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78)
2023(12537)
2022(11155)
2021(10726)
2020(9085)
2019(21192)
2018(20981)
2017(40681)
2016(22769)
2015(25814)
2014(26301)
2013(25352)
2012(23238)
2011(20872)
2010(21026)
2009(18870)
2008(18145)
2007(15655)
2006(13764)
2005(11867)
作者
(63609)
(52546)
(52205)
(50017)
(33686)
(25253)
(23841)
(20845)
(20118)
(19140)
(18054)
(17532)
(16715)
(16614)
(16329)
(16271)
(16036)
(15603)
(15038)
(14929)
(13130)
(13119)
(12764)
(12077)
(11857)
(11802)
(11776)
(11638)
(10708)
(10467)
学科
(85382)
经济(85297)
管理(64543)
(59492)
(50415)
企业(50415)
方法(42971)
数学(37960)
数学方法(37294)
(22372)
中国(21868)
(21405)
(18122)
业经(18025)
地方(17316)
理论(16761)
(14866)
贸易(14860)
技术(14767)
农业(14764)
(14434)
(14007)
(13913)
环境(13758)
(13716)
(13696)
财务(13643)
财务管理(13616)
企业财务(12875)
教育(12651)
机构
学院(315299)
大学(308773)
管理(125925)
(118009)
经济(115181)
理学(109643)
理学院(108459)
管理学(106201)
管理学院(105666)
研究(100928)
中国(72868)
(65702)
科学(64313)
(54416)
(50546)
(47634)
业大(46405)
研究所(46026)
(46001)
中心(45645)
(43774)
财经(43552)
师范(43453)
北京(41705)
(39590)
技术(38867)
(37863)
农业(37165)
(37106)
师范大学(34603)
基金
项目(216572)
科学(170284)
研究(161908)
基金(153457)
(132429)
国家(131271)
科学基金(113285)
社会(97344)
社会科(92151)
社会科学(92127)
(87619)
基金项目(81135)
教育(78483)
自然(75061)
(73516)
自然科(73305)
自然科学(73290)
自然科学基金(71892)
编号(69085)
资助(65314)
成果(56124)
课题(49024)
重点(48732)
(47775)
(45912)
(44760)
项目编号(41876)
创新(41471)
科研(41223)
教育部(41013)
期刊
(125370)
经济(125370)
研究(90573)
中国(59781)
教育(47935)
学报(46206)
管理(44755)
科学(42986)
(42095)
(39216)
大学(35079)
学学(32760)
技术(32260)
农业(29910)
(24351)
金融(24351)
业经(20956)
财经(19716)
经济研究(19601)
(16660)
图书(16512)
问题(15917)
职业(15897)
技术经济(15580)
统计(15368)
(15214)
科技(15209)
理论(15043)
(14151)
实践(14042)
共检索到449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曾赛阳  陆莎  艾巧珍  
健全"双师型"教师评价认定标准对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双师型"教师评价认定政策文本进行整理分析发现,认定政策的政策要素相对完备、政策目标趋于清晰、认定范围覆盖面广、教师岗位认定分级、评价认定标准更加多元,同时存在部分地区设置的"双师型"教师评价认定标准门槛过低,评价认定主体较为单一,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未来应健全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院校层面"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构建教育行政部门、企业、行业、高职院校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认定体系,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认定标准,同时建立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最大化发挥政策效应。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力  曹雨清  
紧跟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新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是保障高职院校教师从业质量、推动高职师资队伍高质量建设的迫切需要和现实诉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立体评价有利于"双师型"教师自我完善、有助于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有益于推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文章提出应遵循以能力为中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维、全过程评价的原则,从师德师风、知识基础、能力素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五个维度,落实"双师型"教师立体评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强伟纲  
双师素质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长期困扰高职教育的棘手问题。针对现有双师素质评价存在的不足,本文从评价原则、评价内容、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卫红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高职教育提出"双师型"师资建设。文章引用了教育部关于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含义,选取了三所高等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进行研究,在对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进行了完善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给予"双师型"教师合理的保障和激励;建立完善的青年教师的培养体系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定华  
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型人才,而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依托于双师型教师。文章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了如何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是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制度保障,文章对当前的双师型教师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再春  金冰洁  
调查发现,以往"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存在局限,集中表现在素质标准缺乏服务精神和心理素质考核、专业标准缺失专业贡献考核与对学生应用开发能力培养的指标、资格标准缺失学生与企业对"双师型"教师认可的衡量。基于学生需求完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刻不容缓。必须进一步拓展素质标准的内涵,加强服务精神和心理素质的考核;深化专业标准的内容,加强"双师型"教师的专业贡献和学生应用开发能力培养的考核;建立双资格标准,以此来引导、规范和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持续建设,切实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侯荣增   李振红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双师型”教师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在分析高职院校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开展“双师型”教师认定的有效路径:遵循教师发展规律,分层制定认定标准;分析教师属性特征,实施分类认定;系统构建认定与培养体系,促进教师差异化成长;校企共建认定平台,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贺文瑾  
虽然构建"双师型"职教师资已成为职业教育界的共识,但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中对"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定都缺乏统一认识。文章剖析了"双师型"职教师资资格认定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的意义,提出了"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构建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红  王海英  
基于教师个体“双师型”与群体“双师结构”相结合的标准建设逻辑,从参与认定的教师视角对全国23个省份153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建设与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各省份高职院校已基本具备“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且教师层面对认定标准建设总体满意度较高,标准建设评价在院校类型、教师学历层次、职称分布上未体现显著性差异;但各省份在认定主体、认定对象、认定条件、认定程序等方面缺乏标准共识,认定标准中缺乏与认定成果相配套的适用范围规定和动态激励保障,影响了“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规范运行。基于此,以高水平结构化教师团队建设为导向构建“双师型”教师认定统一标准,健全贯穿职业全生命周期的“双师”技能培训制度与福利激励保障,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和整体素质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斌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和教育界的共同呼声。但究竟什么是"双师型"教师,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科学解释。本文在总结目前社会和教育界对"双师型"教师理解的基础上,指出了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理解上存在的误区,提出了准确理解"双师型"教师内涵应把握的几个方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素婷  王久梅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学院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需要,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需要,是高职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需要。文章通过研究,试图探讨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推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文焕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关键因素。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通过打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渠道、优化教师素质、明确双师型教师的发展方向、引进兼职教师等手段,建立起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学民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提高教师的素质,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目前,高职院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体制上的障碍,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文章探讨了从提高认识,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机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国家有关部门统一规范专业资格认定标准;加大力度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研究工作;建立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开放办学,加强国际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等六个方面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钦  
教师是教育之本,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分类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师资管理理念尚未根本性转变,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的教师分类标准不健全,教师的分类管理流程未能形成闭环。高职教师分类管理应遵循差异化发展、人本发展、多元参与、循序渐进等原则,构建科学全面的"双师型"教师岗位分类标准,实施"岗位能力适配"的分类聘任与调配机制,建立提升"教师技能素养"的分类培训体系和"激发内生驱动"的分类考核制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魏澜  王坤  霍红艳  
议程设置是政策过程的起点,对其进行追溯和分析有助于在复杂决策场域下对政策的制定背景、价值指向和生成逻辑进行解读。基于多源流理论,尝试对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政策议程进行探析,发现:统计数据之变动、焦点事件之影响、相关政策之反馈为问题源流;政府政策的主导推动、政策提案和学术成果的支撑为政策源流;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教育舆情和国民情绪的反映为政治源流。经过问题流与政治流的碰撞实现初步耦合,政策流与问题流的交汇实现接续耦合,政策流与政治流的汇聚实现深度耦合,三源流持续互动交融、交织嵌套,政策之窗最终得以被推开。此外,政策在实际的制定过程可能会受到超出源流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只有充分洞悉其中的作用原理,才能更科学合理地为我国新时代政策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