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77)
- 2023(13520)
- 2022(11694)
- 2021(11146)
- 2020(9307)
- 2019(21235)
- 2018(21144)
- 2017(39792)
- 2016(21744)
- 2015(25000)
- 2014(24730)
- 2013(23860)
- 2012(21825)
- 2011(19496)
- 2010(19547)
- 2009(17218)
- 2008(16598)
- 2007(14824)
- 2006(12905)
- 2005(10877)
- 学科
- 济(79579)
- 经济(79504)
- 管理(65847)
- 业(62401)
- 企(53552)
- 企业(53552)
- 方法(35919)
- 数学(30073)
- 数学方法(29706)
- 技术(23729)
- 中国(23039)
- 农(22051)
- 业经(19943)
- 财(18688)
- 理论(17754)
- 地方(17613)
- 学(17222)
- 农业(14967)
- 教育(14039)
- 贸(14013)
- 贸易(14003)
- 技术管理(13997)
- 和(13845)
- 制(13758)
- 易(13598)
- 环境(12511)
- 教学(12343)
- 划(12089)
- 务(11930)
- 银(11879)
- 机构
- 学院(297325)
- 大学(292787)
- 管理(120301)
- 济(109994)
- 经济(107293)
- 理学(103872)
- 理学院(102738)
- 管理学(100997)
- 管理学院(100450)
- 研究(93923)
- 中国(68319)
- 京(63209)
- 科学(59083)
- 财(48871)
- 所(45684)
- 江(44697)
- 农(43606)
- 业大(43485)
- 中心(43428)
- 研究所(41595)
- 范(41213)
- 师范(40863)
- 北京(40000)
- 技术(39242)
- 财经(39044)
- 州(36724)
- 经(35568)
- 院(34699)
- 农业(33670)
- 师范大学(32614)
- 基金
- 项目(205454)
- 科学(161994)
- 研究(156740)
- 基金(144995)
- 家(124934)
- 国家(123829)
- 科学基金(107659)
- 社会(95137)
- 社会科(89919)
- 社会科学(89896)
- 省(83825)
- 基金项目(77923)
- 教育(74781)
- 自然(69530)
- 划(69316)
- 自然科(67940)
- 自然科学(67928)
- 编号(66826)
- 自然科学基金(66716)
- 资助(58289)
- 成果(53496)
- 创(47022)
- 课题(46908)
- 重点(45925)
- 部(44538)
- 发(43897)
- 创新(43056)
- 项目编号(40828)
- 大学(38706)
- 教育部(38531)
- 期刊
- 济(120566)
- 经济(120566)
- 研究(85191)
- 中国(65329)
- 教育(50048)
- 管理(45689)
- 学报(43738)
- 科学(40908)
- 农(39401)
- 财(36025)
- 技术(34000)
- 大学(33590)
- 学学(30765)
- 农业(28015)
- 融(21877)
- 金融(21877)
- 图书(20919)
- 业经(20888)
- 经济研究(18359)
- 财经(18025)
- 科技(17538)
- 职业(17049)
- 坛(15879)
- 论坛(15879)
- 技术经济(15873)
- 经(15366)
- 业(14894)
- 问题(14820)
- 理论(14496)
- 书馆(14200)
共检索到435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淳杰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既是完成学生顶岗实习教学任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也对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实践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在该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建立实训基地建设的有效模式和科学的评价机制,探讨创新建设的新途径,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济惠
文章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的分析,确定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对核心课程建设和实验实训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方案和措施,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高职 计算机网络 专业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学普 邵长文
订单培养模式是典型校企合作的形式之一,网络技术专业订单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可以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实训基地的建设、面向行业的人才培养、校企"双主体"育人以及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高职院校应积极主动寻求适合自己的订单培养模式。
关键词:
订单式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网络技术专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一川 王亚萍
为增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系统性,校企共同开发网络综合教学实训系统,该系统面向专业核心课程提供实训内容,强调以技术理论知识为架构,以技术运用和应用为目标,通过"技能实验-课程实训-专业实战"的进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华鹏 王伟民 何志玲 邸凤英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标准制定是网络专业示范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从现有研究来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标准中的核心内涵指向教学体系,研究者大都关注培养目标、课程建设、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管理等指标。网络技术专业标准框架的系统要素为培养目标与规格、知识体系与内容、培养环境条件、质量评估等,各要素相互支持、相互影响。专业标准框架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注重体现培养规格分类,强调突显办学特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飞跃
在深入分析企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作过程的基础上,明确典型工作任务,如《网络建设》课程中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包括网络需求分析、网络设备选型、网络移交与运行维护等。再将工作任务分解为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和项目。课程实施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各组员明确分工并互换角色,体验工作流程及各环节的具体任务。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董大伟
首先分析了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技术和需求,之后对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模块设计进行了探讨,并针对目前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物流企业 信息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海平 张建 张建辉
抓好课程建设不仅是深化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更是高校自身建设的根本所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建网""管网"和"用网"三大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了符合网络工程生命周期规律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成了一批有特色的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并运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提升了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慧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已成为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基础。教学资源库体系的建设关键是如何解决围绕学校、企业、社会三方的需求设计。本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例,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义、建设思路与体系、网络服务平台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
教学资源 框架体系 资源库 服务平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是山东省首批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该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山东省特色专业,专业团队为省优秀教学团队。2011年该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项建设立项,并于2013年11月通过省部两级验收成为首批验收合格专业。该专业在多年办学积淀中形成了"332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生从"学校人"到"准职业人"的跨越。一、依托济宁市"十二五"发展规划,深入企业调研,校企联手共同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工作岗位与典型工作岗位。二、专业培养定位与行业认证融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明辉 贺平 钟伟成 蒋亚军 郭锡泉 陈长辉
2006年,依据专业特点,从众多课程开发模式中,选择项目课程进行课程改革,构建了以职业为逻辑起点、以能力为核心的项目课程体系,形成了企业策划项目、实施真实工程项目的项目课程特色。2010年后,探寻中高职衔接路径,借鉴"柔性制造"的概念提出了课程柔性衔接的思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构建了基于能力分级和生涯发展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成果成为中英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的中高职衔接典型推广案例,成果运用到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实践中,中职学段的录取分数线远超当地普通高中第一批公费生最低录取分,大大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锡泉 余明辉
本文在分析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的国家职业标准、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的职业资格等级的基础上,对构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职业教育等级,厘清中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设计网络专业中高职课程柔性衔接的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丽婷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变化的过程。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只有紧跟技术进步,及时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调整各种主流技术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比重,与时俱进,才能使专业建设在产业主流技术变化中进退自如,保持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文从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及岗位需求入手,构建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计算机网络技术 课程体系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苏东梅
慕课是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的教学过程,可以为学习者随时随地提供良好的开放式自主学习资源。目前,公开的在线开放式课程大多以理论较强的课程为主,对于高职理实一体课程,由于其专业性与实践性较强,并且对实践环境的依赖性较强,因此要实现在线理实一体开放式课程具有很大的技术难度。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开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在线开放式课程资源,促进高职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