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54)
2023(6038)
2022(5069)
2021(4955)
2020(4055)
2019(9397)
2018(9196)
2017(16739)
2016(10144)
2015(11925)
2014(12313)
2013(11250)
2012(10239)
2011(9143)
2010(9584)
2009(8349)
2008(8196)
2007(7307)
2006(6635)
2005(6099)
作者
(27052)
(22464)
(22318)
(21632)
(14324)
(10703)
(10208)
(8737)
(8632)
(8413)
(7813)
(7586)
(7261)
(7132)
(6996)
(6905)
(6769)
(6593)
(6562)
(6389)
(5823)
(5762)
(5622)
(5275)
(5221)
(5138)
(5057)
(5042)
(4796)
(4491)
学科
(34718)
经济(34684)
管理(25682)
(23229)
(19011)
企业(19011)
方法(16858)
数学(15269)
数学方法(14791)
中国(11205)
(10903)
理论(10244)
教学(9091)
教育(8579)
(8340)
业经(7475)
农业(7108)
(7095)
地方(6466)
技术(6436)
(6326)
学法(6010)
教学法(6010)
(5744)
银行(5736)
(5528)
贸易(5522)
(5455)
(5378)
学理(5259)
机构
学院(138053)
大学(128400)
(46704)
管理(46326)
经济(45407)
研究(43155)
理学(39298)
理学院(38854)
管理学(37552)
管理学院(37328)
中国(31361)
(27587)
科学(26884)
(23600)
技术(23435)
(22877)
职业(22650)
(22464)
(21714)
师范(21542)
(20592)
中心(19919)
研究所(19815)
(18902)
业大(18757)
财经(18173)
北京(18067)
教育(17521)
师范大学(16504)
技术学院(16415)
基金
项目(86099)
研究(69595)
科学(67277)
基金(56254)
(47900)
国家(47389)
科学基金(40304)
教育(39217)
(38953)
社会(38822)
社会科(36522)
社会科学(36511)
编号(32395)
(32049)
基金项目(28476)
成果(27302)
课题(25871)
自然(25475)
资助(25033)
自然科(24913)
自然科学(24911)
自然科学基金(24382)
(22202)
重点(20935)
(19181)
规划(19029)
(18897)
项目编号(18723)
(18391)
(18131)
期刊
(54287)
经济(54287)
研究(41751)
教育(37780)
中国(34421)
(19915)
学报(18916)
技术(18779)
(18076)
管理(17677)
科学(16642)
职业(15286)
大学(14857)
学学(13532)
农业(13531)
(12100)
金融(12100)
技术教育(9687)
职业技术(9687)
职业技术教育(9687)
业经(9514)
财经(8854)
(8225)
论坛(8225)
经济研究(8080)
统计(7997)
(7628)
问题(7282)
(7077)
(6499)
共检索到212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康小孟  武智  傅伟  
"双师型"教师培养是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文章分析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不一、教师来源渠道不合理、培训缺乏系统设计等,并提出了"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科学分类,注重个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确认校企双主体地位,协同共建"双师"培训基地;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激励约束制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素婷  王久梅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学院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需要,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需要,是高职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需要。文章通过研究,试图探讨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推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左彩云  
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主体,是提升办学质量和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文章在界定双师素质的基础上,分析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双师素质培养应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方式、要改变教师观念注重长远发展、国家应制定具体可操作的相关政策及高职院校要保证落实并建立相应保障机制四项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姚继超  胡正胜  蔡媛  
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在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以及职教师资培养院校"四位一体"的协同机制下,积极开发"源头活水",保障"双师型"教师的稳定来源;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的培训体系,协同推进系统培训工程;深化校企合作,积极完善校企人才动态双向交流机制,极力满足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需求,开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泽文  叶敏  
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偏弱。高职院校应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平台,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进程,使"双师型"教师个体具有良好的双重知识与能力,整体在"理论型"与"技能型"结构上保持合理的比例。从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推动高职教育又快又好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越恒  贺克  
双师型教师是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但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还存在政策配套不足、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个人积极性不高、内涵界定不清晰、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生态系统理论为研究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撑,应发挥教师个体系统的核心作用,以高职院校为主导,调动企业组织和社会机构的积极性,发挥政府系统的引导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洋  
文章以天津职业大学为例,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方式,通过描述统计、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了其存在的政府机制欠缺、企业配合消极、学校制度缺乏、教师主动性不高等问题,并从政府、企业、学校和教师四方联动角度,提出了"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辉  莫坚义  李如岚  
当今,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职教育毕业生需要更好适应市场变化,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朝向"双师型"发展意义更加重大。从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结构的实际出发,推进民办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科学管理,对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战略性的重要意义。一、民办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七维式"科学管理体系探索民办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科学管理时,我们以两个要求为基本点:一是全员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元俊  
高职学院能否办出特色,关键在于其拥有较多的“双师型”专业教师。而提升一所学院师资力量的办法较多,笔者从更新用人观念、拓宽师资来源和善用政策导向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解决双师型教师短缺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强  吕洋  
高职院校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教师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新形势下必须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研究,确保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教育长远发展。基于此,文章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必要性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途径:加强内培外引,形成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实践技能;完善培养制度,制定"双师型"教师建设激励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定华  
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型人才,而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依托于双师型教师。文章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了如何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是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制度保障,文章对当前的双师型教师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美萍  张丽娟  
"双师型"教师的成长和培养具有独特的规律性。文章基于德国、法国、丹麦、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国际比较视角下的理论探讨和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探索,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即引导自我激励、自主培训;强调三种经历、三项能力;建立动力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及体系。以此促进"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伍宏捷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经费难以保证、相关制度缺失严重、专兼职教师比例不够合理等问题。对此,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应把保障经费放在第一位,健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不断调整专职与兼职教师比例,加大各方面的教师培训力度,改善教师队伍的管理体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许彬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模式,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加强培养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实现高职院校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方耀萍  
文章指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面临机制不健全、企业主体地位缺失、评审激励制度不完善等制约因素,既影响了"双师型"教师的数量提升和结构优化,也阻碍了育人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针对现实的发展困境,要从构建科学全面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校企协同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优化"双师"资格认证制度三方面拓展"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从政策保障、制度保障和资金保障三个角度入手,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多元化保障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