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51)
- 2023(14077)
- 2022(11966)
- 2021(11591)
- 2020(9522)
- 2019(22575)
- 2018(23079)
- 2017(43034)
- 2016(23829)
- 2015(26953)
- 2014(27528)
- 2013(26251)
- 2012(23649)
- 2011(21151)
- 2010(21530)
- 2009(18902)
- 2008(18466)
- 2007(15770)
- 2006(13860)
- 2005(12245)
- 学科
- 济(88221)
- 经济(88119)
- 管理(66213)
- 业(61586)
- 企(52714)
- 企业(52714)
- 方法(42455)
- 数学(37101)
- 数学方法(36374)
- 中国(24045)
- 农(23413)
- 业经(20525)
- 财(20165)
- 技术(19916)
- 理论(19489)
- 学(18643)
- 制(17530)
- 地方(16921)
- 教育(15576)
- 农业(15526)
- 贸(14802)
- 教学(14796)
- 贸易(14793)
- 易(14335)
- 和(14177)
- 体(13168)
- 银(12888)
- 银行(12846)
- 环境(12760)
- 融(12284)
- 机构
- 学院(322920)
- 大学(319665)
- 管理(127324)
- 济(119347)
- 经济(116427)
- 理学(110131)
- 理学院(108908)
- 管理学(106644)
- 管理学院(106044)
- 研究(104706)
- 中国(75982)
- 京(68913)
- 科学(66129)
- 财(54261)
- 所(52271)
- 农(49404)
- 江(48305)
- 业大(48089)
- 研究所(47641)
- 中心(47373)
- 范(45452)
- 师范(45025)
- 北京(44027)
- 财经(42833)
- 技术(42355)
- 州(39633)
- 经(38962)
- 院(38270)
- 农业(38257)
- 师范大学(36142)
- 基金
- 项目(221179)
- 科学(173009)
- 研究(166715)
- 基金(155443)
- 家(134479)
- 国家(133314)
- 科学基金(114844)
- 社会(99597)
- 社会科(94198)
- 社会科学(94169)
- 省(89570)
- 基金项目(82100)
- 教育(81421)
- 自然(74986)
- 划(74836)
- 自然科(73253)
- 自然科学(73239)
- 自然科学基金(71871)
- 编号(71355)
- 资助(65034)
- 成果(58029)
- 课题(50721)
- 重点(50018)
- 部(48159)
- 创(46957)
- 发(46637)
- 创新(43556)
- 项目编号(43418)
- 大学(41910)
- 教育部(41618)
- 期刊
- 济(130157)
- 经济(130157)
- 研究(95061)
- 中国(69871)
- 教育(56514)
- 学报(48892)
- 管理(48541)
- 科学(45149)
- 农(44511)
- 财(40435)
- 大学(37757)
- 技术(37421)
- 学学(34755)
- 农业(31254)
- 融(24447)
- 金融(24447)
- 业经(21602)
- 经济研究(20411)
- 财经(20019)
- 图书(19433)
- 职业(18824)
- 经(17061)
- 科技(16990)
- 业(16696)
- 技术经济(16639)
- 问题(16101)
- 坛(15751)
- 论坛(15751)
- 理论(15465)
- 版(14348)
共检索到475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斌 杨桦 凌晓萍 伍德军 杨小燕 时云峰 杨仁怀 周静 林勇 任毅
本文基于国家示范院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和四川省教改项目,紧密对接成都IT发展"第四极"对高职软件人才的重大需求,以3个调查为基础,开展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双平台—双主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研究,科学运用"概括化理论"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成功探索了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模式,系统推动课程资源、实训基地、教师团队、管理制度配套改革。经过4年改革与应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显著提高,社会认可度也大幅提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文权 曾文英 龙立功
本文根据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针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和实际,提出了软件技术专业以"教学企业"为主基地、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实施异步教学组织形式的校企双主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此模式专业在课程体系、项目资源库、师资队伍、教学企业、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武春岭 龚小勇 唐继勇 何欢 吴焱岷
本文提出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双平台、双核心、双情境"三双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从根本上保障了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培养复合型、发展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所需的必要条件,而且系统地解决了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校企合作、课程设计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三个突出问题,该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突出成效,获得了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极具推广价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洛 古凌岚 汪清明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并实践"三阶段技能递进式"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在高职学生的三年学习期间,将教学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1至4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第5学期培养学生的企业项目开发能力,第6学期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并开发出学习评价方案,加强校企合作和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使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龚小勇 武春岭 唐继勇 何欢 吴焱岷 贺彬恢 张湛 鲁先志 何倩 杨秀杰
针对信息安全行业"政治强、道德高、技术硬"的人才需求,联合百家企业,10年探索实践,建立资源整合平台和社会服务平台"双平台"校企合作机制,开发职业素质核心和职业技能核心"双核心"专业课程体系,营造校内学习情境和校外职业情境"双情境"教学实施环境,首创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双平台、双核心、双情境"人才培养模式。取得9项国家级和17项省部级标志性成果,在校内19个专业应用,全国150所院校推广,得到学生、行业企业和社会广泛认同和高度评价,不仅在信息安全技术专业而且在全国高职教育中具有普遍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淑娟
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根据专业市场调研,确定专业培养学生对应的就业岗位群,依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知识技能分解,通过剖析、分类、整合形成教学内容,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文章从学生职业学习路线图构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个性化学习任务推送、雇主平台建设等方面探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 雇主平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桂玲
阐述了"前店后厂"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教育的适应性,探索了其在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运行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英宾 范国渠
将分段式技能大赛作为集中式技能大赛的补充拓展和优化组合,既对专业教学大有裨益,又可有效促进"教赛"融合和校企人才共育。本文结合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特点,论述了如何在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引入分段式技能大赛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鹏飞 李向阳
随着IT技术及其应用的飞速发展,社会对IT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IT"双创型"人才,成为IT类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文章分析了高职"双创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并据此提出了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托,以"大学生技能培训与创业孵化基地"为平台,培养高职IT"双创型"人才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为其他专业"双创型"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谈慧
首先分析了实行"双证书"制度的利和弊,接着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物流订单班"作为研究个案,详细探讨了该院在实施"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具体措施,最后对实施"双证书"制度后达到的效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物流管理 双证书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友义 刘国生 王晓敏
为适应广东玩具行业和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我院根据市场需要于1997年率先在全国申报设置电子玩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以下简称“玩具专业”),并于1998年开始招生。学院遵循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规律,树立能力本位的思想,对玩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胆探索与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焕玲
通过对企业软件技术岗位人才要求的调研,归纳企业对软件技术人才需求的共性,制定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通用能力课程、核心能力课程和个性能力课程设计课程体系,按模块化实施课程教学,按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组织教学内容,并根据人才市场变化开设特色课程,注重实训,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万群 阳淑 叶少平 熊丙全
本文阐述了园艺技术专业"双能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背景、内涵和运行方式,同时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基地、课外创业小组、科研项目建立等方面介绍了如何保证"双能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健南 邢素萍
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按"工学结合"的理念构建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综合实训体系。其专业课程教学实行"学做合一",每门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均以"案例教学"方式组织教学,课程内容以软件工程项目为载体进行通盘设计,形成项目引导的"学做合一"课程教学体系。通过融合原来的基于单门课程的实习、课程设计而形成综合实训,分阶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吉文丽 程传灵
本文立足于新疆会计与审计行业需求的调研,从模块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特色化的师资队伍、与职业标准对接、强化实践能力等多方面,对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办学经验进行了总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