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79)
2023(11605)
2022(10038)
2021(9776)
2020(8242)
2019(19474)
2018(19502)
2017(37520)
2016(20922)
2015(24078)
2014(24516)
2013(23532)
2012(21260)
2011(19070)
2010(19204)
2009(16715)
2008(16110)
2007(13831)
2006(11823)
2005(10156)
作者
(58369)
(48017)
(47968)
(45727)
(30722)
(23110)
(21804)
(19113)
(18396)
(17280)
(16739)
(16051)
(15228)
(15173)
(14869)
(14631)
(14593)
(14473)
(13731)
(13714)
(12104)
(11981)
(11696)
(11043)
(10856)
(10772)
(10741)
(10673)
(9780)
(9588)
学科
(78224)
经济(78146)
管理(56892)
(52934)
(44654)
企业(44654)
方法(40922)
数学(36118)
数学方法(35425)
中国(20143)
(20038)
理论(17641)
(17174)
(16965)
业经(16760)
地方(15100)
技术(13798)
农业(13377)
教育(13352)
(12784)
贸易(12778)
(12731)
教学(12582)
(12395)
(11815)
环境(11407)
(11268)
财务(11194)
财务管理(11174)
(10978)
机构
学院(288485)
大学(283062)
管理(115203)
(104009)
经济(101483)
理学(100916)
理学院(99805)
管理学(97657)
管理学院(97157)
研究(88769)
中国(62951)
(60361)
科学(57881)
(45452)
(44072)
业大(43880)
(43860)
(41345)
研究所(40582)
中心(40220)
(39669)
师范(39310)
北京(37974)
技术(37793)
财经(37438)
(34328)
农业(34323)
(34066)
(32435)
师范大学(31434)
基金
项目(201825)
科学(157940)
研究(149914)
基金(142571)
(123366)
国家(122311)
科学基金(105704)
社会(89415)
社会科(84552)
社会科学(84527)
(82233)
基金项目(76081)
教育(73627)
自然(70496)
自然科(68910)
自然科学(68898)
(68606)
自然科学基金(67601)
编号(64483)
资助(60487)
成果(51241)
重点(45468)
课题(45379)
(43852)
(42218)
(42112)
创新(39100)
项目编号(38959)
科研(38571)
大学(38107)
期刊
(107533)
经济(107533)
研究(79266)
中国(55119)
教育(46971)
学报(44389)
管理(41422)
科学(40904)
(39126)
大学(33826)
(32874)
学学(31481)
技术(31360)
农业(27903)
业经(18562)
(18522)
金融(18522)
财经(17045)
经济研究(16925)
图书(16503)
职业(16342)
(14523)
(14420)
科技(14320)
技术经济(13826)
理论(13618)
问题(13606)
统计(12992)
(12778)
论坛(12778)
共检索到401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涂刚  蒋道霞  刘华清  
当前高职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目标趋同、定位过时、重理论轻能力、忽视个体差异等问题,提出了基于SKIP2(System.Knowledge.Integration.Process And Skill.Katalyze.Infrastructure.Profes-sion)的高职类软件专业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文权  曾文英  龙立功  
本文根据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针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和实际,提出了软件技术专业以"教学企业"为主基地、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实施异步教学组织形式的校企双主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此模式专业在课程体系、项目资源库、师资队伍、教学企业、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淑娟  
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根据专业市场调研,确定专业培养学生对应的就业岗位群,依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知识技能分解,通过剖析、分类、整合形成教学内容,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文章从学生职业学习路线图构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个性化学习任务推送、雇主平台建设等方面探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桂玲  
阐述了"前店后厂"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教育的适应性,探索了其在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运行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英宾  范国渠  
将分段式技能大赛作为集中式技能大赛的补充拓展和优化组合,既对专业教学大有裨益,又可有效促进"教赛"融合和校企人才共育。本文结合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特点,论述了如何在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引入分段式技能大赛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令秋  秦琼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我国现代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多元化、动态性、实效性与实践性等特征。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出现生源结构混乱、人才培养目标不准确、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探索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和正确定位,以适应工作岗位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文章针对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问题,对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进行了思考,以期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宣国萍  
高职教育必须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正因如此,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职教育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与实践的成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辉作  
高等职业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适应21世纪旅游经济发展需要,要确保培养出具有开拓性、创造性和应变能力的复合型的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就必须分析研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本文主要结合目前高职旅游教育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以培养应用性和适应性相结合人才的原则,构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爱华  张宗国  
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分析是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性工作。在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之后,将学期项目、集成化课程体系和分阶段集中式教学模式,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并在此基础上构建"1+0.5+1+0.5"人才培养新模式,可以通过深化校企合作的方式,有效提升毕业生的社会服务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斌  杨桦  凌晓萍  伍德军  杨小燕  时云峰  杨仁怀  周静  林勇  任毅  
本文基于国家示范院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和四川省教改项目,紧密对接成都IT发展"第四极"对高职软件人才的重大需求,以3个调查为基础,开展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双平台—双主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研究,科学运用"概括化理论"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成功探索了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模式,系统推动课程资源、实训基地、教师团队、管理制度配套改革。经过4年改革与应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显著提高,社会认可度也大幅提升。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洛  汪清明  
印度软件业得以超常规发展的原因,其中一条在于印度探索出了一条培养高水平、实用型软件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形成了一套国际公认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NIIT在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方面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导入印度成功的IT职业教育经验,借鉴如NIIT的培训模式,并将其与我国高职教育相结合,对高职教育有效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有着重大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春娥  
为了增强高职教育适应酒店业发展的能力需求,广东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需以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出发点,结合行业的人才需求,构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广东省酒店业发展背景以及人才需求的调查显示,构建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模式会有效增强专业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洪少华  赫焕丽  
文章分析了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梳理了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的问题,提出应建立科学的培养目标模式,构建"一体化"的培养结构模式,实行产学结合教育模式,构建科学的课程结构模式,以此促进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洛  古凌岚  汪清明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并实践"三阶段技能递进式"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在高职学生的三年学习期间,将教学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1至4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第5学期培养学生的企业项目开发能力,第6学期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并开发出学习评价方案,加强校企合作和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使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亓传伟  任艳斐  
针对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就业现状,文章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采用逆向工程的理念,强调一切以就业为核心的观念,突出职业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坚持校企合作、多模式教学的方针,旨在全面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