“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升级提质的精神支柱,培育“工匠精神”是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内在发展的迫切要求。但当前学校育人对“工匠精神”缺乏整体培养计划及学生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应通过营造劳动光荣的良好校园文化,优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等培养路径来滋养工匠行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芬芳  刘晶璟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工匠型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基于对近四年我国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的梳理,运用政策分析、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类型、工匠型人才、现代工匠精神、工匠型人才培养路径进行系统分析后提出,现代工匠精神核心内涵包括七个方面:精益求精的严谨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高职院校将主要通过以下四个路径培养工匠型人才:以目标为导向,将现代工匠精神的目标置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系中;以实践为导向,将现代工匠精神的培育落实到不同层次的产教融合中;以价值为导向,将现代工匠精神的价值观贯穿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以文化人,全面推进现代工匠精神在校园文化、专业文化中融合融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阳丹  
高职院校承担着社会优秀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使命,需要与时俱进地结合时代需求,探索出适合高职院校的一套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如今的大环境下,职业教育服务院校都应该积极更新教学思想,确定工匠精神人才培养,确切对人才培养进行定位,制定科学完整的人才培养计划,以此为社会发展不断输送优秀人才。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人才培养价值及路径展开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章艳华  
世界各国都把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对于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起关键性作用。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培养途径,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营  雷忠良  
当代工匠精神在传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入时代特征,其内涵应包含知识、能力、素质、文化四方面要素。当前高职院校在培育工匠精神中面临工匠精神的认同度不足、工匠精神的研究不够深入、工匠精神培养的系统性不强等问题,应进一步确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明确工匠精神实质;搭建校企合作育人平台,拓宽工匠精神培养渠道;深化素质教育改革与实践,拓展工匠精神培养手段;建设工匠精神校园文化,推动工匠人文精神的前置培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邓黎明  
职业教育发展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与人民福祉存在紧密联系。目前,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度不断提升,在该领域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及财力,我国职业教育也受到广泛关注,社会地位越来越高。文章主要围绕高职财会类“双师型”教师的能力培养展开研究,以期为该领域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维津  
按人才培养目标"分层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方向。按"需"按"位",按"智"分层,使人才培养目标更加具体,更加明确,更加有针对性,有利于科学利用教育资源,适应国家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按人才培养目标"分层教学",要坚持直接服务性等原则,获得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