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02)
2023(6044)
2022(5030)
2021(5061)
2020(4158)
2019(9526)
2018(9538)
2017(16850)
2016(9839)
2015(11346)
2014(11612)
2013(10345)
2012(9638)
2011(8390)
2010(8623)
2009(7691)
2008(7807)
2007(6694)
2006(6047)
2005(5581)
作者
(24555)
(20394)
(20358)
(19916)
(13164)
(9845)
(9577)
(8073)
(7998)
(7514)
(7147)
(6908)
(6570)
(6569)
(6471)
(6314)
(6282)
(6088)
(6003)
(5941)
(5423)
(5018)
(4926)
(4774)
(4746)
(4672)
(4652)
(4526)
(4248)
(4151)
学科
(28140)
经济(28082)
管理(24815)
(20478)
(18742)
企业(18742)
(10172)
中国(10046)
(9466)
方法(9428)
理论(9398)
教学(8938)
(7938)
教育(7936)
(7768)
(7676)
业经(7373)
数学(7279)
数学方法(7026)
体制(6606)
(6597)
银行(6588)
(6361)
(6311)
金融(6311)
技术(5804)
学法(5428)
教学法(5428)
(5111)
财务(5100)
机构
学院(127133)
大学(121072)
(43764)
研究(43274)
经济(42580)
管理(39687)
理学(33278)
理学院(32818)
中国(32224)
管理学(31956)
管理学院(31713)
(26711)
科学(26069)
(24484)
(22183)
师范(21969)
(21902)
技术(21349)
(21058)
职业(20437)
中心(19943)
研究所(19314)
教育(18517)
财经(18101)
(17978)
师范大学(17690)
北京(17159)
(16882)
(16551)
业大(15537)
基金
项目(77779)
研究(64253)
科学(61196)
基金(52268)
(44776)
国家(44280)
科学基金(37663)
社会(36949)
教育(35305)
社会科(34656)
社会科学(34647)
(32423)
编号(29532)
(27651)
基金项目(26938)
成果(25673)
自然(22876)
课题(22694)
自然科(22390)
自然科学(22381)
自然科学基金(21960)
资助(21070)
(19914)
重点(18856)
(17781)
(17481)
项目编号(17459)
(16853)
规划(16789)
(16524)
期刊
(53942)
经济(53942)
研究(43000)
教育(37438)
中国(36023)
(20217)
学报(18850)
(16572)
管理(16440)
科学(16321)
技术(15337)
大学(15101)
学学(13636)
职业(13577)
(13036)
金融(13036)
农业(10716)
财经(9719)
经济研究(8845)
技术教育(8734)
职业技术(8734)
职业技术教育(8734)
(8595)
业经(8091)
(7963)
论坛(7963)
问题(6577)
(6034)
图书(6019)
(5909)
共检索到204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红霞  王彦飞  曾先锋  
高职课程在兼具理性卷入和多因素复杂性的变革实践中,往往较多关注"技术"和"理性"等元素而忽视教师情绪的非理性因素。课程变革是关乎"人"的情感性事业,教师情绪与课程变革实效密切相关。基于教师情绪理论视角,本文以道德文化、制度规范以及专业系统维度为分析框架,采用质性研究范式对A高职院校"课程项目化"改革实然场域中的教师情绪体验及影响因素进行"深描"。研究发现教师情绪是变革情景的自然伴生物,而且在教师评价变革情景与专业身份认同关系张力基础上呈现出动态变化的复杂性样态。高职院校课程变革中的教师关注,其情绪维度亟待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尹弘飚  
教师情绪是课程改革中普遍存在却又颇受忽视的议题,这一悖论现象背后蕴涵着复杂的社会文化根源。目前的教师情绪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取向,即以教师压力与关注为代表的心理-控制取向和199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的建构-诠释取向。要理解教师赋予课程改革的意义,就要对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情绪进行概念重建,增加改革的情绪维度,并且恢复教师情绪的平等地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蒙成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遭遇的关键难题是缺少微观层面催生教育教学活动发生明显改变的现实力量,绝大部分普通教师参与度不足。另外,高职院校对专业群建设的应有理念与路径还相当生疏,普遍套用专业建设的模式。专业群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服务区域产业群的发展,应对接产业群中优势产业产业链上的一组适切的岗位群,拓宽人才培养口径,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化素养与通用能力,扩大学生的学习场域。同时,专业群建设必须对微观层面的组织变革给予充分重视,着力构建专业群共同体。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昕  罗增让  
基于对已有的情绪理论、教育改革与教师情绪以及教师叙事性传记作品的研究,本文探讨了对教育改革中教师情绪具有调节作用的若干因素。研究表明,教师情绪与构成教学工作的结构性条件——脆弱性有关。教师的身份感与自我认知影响着教育改革中教师的行为与应对,同时教师情绪反应受专业背景影响,包括时间维度(年龄、年代、传记)和空间维度(结构和文化工作条件)。另外,教师与其专业背景之间的专业性及有意义互动包含着一个基本的微观政治维因素。情绪反映了这样的事实:与良好教育相关的根深蒂固的信念是教师自我认知的一部分。将改革议程强加于不同的规范信念不仅会引发强烈的情感,而且会引起抵抗或积极尝试影响和改变个人工作条件的微观政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尹弘飚  
本文介绍了“关注阶段”的理论架构与评定方法,回顾并分析了它在美国、比利时、荷兰、香港以及澳大利亚等文化情境中的运用与发展。在我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关注阶段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新课程实施情况,而且有助于这一理论自身的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双鹂  吴聪  
当前,宏观金融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态势,但在经济持续下行的巨大压力下,部分地区微观金融运行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也开始显现,以上饶为例,突出表现为与政策取向、与统计数据相背离的"六个异常现象",不仅加大了金融运行的潜在风险,更进而对地方经济的"U型反转"形成了一定制约,应引起高度关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华民  
评价国有银行组织绩效应把资产收入率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中来,以弥补单一利润指标的缺陷,收入结构的绝对与相对优化都表现出国有银行效率增进趋势。以资产收入率指标描述的产出效率不低于股份商业银行的国有银行,却表现出了偏低的盈利能力,其原因在于经营者的费用规模扩张侵蚀了出资人利润收益空间。因此,要国有银行提高盈利能力,关键在于抑制经营者费用偏好,而利润约束硬化,作为抑制费用偏好的制度条件,又决定了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熊和平  
微观权力观具有普遍性、匿名性、生产性等特征。通过这种权力观透视课程与身体的关系,不难发现:在课程思想史中,学生的身体地位与状态一直在冲突中发生着变化。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课程对他们的身体规训无论在空间上还是时间上都变得越来越隐秘,致使人们不易察觉到微观权力的存在。这给我们的启示在于,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践行知识观转型的同时,理应凸显对学生的身体关怀。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亚婷  刘浩  
教师情绪是教育变革中的关键维度,事关教育变革的阻碍或推进。本文结合情绪地理学采用叙事研究三维空间框架对浙江省新高考改革情境下的高中教师情绪进行探究。研究发现高中教师对新高考改革的消极情绪弥漫于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中,改革场域内各利益相关者相互不理解的状态普遍存在,由此带来的情绪误解会阻碍改革的持续推进。因此,浙江省未来的高考改革必须重视高中教师的"情绪侧面",为教师提供多方面的情绪支持,以实现教师个人叙事与改革叙事的良性互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悠悠  
本文采用2006年至2015年十年的数据,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构建散户和机构投资者情绪变量,并将两类投资者情绪分解为反映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的投资者情绪,通过回归分析、向量自回归、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探究中国资本市场散户和机构投资者情绪的关联性,以及两种投资者情绪对市场收益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散户投资者对机构投资者情绪具有先导性和传导性的影响;反映微观因素的机构投资者情绪具有"智钱效应",而反映微观因素的散户投资者情绪则存在"愚钱效应";反映宏观因素的机构投资者情绪可以起到市场稳定器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操太圣  
在崇尚理性的社会里,无论是作为人的校长或教师,还是作为行动的变革或管理,都凸显了其工具理性的一面,而掩藏了其非理性或情绪化的一面。如今,频繁出现的、两极摆动的各类教育改革项目令人无所适从,不仅挑战着人们的智商,更挑战着人们的情商。因此,管理学校变革中的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在当前两极化改革模式背景下,从情绪的视角关注学校变革的性质,讨论教师的情感体验,进而探讨校长在情绪管理方面的策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婕  樊耘  张旭  
本文以情绪研究为焦点,以员工个体为研究对象,在组织管理层发动计划变革的背景下探究为何相同组织变革情境下员工行为却存在差异。重点研究员工在组织变革中情绪的唤起,以及唤起的情绪对其认知、动机与行为的影响。文章探讨了组织变革唤起员工情绪的过程;被唤起的情绪的效价与强度对变革认知五维度的影响以及不同认知维度对不同动机乃至去动机的影响,进而深刻地揭示员工在组织变革中采取四种不同行为——积极支持、消极支持、积极反抗与消极反抗的心理机制。最后,本文还通过实践中的案例分析对模型观点进行讨论说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