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78)
- 2023(11605)
- 2022(10138)
- 2021(9757)
- 2020(8248)
- 2019(19294)
- 2018(19180)
- 2017(36284)
- 2016(20359)
- 2015(23554)
- 2014(23892)
- 2013(23062)
- 2012(20996)
- 2011(18775)
- 2010(18788)
- 2009(16464)
- 2008(15873)
- 2007(13738)
- 2006(11860)
- 2005(9849)
- 学科
- 济(76634)
- 经济(76560)
- 管理(56656)
- 业(51056)
- 企(43787)
- 企业(43787)
- 方法(39227)
- 数学(34303)
- 数学方法(33736)
- 中国(20235)
- 农(19195)
- 财(17309)
- 理论(16814)
- 业经(16654)
- 学(16528)
- 地方(16319)
- 技术(13967)
- 和(12985)
- 农业(12803)
- 教育(12676)
- 环境(12167)
- 贸(11810)
- 贸易(11802)
- 教学(11531)
- 易(11433)
- 务(11326)
- 制(11321)
- 财务(11245)
- 财务管理(11229)
- 划(10844)
- 机构
- 学院(278825)
- 大学(273502)
- 管理(111074)
- 济(99579)
- 经济(97110)
- 理学(97094)
- 理学院(96007)
- 管理学(93872)
- 管理学院(93386)
- 研究(86622)
- 中国(61433)
- 京(58664)
- 科学(56412)
- 财(44569)
- 所(42749)
- 业大(42005)
- 农(41944)
- 江(40273)
- 范(39812)
- 中心(39472)
- 师范(39467)
- 研究所(39098)
- 北京(37081)
- 技术(36390)
- 财经(36203)
- 州(33654)
- 经(32989)
- 农业(32648)
- 院(31917)
- 师范大学(31434)
- 基金
- 项目(195576)
- 科学(153487)
- 研究(146957)
- 基金(137539)
- 家(118816)
- 国家(117742)
- 科学基金(101831)
- 社会(87318)
- 社会科(82521)
- 社会科学(82501)
- 省(80102)
- 基金项目(73520)
- 教育(72438)
- 自然(67617)
- 划(66897)
- 自然科(66065)
- 自然科学(66054)
- 自然科学基金(64786)
- 编号(63182)
- 资助(57758)
- 成果(51015)
- 课题(45022)
- 重点(44077)
- 部(42718)
- 发(41140)
- 创(40990)
- 项目编号(38334)
- 创新(37922)
- 科研(37280)
- 大学(37030)
- 期刊
- 济(104603)
- 经济(104603)
- 研究(78390)
- 中国(56115)
- 教育(48644)
- 学报(42463)
- 管理(39768)
- 科学(38637)
- 农(37296)
- 大学(32266)
- 财(32076)
- 技术(30516)
- 学学(29700)
- 农业(26586)
- 融(18171)
- 金融(18171)
- 业经(17751)
- 图书(17703)
- 职业(16495)
- 财经(16392)
- 经济研究(16042)
- 科技(13944)
- 经(13811)
- 业(13416)
- 问题(13412)
- 技术经济(13370)
- 理论(13260)
- 坛(12972)
- 论坛(12972)
- 实践(12483)
共检索到394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尹克寒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的认定与培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随着新兴产业、新兴行业、新兴职业的不断涌现,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应呈现出独特的时代印记、浓厚的家国情怀、显著的产业特色、鲜明的匠人精神等特征。同时,针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建设存在的标准认定不统一、育训体系不协调、实践保障不完善、考核激励不显著等问题,建议实施统一的专业能力标准体系、创建“点—链—面”式育训格局、多主体构建实践保障体系、创设单独的考核激励体系,以提升“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水平,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专业能力 高职院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国亮 吴海清
依据国家教师资格认定的法律法规以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研究成果,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专业能力标准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三个一级指标,德育能力、教学能力、教育评价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科研能力等11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嫄 徐峰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提出新要求:从“岗”的角度看,要求“双师型”教师紧跟产业发展和行业人才需求更新知识结构;从“课”的角度看,要求“双师型”教师具备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从“赛”的角度看,要求“双师型”教师主动参与教学能力竞赛和技能竞赛;从“证”的角度看,要求“双师型”教师具备本专业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要求还存在一些差距,在实践能力、教研能力、竞技能力、技能能力提升方面还存在短板。对此,提出构建基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四位一体”“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机制,具体包括能力学习机制、能力进阶机制、能力训练机制和能力评价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全胜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的创建是"双师"教师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双师型"教师培养目标出发,分析了"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的内涵及其在整个"双师"教师的能力素养中的重要性,并研究了"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的元素,在此基础上,基于协同理论,研究了"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协同培养的模式及其评价模型,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机械制造专业群为例,验证了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专业技能 “双师型”教师 协同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静 张恒正
随着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深入,"双师型"教师的社会需求进一步增强,越来越成为职业院校发展的骨干力量,而其专业化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职业院校保持发展活力,必须重视"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培养和建设,多方着手强化队伍建设,推动办学水平的提高,培养高质量人才,擦亮专业品牌。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专业化 职业院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史丽燕 王会霞
建设一支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是满足以实践性和技能性为主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文章在分析我国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双师”教师 队伍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永胜
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概念认知误区、缺乏法律保障、培养力度不够、来源渠道单一、企业参与动力不足、激励政策效应不明显、评价不够科学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法律制度体系、科学设置"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建设"双师型"教师培训保障体系、多元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创新"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敏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十分迅猛,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时至今日,缺乏"双师型"教师已经严重制约高职教育的发展,为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双师型"教师队伍理论体系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实际价值和现实意义。当前,国内外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研究较少,因此,基于一些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数据统计分析,文章尝试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以期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发展提供帮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力 曹雨清
紧跟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新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是保障高职院校教师从业质量、推动高职师资队伍高质量建设的迫切需要和现实诉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立体评价有利于"双师型"教师自我完善、有助于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有益于推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文章提出应遵循以能力为中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维、全过程评价的原则,从师德师风、知识基础、能力素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五个维度,落实"双师型"教师立体评价。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强 卞华 袁晨悦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校企合作、加强教师专业实践、构建专兼职教师团队、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考核激励机制和校企合作等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物流管理 双师 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梦楠
"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对大学教学质量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应用型大学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模糊,教师资源不足,教师应用技术能力有限,教师工作量分配不平衡,学校和企业缺乏合作。应用型大学应完善"双师型"教师相关政策和制度,解决"双师型"教师的编制问题,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制度,以促进"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 “双师型”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晔 盛子强
针对我国职业院校大量教师来自普通本科院校、外聘兼职教师数量不足、企业顶岗实习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不到位等弊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职业院校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在国家主导下建立了国家和省级培训基地,通过项目实施和软硬件建设,积极支持开展"双师型"教师培训工作,初步构建起培训机构多元、培训形式多样、培训类型多种的"双师型"教师培训网络。按照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未来还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积极开发培训资源,完善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的培训形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隋秀梅 高芳 唐敏
在"双高"背景下,分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以及新的建设视角基础上,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为例,介绍其在健全"双师型"团队建设和管理制度,形成保障机制;开展分层分类教师培养工程,打造高水平团队;建立校企校团队建设协作共同体,搭建教师发展创新平台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
“双高”建设 “双师型”教师 三教改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晓华
一、引言现代服务业对会计行业、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会计岗位人才至少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力,能在综合各种信息和知识的基础上,选择合理公允的处理方法;具有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及时学习最新的会计制度和准则;具有搜集、获取、提炼信息的能力;具有组织、协调、沟通的能力等。会计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决定高职会计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玉俊 赵文平 刘燕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是指在完成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基础上,为学校场域之外的科技成果推广、企业技术研发、生产实践指导等方面所提供服务的能力。其主要表现为技术服务能力、培训服务能力和文化服务能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发展需要政策制度层面给予"双师型"教师职责合理定位,学校层面构筑好"双师型"教师社会服务的机制和平台,教师层面不断增强自身的角色和职业认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 社会服务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