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66)
- 2023(9940)
- 2022(8516)
- 2021(8071)
- 2020(7122)
- 2019(16509)
- 2018(15968)
- 2017(30895)
- 2016(17818)
- 2015(20697)
- 2014(21306)
- 2013(20836)
- 2012(19660)
- 2011(17444)
- 2010(17789)
- 2009(15856)
- 2008(16199)
- 2007(14478)
- 2006(12017)
- 2005(10730)
- 学科
- 济(70011)
- 经济(69938)
- 管理(51883)
- 业(49466)
- 企(40409)
- 企业(40409)
- 方法(38615)
- 数学(35086)
- 数学方法(34798)
- 财(32278)
- 中国(19109)
- 农(18537)
- 务(17253)
- 财务(17236)
- 财务管理(17177)
- 企业财务(16466)
- 制(14933)
- 理论(14260)
- 学(13958)
- 地方(13528)
- 财政(13186)
- 贸(12648)
- 贸易(12648)
- 业经(12621)
- 易(12271)
- 农业(11872)
- 银(11321)
- 技术(11306)
- 银行(11289)
- 融(10766)
- 机构
- 学院(252802)
- 大学(247297)
- 济(99962)
- 经济(97796)
- 管理(91611)
- 研究(80450)
- 理学(79264)
- 理学院(78380)
- 管理学(77041)
- 管理学院(76566)
- 中国(59326)
- 财(55708)
- 京(50783)
- 科学(49282)
- 农(43700)
- 所(41571)
- 财经(41131)
- 江(39326)
- 中心(37425)
- 经(37381)
- 研究所(37364)
- 业大(37333)
- 农业(34570)
- 技术(32546)
- 范(32543)
- 师范(32188)
- 经济学(32146)
- 北京(31552)
- 州(30885)
- 财经大学(30352)
- 基金
- 项目(164532)
- 科学(128207)
- 研究(122301)
- 基金(116438)
- 家(100802)
- 国家(99935)
- 科学基金(85237)
- 社会(74348)
- 社会科(70442)
- 社会科学(70421)
- 省(67273)
- 教育(62325)
- 基金项目(61658)
- 划(55836)
- 自然(55038)
- 自然科(53820)
- 自然科学(53801)
- 自然科学基金(52873)
- 编号(51657)
- 资助(49655)
- 成果(42439)
- 重点(38187)
- 部(37906)
- 课题(37470)
- 创(34615)
- 发(34434)
- 性(33472)
- 教育部(32914)
- 创新(32180)
- 科研(32149)
- 期刊
- 济(102960)
- 经济(102960)
- 研究(73176)
- 中国(52790)
- 财(49033)
- 学报(40993)
- 教育(38644)
- 农(37826)
- 科学(34400)
- 大学(30821)
- 管理(30444)
- 学学(29044)
- 技术(25529)
- 农业(25156)
- 融(22384)
- 金融(22384)
- 财经(21735)
- 经(18544)
- 经济研究(17734)
- 业经(15686)
- 职业(15281)
- 问题(14161)
- 业(14059)
- 版(12488)
- 财会(12415)
- 技术经济(12183)
- 统计(12082)
- 会计(12043)
- 贸(11938)
- 理论(11116)
共检索到368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祥碧
将量化指标体系引入到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测度模型中,通过描述统计、主成分分析和数据包分析等方法,对全国12所院校财经类专业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较高,并呈现出持续增强、非均衡分化态势;人才培养的总体效果欠佳,少数学校需警示风险。对此,应高度重视专业内涵建设,认真做好专业人才培养评估,建立健全校际专业联动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聂强 仇大勇
社会对财经类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有别于高职工科类人才,大多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适合工科人才培养,不完全适合财经类人才培养,高职财经教育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素质和能力为本,基于工作岗位开发课程体系,实施探究式教学,以及构建综合培养体系,才能更好地满足财经类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键词:
财经 能力 素质 技能 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世建 饶玉婕
探索以整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教师团队、实训基地等教育资源,以及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将创新思维植入技能训练"的高职新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构架一套合理的财经类高职院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财经类高职 创新思维 人才培养模式 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汤长胜 朱维霞 程佳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诉求下,当前高校的学生培养模式因为人才培养定位"千人一面"、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学生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无法做到以人为本,遵从学生的个性及特点引导其顺利成才。针对存在的几个问题,逐一加以改进,力求探索建立学生分类培养模式。
关键词:
分类培养 课程设置 一二课堂 评价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淑武
目前,"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现实执行过程中较好地解决了高职人才培养和就业衔接的一些问题,但也存在"课""证"分离、学校课程体系及配套教师对"课证融合"的认识不足、教育信息化环境下"课证融合"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力度不够、课证融合中资格考证功利性强而忽略技能水平评价等一系列问题。财经类高职"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应在骨架清晰、体制健全、师生认知透彻、学生的能力和证书相匹配等方面做好设计。
关键词:
财经类高职院校 课证融合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红 梁小婉
高职院校致力于办学模式的探索和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和显著成效,但由于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专业类别差异,财经类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至今尚不成熟。在分析财经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征及改革实践中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财经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财经类高职院校 培养模式 技术技能型人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黎安康
高校财经专业人才培养不仅是教育界的热点话题,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高校财经专业人才培养面临诸多难点与常见问题,尤其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相关各方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解决方案。主要分析了“三全育人”理念的思想内涵,指出了高校财经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在“三全育人”理念下稳步推进财经专业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文涛
我国已成为动漫产品的消费大国,随着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动漫类专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严重紧缺的问题逐步显露。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任务,应从专业设置的基本要求出发,改善高职院校动漫类专业硬件设备落后、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脱节、合格师资匮乏等问题,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动漫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瑞燕 王琦
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设计类学生特点,认为当前高职设计类教育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职业能力不高、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三方面问题,并提出了以下改革途径:聘请企业人员,进行校企合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构双师型教学队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设计类 人才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晓晖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自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启动以来,财经类高职院校结合行业特色,积极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进一步深化现代学徒制,需政府、社会、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与保障,提高企业参与建设积极性;行业协会要不断发展壮大,强化自身育人功能;企业和学校要多措并举,加强"双导师"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谷芳
本文在分析近三年服务业企业招聘信息的基础上认为,财经类高职教育高举职业人文教育大旗,积极探索职业素质和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深入研究与实践服务业通用能力培养,必将为财经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拓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财经类专业 职业素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国军
新时期财经人才应具备的主要能力包括较强的专业能力、良好的管理能力、优秀的职业素养。当前,高职财经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定位不够清晰、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有偏差、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实习实训效果不佳、“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据此,文章提出基于能力提升的高职财经人才培养路径:紧跟行业需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科学调整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突出能力本位;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能力;创新评价体系,开展多元评价;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师资水平。
关键词:
高职 能力提升 财经人才培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祥瑞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国际合作日渐增强,以经济发展互助为核心的各领域联系更加紧密,包括外交、经贸、法律、新闻等。地区间、国家间的合作与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与人才的比拼,培养创新型、复合型财经类专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社会经济平稳过渡是财经类高校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新要求。财经类本科院校应根据教学实际,从创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重构、创业实训与机制保障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财经类高校 人才培养机制 涉外法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敏 刘立新 余湄
在现代金融市场中 ,金融工程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宽广 ,已成为金融业运作的主要趋势。加入WTO后 ,国内外金融业逐步接轨 ,对金融工程方面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本文通过对国外三所知名高校相关专业的分析比较 ,并结合我国财经类高校的具体情况 ,提出了我国财经类院校培养金融工程人才的目标和模式。
关键词:
金融工程人才 财经类大学 培养目标和模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祥瑞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国际合作日渐增强,以经济发展互助为核心的各领域联系更加紧密,包括外交、经贸、法律、新闻等。地区间、国家间的合作与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与人才的比拼,培养创新型、复合型财经类专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社会经济平稳过渡是财经类高校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新要求。财经类本科院校应根据教学实际,从创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重构、创业实训与机制保障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财经类高校 人才培养机制 涉外法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