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72)
2023(8065)
2022(7317)
2021(6806)
2020(6038)
2019(14585)
2018(14444)
2017(26995)
2016(15834)
2015(18595)
2014(19608)
2013(18799)
2012(17522)
2011(15959)
2010(16354)
2009(14818)
2008(14908)
2007(13676)
2006(11585)
2005(10254)
作者
(46667)
(39203)
(38746)
(37192)
(24612)
(18959)
(18124)
(15532)
(14730)
(14389)
(13316)
(13077)
(12693)
(12446)
(12328)
(12215)
(12082)
(11437)
(11351)
(11207)
(9900)
(9810)
(9693)
(9157)
(8898)
(8870)
(8824)
(8824)
(8180)
(7961)
学科
(64000)
经济(63948)
管理(42306)
(38699)
方法(35237)
(31975)
企业(31975)
数学(31854)
数学方法(31330)
(16027)
(15483)
中国(15340)
(13474)
理论(13015)
地方(12319)
业经(11495)
(10847)
贸易(10842)
农业(10504)
(10495)
(10488)
(10099)
(10007)
财务(9967)
财务管理(9929)
技术(9613)
教学(9440)
企业财务(9276)
环境(9198)
教育(8455)
机构
学院(229818)
大学(222551)
(84313)
管理(83808)
经济(82130)
理学(71884)
研究(71861)
理学院(71027)
管理学(69217)
管理学院(68807)
中国(53037)
(47846)
科学(47555)
(39806)
(38859)
(38274)
(36928)
业大(35548)
研究所(34553)
中心(34183)
(32620)
师范(32307)
技术(32254)
农业(31467)
财经(30828)
北京(30306)
(29752)
(27660)
职业(26466)
(25469)
基金
项目(147236)
科学(113832)
研究(109356)
基金(100560)
(87058)
国家(86284)
科学基金(73004)
社会(62973)
(62757)
社会科(59484)
社会科学(59460)
教育(56324)
基金项目(52861)
(52178)
编号(48740)
自然(48398)
自然科(47255)
自然科学(47240)
自然科学基金(46309)
资助(43863)
成果(39698)
课题(35792)
重点(34208)
(32446)
(31646)
(30100)
(29031)
科研(28581)
项目编号(28332)
创新(27939)
期刊
(90839)
经济(90839)
研究(62433)
中国(48900)
教育(39405)
学报(35598)
(34244)
(31991)
科学(31224)
管理(27780)
技术(26856)
大学(26209)
学学(24269)
农业(22965)
(16442)
金融(16442)
业经(15119)
职业(15038)
统计(14743)
财经(14652)
经济研究(14146)
(13204)
(13093)
技术经济(12717)
(12492)
决策(12242)
问题(12182)
图书(11736)
(11114)
论坛(11114)
共检索到334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强伟纲  
双师素质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长期困扰高职教育的棘手问题。针对现有双师素质评价存在的不足,本文从评价原则、评价内容、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文琦  
专门用途英语(ESP)引入高职院校既是社会的需求,也是高职学生的要求。推进ESP在高职院校中的运行,需要解决传统英语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问题,但目前高职英语教师对ESP教学的理解欠缺,实行ESP教学的教师个人职业定位模糊,加上学科整合的师资培训机会很少,导致ESP教学模式和方法缺乏特色。促进ESP视角下的英语"双师型"教师的转型,需要引导英语教师提升业务素质,更新教学理念和优化教学手段,加强自主交流与学习,组织教师下企业实践,完善外部环境保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古翠凤  郑思  
文章立足于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职前培训现状并找准高职院校教师管理中师资培训环节尚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德国职业院校在教师准入、师资职前培训制度以及师资培训的外部支持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国国情来探讨适合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方案,严控"双师型"专任教师的准入与培训,并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从企业中选聘优秀的兼职教师,同时完善师资培养的外部条件,保证我国"双师型"教师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从而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倪秀芝  
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但目前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探索建设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途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袁淑君   周永新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从“双师型”教师队伍概念、内涵及发展现状与困境着手,着重分析湖南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问题。目前,在“双师”数量、校企双向流动、管理体制机制和激励措施等方面,湖南省高职院校仍需持续发力,不断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运用激励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结合地方高职院校实际,从拓宽多元渠道、加大“双师”培养力度和完善激励引导等方面探索发展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姚继超  胡正胜  蔡媛  
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在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以及职教师资培养院校"四位一体"的协同机制下,积极开发"源头活水",保障"双师型"教师的稳定来源;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的培训体系,协同推进系统培训工程;深化校企合作,积极完善校企人才动态双向交流机制,极力满足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需求,开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路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强  卞华  袁晨悦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校企合作、加强教师专业实践、构建专兼职教师团队、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考核激励机制和校企合作等对策和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力  曹雨清  
紧跟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新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是保障高职院校教师从业质量、推动高职师资队伍高质量建设的迫切需要和现实诉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立体评价有利于"双师型"教师自我完善、有助于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有益于推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文章提出应遵循以能力为中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维、全过程评价的原则,从师德师风、知识基础、能力素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五个维度,落实"双师型"教师立体评价。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邓黎明  
职业教育发展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与人民福祉存在紧密联系。目前,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度不断提升,在该领域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及财力,我国职业教育也受到广泛关注,社会地位越来越高。文章主要围绕高职财会类“双师型”教师的能力培养展开研究,以期为该领域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伟萍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校企协同的理念与实践脱节,兼职教师队伍的使用与管理缺乏有效协调,教师队伍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在协同创新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人才协同、项目协同、体制机制协同等方面的努力来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曾赛阳  陆莎  艾巧珍  
健全"双师型"教师评价认定标准对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双师型"教师评价认定政策文本进行整理分析发现,认定政策的政策要素相对完备、政策目标趋于清晰、认定范围覆盖面广、教师岗位认定分级、评价认定标准更加多元,同时存在部分地区设置的"双师型"教师评价认定标准门槛过低,评价认定主体较为单一,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未来应健全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院校层面"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构建教育行政部门、企业、行业、高职院校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认定体系,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认定标准,同时建立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最大化发挥政策效应。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越恒  
高职院校教师的绩效评价一直是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和难点问题。基于胜任力理论重构高职教师绩效评价的指标集合,有助于解决"忽视高职教师群体特征""流于形式和极端民主化的现象并存"等弊端,为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的培训、培养、选拔和聘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从而改进和完善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锦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机制中存在的与高职办学性质不符、缺乏发展性、评价指标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并提出了针对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思路,即与政府合作建立"独评"制度、注重评价的发展性、合理化评价指标和完善评价体系的反馈与监督管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泽文  叶敏  
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偏弱。高职院校应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平台,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进程,使"双师型"教师个体具有良好的双重知识与能力,整体在"理论型"与"技能型"结构上保持合理的比例。从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推动高职教育又快又好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