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33)
2023(8283)
2022(6662)
2021(6405)
2020(4536)
2019(10500)
2018(10097)
2017(17082)
2016(9494)
2015(10906)
2014(11040)
2013(10372)
2012(9404)
2011(8501)
2010(8854)
2009(7499)
2008(6866)
2007(6149)
2006(5484)
2005(4641)
作者
(24306)
(20490)
(20347)
(19303)
(12807)
(9635)
(9226)
(7904)
(7725)
(7575)
(6940)
(6936)
(6431)
(6354)
(6318)
(6288)
(6027)
(5816)
(5798)
(5757)
(5259)
(4880)
(4870)
(4848)
(4769)
(4621)
(4579)
(4439)
(4273)
(4148)
学科
(28125)
经济(28085)
(24917)
(24637)
管理(17674)
农业(17123)
中国(12282)
业经(11639)
(10649)
企业(10649)
教学(9218)
工作(8610)
(8535)
地方(8531)
理论(8054)
服务(7947)
教育(7877)
农业经济(7319)
(7112)
(6779)
收入(6632)
方法(6590)
发展(6339)
(6323)
学法(6289)
教学法(6289)
(6136)
贸易(6129)
(6017)
(5617)
机构
学院(126348)
大学(113307)
(40918)
管理(40109)
经济(39394)
研究(38627)
理学(33263)
理学院(32873)
管理学(32140)
管理学院(31902)
中国(29345)
(23820)
(23692)
职业(22967)
科学(22645)
技术(22218)
(21874)
(20251)
师范(20052)
中心(19482)
(19305)
(18162)
(17798)
业大(17648)
农业(16847)
技术学院(16510)
职业技术(16303)
研究所(15786)
师范大学(15345)
北京(14772)
基金
项目(81776)
研究(71350)
科学(62321)
基金(51502)
(42918)
国家(42320)
社会(41571)
社会科(38676)
社会科学(38668)
(37445)
教育(36454)
科学基金(35693)
编号(34944)
成果(29288)
(29004)
基金项目(26933)
课题(25701)
(23633)
(20088)
资助(19233)
项目编号(19168)
重点(18982)
(18774)
规划(18509)
自然(18288)
自然科(17804)
自然科学(17802)
(17669)
自然科学基金(17431)
(17365)
期刊
(57040)
经济(57040)
中国(35995)
研究(34919)
教育(31809)
(29757)
农业(19269)
技术(17319)
学报(17052)
科学(14899)
大学(14574)
职业(14426)
业经(14172)
管理(13845)
(13519)
学学(13182)
(13002)
金融(13002)
图书(11638)
技术教育(9476)
职业技术(9476)
职业技术教育(9476)
农业经济(8852)
书馆(8828)
图书馆(8828)
(8625)
论坛(8625)
农村(8560)
(8560)
(7887)
共检索到198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韦成  易希平  
在脱贫攻坚阶段,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服务乡村发展致力于助推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帮扶和实现技术支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服务理念的重构、服务能力的提升以及服务方式的优化则是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回应乡村发展的应有转变。面对时代的嬗变,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需要认真审视服务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梳理分析技术与人文、单一与全域、专业与产业的关系,并通过淬炼文化“软实力”、提升人技“创新力”、整合产教“匹配度”等举措,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国锋   王丽君  
乡村生态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在耦合逻辑。当前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经济、法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困境,表现为绿色生产方式滞后、环境保护法治不健全以及农村生态文化发展薄弱等。因此,新时代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要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完善农村生态法治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国锋   王丽君  
乡村生态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在耦合逻辑。当前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经济、法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困境,表现为绿色生产方式滞后、环境保护法治不健全以及农村生态文化发展薄弱等。因此,新时代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要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完善农村生态法治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石丹淅  
农村职业教育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本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变量。由于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滞后、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政策系统碎片化、供需结构失衡等主要诱因,使其服务乡村振兴的实效明显不足。新时代,以农为本积极转变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构建农村职业教育联合体;以生为本着力创新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筑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闭合系统;以人为本稳步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整体性治理,促进农村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助于更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石卉  
<正>环境艺术设计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综合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优势,进而对生存环境进行系统优化。这种设计融合了科学与艺术,能够同时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备受关注,环境艺术设计在乡村建设中的应用范围也随之扩大。人们逐渐认识到,要打造舒适、和谐且富有个性的农村人居环境,环境艺术设计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不仅包含经济的进步,也包含文化的振兴,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随着乡村的不断发展,发挥艺术的积极作用不仅能激发乡村地区人们脱贫致富的意念,同时也能充分利用乡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还可以促进乡村产业升级。乡村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部分,其发展与农业生产和农耕文明息息相关,也和乡村发展具有紧密的关联。陈炯、张倚明合著的《艺术振兴乡村》(中国纺织出版社)一书充分诠释了乡村艺术与振兴乡村之间的关系,阐述了艺术设计对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成波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乡村振兴成了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艺术设计与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业,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探讨艺术设计与管理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并分析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性。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案例的分析,本文认为艺术设计与管理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乡村文化的发展,提高乡村经济的竞争力,推动乡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连凯  
校企合作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校企共赢,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校企共建的"手机创意工坊"校内实训基地为平台,将企业项目与学校教学项目有机融合,整合校企双方资源,探索实践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共建共管"合作机制,初步实现校企共赢,促进了艺术设计类专业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裕  韦大宇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文章在探究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内在逻辑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存在专业布局不合理、人才培养支撑力度不够、科技服务能力不强以及职业培训不够匹配等困境,从调整专业布局、创新人才培养、优化科技服务能力和完善职业培训体系等方面提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实现路径,以发挥职业教育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助力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兴成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高职教育的历史使命,是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客观审视自身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准确把握“对上与对下”“内化与外化”“主责与主体”“所需与所能”“当下与长远”等多重关系,通过凸显专业优势、锚定以人为本、强化产业支撑、坚持变革重塑,在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载体、提升服务能级中创新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武  
AI技术与艺术设计的深度融合引发了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特质的变化,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无法完全满足AI时代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需求。高职院校有必要根据产业需求重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对学习者行为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推荐个性化学习路径,打造数据共享平台消除职能部门之间数据沟通的壁垒,探索适应AI时代的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之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钱沉  王瑞敏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对地方文化的挖掘、转译以及表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有着积极意义和影响。通过将传统地方文化融入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提炼出地方文化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实践模型,并以“上山文化”为例,深入分析和提取地方文化元素,得到切实有效的实践路径,更好地将地方文化创新与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学相结合,达到地方文化聚焦传承发展与高职精准培养专业人才的共赢结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升科  曹毅  韩春燕  
在贯彻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和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通过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建设,深化和具体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是提高乡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与效益的有效途径。结合已有研究成本,论述乡村产业学院的内涵及设计隐喻。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存在法律地位不明,产权关系不清,治理效率不高;乡村产业发展滞后及企业数量不足,合作内驱力与选择空间有限;农民思想观念陈旧,学历技能提升兴趣不浓等困境。提出建立政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明确独立法人地位,完善以产权为核心的治理体系;创新培养方式和教学方式;打造产学研创转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完善配套政策和设施,提高入学就读吸引力的路径,以期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轶舫  
推进乡村振兴是国家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部署,而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魂”,为“点亮”农民的精神世界注入了持续动力。然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长期存在,使得乡风文明的建设步伐明显滞后于城市,乡风文明建设面临着基层政府行动逻辑出现偏差、传统规范日渐式微、乡村文化载体作用欠缺等现实困境,因而需要明确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充分发挥乡镇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村规民约以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以文化嵌入作为重要抓手等实践路径,进而为乡村振兴奠定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卫才华   孙钰洁  
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是提升乡村新发展格局、打造乡村文化艺术发展新业态、提振村民乡村振兴信心、追求更高质量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动力和新动能。通过聚焦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与动力,对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和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结合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策略:发掘民间艺术活动,塑造乡村文化产业品牌;激发非遗传承活力,提升乡村经济新增长;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以产业集群助力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以数字经济引领乡村文化产业新质发展,为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