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87)
2023(11632)
2022(9407)
2021(8925)
2020(7170)
2019(16709)
2018(16117)
2017(31543)
2016(16924)
2015(19720)
2014(19745)
2013(18738)
2012(17148)
2011(15231)
2010(16045)
2009(14835)
2008(13508)
2007(12051)
2006(10628)
2005(9712)
作者
(45170)
(37004)
(36785)
(35657)
(23812)
(17807)
(16983)
(14404)
(14193)
(13636)
(12860)
(12601)
(11764)
(11756)
(11512)
(11506)
(10946)
(10864)
(10717)
(10662)
(9363)
(9297)
(8924)
(8661)
(8499)
(8417)
(8322)
(8313)
(7605)
(7252)
学科
(70905)
经济(70827)
管理(47862)
(46687)
(38850)
企业(38850)
方法(36081)
数学(33262)
数学方法(32603)
(27419)
金融(27417)
中国(25844)
(25281)
银行(25279)
(24394)
(19756)
(19268)
(16896)
业经(15959)
地方(15487)
理论(14619)
(13266)
农业(13220)
财务(13217)
财务管理(13184)
企业财务(12621)
(12440)
贸易(12426)
(12087)
中国金融(11251)
机构
学院(234572)
大学(225120)
(94373)
经济(92253)
管理(87610)
理学(74850)
理学院(74172)
管理学(72560)
管理学院(72170)
研究(69166)
中国(61508)
(47412)
(45960)
科学(38364)
财经(37319)
(36187)
中心(35483)
(33790)
(32725)
(30439)
(30393)
经济学(30286)
(29572)
技术(29528)
北京(29455)
师范(29292)
研究所(28891)
业大(28791)
财经大学(27733)
职业(27711)
基金
项目(149448)
科学(118295)
研究(117369)
基金(105403)
(88608)
国家(87783)
科学基金(77050)
社会(72832)
社会科(69182)
社会科学(69165)
(61750)
教育(59154)
基金项目(54097)
编号(50629)
(50305)
自然(47007)
自然科(46001)
自然科学(45997)
资助(45486)
自然科学基金(45138)
成果(41530)
课题(37074)
重点(34378)
(33281)
(32566)
(32249)
(31427)
项目编号(30530)
(30180)
教育部(29905)
期刊
(101625)
经济(101625)
研究(70336)
中国(49810)
(39194)
金融(39194)
教育(38327)
(36952)
管理(33456)
(28436)
学报(28016)
技术(26839)
科学(26288)
大学(23456)
学学(21715)
财经(19225)
农业(18375)
业经(17081)
经济研究(16691)
(16394)
职业(16145)
统计(13736)
问题(13169)
(12397)
理论(11539)
决策(11227)
技术经济(11190)
(11001)
(10981)
论坛(10981)
共检索到357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慧青  王海英  刘晓  
"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是随着产教深入融合需求和职业技能大赛、1+X证书制度等作为产教深度融合推进器而被广泛认可的,其联结产业界、教育界、竞赛界、证书界四大主体,通过标准、内容、过程、评价等育人要素及人、财、物、环境、文化等资源要素的融合,全方位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然而,在现阶段的"岗课赛证"融合育人过程中,仍面临着融合逻辑不明确、融合过程缺乏组织合力、融合结果难以评估等问题,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带来一定的挑战。因此,要基于岗位能力需求设计"岗课对接"课程体系,借助第二课堂实现"赛证促学",在多维评价体系下明晰"岗课赛证"融合效果,以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导向和路径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兴   陈永利   加鹏飞  
职业本科是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跨界融合教育,其显著特征为“三高”“三不变”“三边界”。探索构建职业本科“岗课赛证创研”融合育人模式,重在破解职业本科面临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从类型逻辑、层次逻辑、产业逻辑、育人逻辑等视角进行审视,探究多主体跨界融合育人的动力要素,提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基础上的“创”和“研”的维度拓展,旨在打造从职业岗位群到课程群建设、竞赛体系、证书体系、创新创业、科教融汇的全链条融合育人模式,为有效推动各类主体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丽新  李玉龙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即通过融"岗""赛""证"要素于"课",增强育训融通课程目标、内容等的兼容性。高职院校需进一步更新课程理念,厘清"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基本内涵。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须全面把握、系统实施,通过加强宣传教育,确保政策措施深入人心;关注学生差异,增强融通课程的适应性;优化课程供给,促进融通课程资源整合;深化产教融合,创新融通课程实施模式;完善工作机制,健全融通课程保障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德敏   陈佳会   刘创  
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知识与技能的转化,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以高职供应链运营专业为例,研究发现实践教学体系存在内容“广”、要求“高”、设施“差”、师资“弱”和评价“偏”的问题。在分析岗、课、赛、证基本内涵和逻辑关系基础上,构建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实践路径为:坚持“合作共赢,降本增效”理念,加强政行企校协同合作,开展设置岗位调研,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发实践教学环节,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欣  金红梅  
"岗课赛证"融合育人要求以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根本落脚点,以增强融合育人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校企双元育人为核心依托。基于大职教观视角探索"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的实施路径,建议根据企业岗位标准深化专业课程改革,精准促进"岗课"融合;举办高水平职业技能大赛,大力推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将职业资格证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打造"课证"融合的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建立"岗课赛证"相结合的四维评价模式;优化教材建设机制,打造融合"岗""证"的新型专业教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永亮  张翔  郝平  
针对高职院校高技能、高素质"双高并重"人才培养目标与目前存在的文化育人理念不明确、特色不鲜明、体系不完善、机制不健全、评价无标准等问题的错位失衡,通过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构建文化育人实践运行体系,探索形成了高职院校"六融合五贯通"文化育人模式,初步解决了工科类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软、弱、虚、散"等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华  
文章以高职财会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分析为切入点,全面剖析财会类专业课程教学的主要瓶颈,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材开发、课程评价、职业素质、教学团队等方面,系统阐述"岗证融合"教学模式,以期对高职财会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有所借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林艳  
高校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着重强调了综合育人教育理念,这也是推动我国高校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课堂要与产业进行融合、教学要与实训进行连接,育人与技能培训同时进行。文章依据高校《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程,深度分析“岗证课赛”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内涵,在企业岗位要求、课证融合要素、课赛贯通机制等多个视角下优化该门课程体系,从而为现代企业的发展培育出复合型、实践性、研究型高素质优秀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茂英  曾庆军  
课证岗赛融合是重要的高职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模式。以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为案例,围绕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注重融合"造价员考证能力—三大岗位技能—造价技能竞赛能力"要求,建构专业课程体系,编制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开发项目化实践教学资源,在"项目课堂"上实施行动导向教学与考核评价,全程体现课证岗赛融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齐雅莎  
文章旨在探讨“岗、课、证、赛”一体化模式与融合机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实践效果。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构建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技能竞赛促进能力提升、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为评价依据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成为重要趋势。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随后详细阐述了国贸专业“岗、课、证、赛”一体化融合机制的内涵、构建原则及实施路径。通过案例分析,文章展示了该机制在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促进产教融合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最后,总结了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该机制的建议,以期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金凤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创、证、赛"相融合的模式,就是将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实施"课证融通"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三个方面有机结合,以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嫄   徐峰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提出新要求:从“岗”的角度看,要求“双师型”教师紧跟产业发展和行业人才需求更新知识结构;从“课”的角度看,要求“双师型”教师具备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从“赛”的角度看,要求“双师型”教师主动参与教学能力竞赛和技能竞赛;从“证”的角度看,要求“双师型”教师具备本专业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要求还存在一些差距,在实践能力、教研能力、竞技能力、技能能力提升方面还存在短板。对此,提出构建基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四位一体”“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机制,具体包括能力学习机制、能力进阶机制、能力训练机制和能力评价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志华  
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区数量不断增加,良好的社区教育对于提升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融入社区教育既具优势又有必要,本文在坚持专业化与大众化相结合、针对性与普及性相结合、技术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现实性与虚拟性相结合的原则下,探讨出了一套"一主、一辅、三结合、三平台"的基本模式,以期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向帅  
对我国高职院校而言,产教融合困境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当前阶段,高职院校产教融合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重构产业与教育之间的关系,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实践层面找到真正有力的抓手。为此,可以探索将PPP模式应用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过程中,其主要优势包括: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形成利益共享机制;降低校企合作成本,形成风险共担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深度合作机制。在这一改革过程中,PPP模式应用的关键则在于实现内涵、技术、制度三个维度的系统创新,即激活改革存量资源,丰富公私合作形式;打破传统教育边界,加强合作平台建设;保障各方合法权益,完善教育产权制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魁鸿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高职院校发展仍面临结构问题、招考问题以及投入问题等体制性问题和涉及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操作性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校与地方经济发展契合度不高,影响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应紧密关注所在地区的实际需求,从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服务方式、校际合作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转型为密切联系社会的社区学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