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28)
- 2023(10755)
- 2022(8979)
- 2021(8389)
- 2020(6489)
- 2019(14753)
- 2018(14395)
- 2017(25211)
- 2016(14963)
- 2015(17145)
- 2014(17742)
- 2013(16473)
- 2012(15642)
- 2011(14322)
- 2010(15226)
- 2009(13662)
- 2008(12649)
- 2007(11741)
- 2006(10808)
- 2005(10375)
- 学科
- 济(51377)
- 经济(51319)
- 管理(33081)
- 业(32846)
- 中国(30576)
- 融(26041)
- 金融(26040)
- 企(25150)
- 企业(25150)
- 银(24114)
- 银行(24101)
- 行(23501)
- 教育(21896)
- 地方(20572)
- 农(16841)
- 理论(14869)
- 业经(14319)
- 财(14036)
- 制(13633)
- 发(12286)
- 教学(12195)
- 方法(12007)
- 农业(11881)
- 学(11451)
- 中国金融(11087)
- 地方经济(10350)
- 技术(10064)
- 发展(9814)
- 展(9685)
- 数学(9555)
- 机构
- 学院(197584)
- 大学(190755)
- 研究(73006)
- 济(70378)
- 经济(68245)
- 管理(59652)
- 中国(57256)
- 理学(48203)
- 理学院(47463)
- 管理学(46388)
- 管理学院(46010)
- 京(44338)
- 科学(42272)
- 范(38109)
- 师范(37824)
- 所(37564)
- 财(36349)
- 教育(35301)
- 江(35272)
- 中心(34227)
- 研究所(33225)
- 技术(31380)
- 职业(30486)
- 师范大学(30399)
- 北京(30006)
- 州(29606)
- 农(28868)
- 财经(26872)
- 院(26373)
- 经(24062)
- 基金
- 项目(113272)
- 研究(97566)
- 科学(88017)
- 基金(71611)
- 家(59938)
- 国家(59086)
- 社会(55290)
- 教育(53461)
- 社会科(52028)
- 社会科学(52018)
- 省(50217)
- 科学基金(49123)
- 编号(46040)
- 划(42044)
- 成果(40561)
- 课题(37224)
- 基金项目(36190)
- 年(32318)
- 发(31733)
- 资助(29582)
- 重点(27688)
- 规划(26898)
- 自然(26857)
- 性(26695)
- 项目编号(26560)
- 发展(26266)
- 自然科(26156)
- 自然科学(26153)
- 展(25723)
- 自然科学基金(25631)
- 期刊
- 济(91697)
- 经济(91697)
- 研究(75139)
- 教育(66336)
- 中国(60175)
- 融(35284)
- 金融(35284)
- 财(28832)
- 农(28392)
- 技术(24805)
- 学报(24695)
- 管理(23796)
- 科学(22884)
- 职业(20450)
- 大学(20426)
- 农业(18572)
- 学学(17163)
- 业经(16440)
- 经济研究(13714)
- 技术教育(13572)
- 职业技术(13572)
- 职业技术教育(13572)
- 坛(13409)
- 论坛(13409)
- 财经(13314)
- 经(11563)
- 发(11021)
- 问题(10996)
- 图书(10934)
- 业(9557)
共检索到344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青春
新时期高职通识教育教材的开发和出版,要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岗位实际原则,发挥高职院校智力集结、政府部门顺势引导、企业行业实践认证、出版部门主导联合等优势,大胆突破传统通识教材编写制式和束缚,打破以课堂教学实现教育目的和任务的范式,开创性地融入"职业认知+生活教育"内容,增设项目化实践教育环节,引进行业企业专家能手传帮带的经验,以及开辟行业企业职业认知实践课堂等创新元素。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通识教育 生活教育 教材开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芳 刘端海 韦统友
通过护理专业调研及岗位能力分析,确定护理岗位群,并根据地方医疗卫生行业发展和区域护理人才需求来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护理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解,设计"双证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从而形成双证融通课程的新体系,编写及应用"双证书"教材"。实践证明,推行"双证书"制度是高职护理专业改革的必经之路,双证融通教材的开发适合当前毕业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需要,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国锋 黄春阳 糜沛纹 李国帅 李元正
课证融通的课程属于学历证书的一部分,课证融通是书证融通的一环。"课证融通"视野下的课程开发路径,是从"工作场"中选择课程内容:以证书标准与岗位标准工作任务为内容范围,以岗位职业能力与证书职业能力要求为内容深度,以职业素养、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内容维度;根据"学习场"组织内容:以岗位行动领域与证书工作领域为参考,将工作任务集合转换为学习领域,对素养、知识与技能组成的学习任务进行重构以形成学习情境。"课证融通"视野下的课程考核方案采取"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的方式,终结性考核内容为"素养+理论+实操",过程性考核内容为学习情境完成度评价,考核成绩应能相互转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石书臣
近年来,随着国内高校对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问题已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的一个热议话题,甚至出现了一些认识误区,不仅影响了我们对通识教育的探索,也模糊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建设。因此,有必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明确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方明生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将推动"育人为本"理念下的课程创新。推进"人类科学"研究是国际上大学研究的一个动向,与此相关的"人类发展"课程以其学际的、注重实践研究等特点已成为教师与育儿专业人员培养的通识课程。需要深入研究、努力构建注重个案研究与实践研究能力培养的"人类发展"通识课程。
关键词:
人类发展 通识课程 个案与实践研究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亚盛 童红兵 孙志
在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中,构建专业群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书证融通进行新型教材开发是两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基于专业群内各专业不同类型特征,设计了实现纵向复合、横向复合、纵横综合复合的专业群1+XB+n X复合模式,制定了五种书证融通原则并在电子商务专业群、船舶智能制造专业群中进行有效应用,将书证融通落实到职业教育新型教材系统设计与编写工作中,为高质量实施1+X证书制度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书证融通 新型教材 复合模式 职业教育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梁广山
资金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因素和必备条件。办教育必须要拥有一定数额的资金,并使所拥有的资金不断而有效地运转,才能发挥资金的应有作用,保证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研究融通教育资金,对于增大教育资金总量和提高资金利用率,以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向平
通识教育的理念很有吸引力,但将通识教育的理念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却是十分艰难的。文章试图从高职园区资源集约共享的角度,探索高职领域有效开展通识教育的"集约化大平台"模式。这种模式对促进高职院校深入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职园区 通识教育 平台开发 实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路荣平
当前,在高职开展通识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是企业界与学生们的需要。文章以A大学与B学院为例,发现综合性大学与高职院校在开展通识教育的出发点、理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以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方式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由此,作者提出了高职开展通识教育的策略: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通识课程内容;改革现有通识课程教学方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通识教育 通识课程 综合素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常斐
港台高校在实施通识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为大陆高职院校提升通识教育质量提供借鉴。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其应以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为切入点,统筹规划通识课程资源,明确区分通识类课程与专业课程,注重课程质量,采用多种方式实施通识课程考核。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港台高校 通识教育 课程设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华 叶柏森
高职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但要有很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还要有很强的理论应用能力。这样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专业课程开发的准则应是理论与实践并重以及理论与实践融通。具体到专业基础课程的开发上,就是要选取深广的基础性学科内容,注重其专业应用,而在专业主干课程的开发上,就是要采用工作任务框架下理实双线交织的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向平
近年来,高职院校已经不满足于高技能目标下高职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将改革的目光转向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中"素质"提升的层面。高职界关于素质培养的讨论与研究日益增多,特别是在通识教育以及通识类课程建设方面开始了积极的探索。但长期强调专业教育、能力本位的风气延续至今,要创设一种全新的能力与素质并重的职教新模式并非易事,就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及其通识课程改革来说,就面临着诸多困难,改革任重道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杰 邵雯
作为教学改革和教材改革的前沿,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开发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同时存在着缺乏职业性、即时性、互动性、实践性等问题亟待解决。立足“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的核心思想,基于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建立与完善,结合已有政策及文献成果,采用修正德尔菲法,并进一步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终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在内的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评价指标体系,为基于“岗课证赛”融通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评价与诊断提供了依据和可操作性的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