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14)
- 2023(14205)
- 2022(11322)
- 2021(10593)
- 2020(8808)
- 2019(20141)
- 2018(20164)
- 2017(37392)
- 2016(20833)
- 2015(23616)
- 2014(23982)
- 2013(22682)
- 2012(20164)
- 2011(17736)
- 2010(18313)
- 2009(16628)
- 2008(16671)
- 2007(15232)
- 2006(13484)
- 2005(12629)
- 学科
- 济(82881)
- 经济(82763)
- 业(80041)
- 企(78498)
- 企业(78498)
- 管理(73243)
- 方法(36942)
- 数学(28404)
- 数学方法(27784)
- 财(26632)
- 业经(26238)
- 中国(23499)
- 技术(22357)
- 理论(21873)
- 农(21178)
- 务(19521)
- 财务(19452)
- 财务管理(19436)
- 企业财务(18407)
- 制(18085)
- 体(15848)
- 和(15167)
- 学(14732)
- 划(14490)
- 策(14272)
- 农业(14074)
- 教学(13362)
- 贸(12941)
- 贸易(12928)
- 技术管理(12862)
- 机构
- 学院(289432)
- 大学(281787)
- 济(111523)
- 管理(110537)
- 经济(108999)
- 理学(93774)
- 理学院(92831)
- 研究(91793)
- 管理学(90821)
- 管理学院(90291)
- 中国(70373)
- 京(60658)
- 科学(54947)
- 财(53627)
- 江(47748)
- 所(45909)
- 农(43711)
- 中心(42030)
- 财经(41648)
- 研究所(41252)
- 业大(40581)
- 技术(39595)
- 北京(38289)
- 范(37704)
- 经(37689)
- 州(37304)
- 师范(37261)
- 农业(33918)
- 院(33647)
- 经济学(33465)
- 基金
- 项目(186338)
- 科学(147255)
- 研究(141373)
- 基金(131593)
- 家(113791)
- 国家(112725)
- 科学基金(98048)
- 社会(86605)
- 社会科(81878)
- 社会科学(81857)
- 省(77030)
- 教育(69973)
- 基金项目(67865)
- 划(63138)
- 自然(62586)
- 自然科(61323)
- 自然科学(61308)
- 编号(60277)
- 自然科学基金(60230)
- 资助(54443)
- 成果(48929)
- 课题(43293)
- 重点(42588)
- 创(41079)
- 部(40360)
- 发(39246)
- 创新(38087)
- 项目编号(37231)
- 年(35707)
- 性(35407)
- 期刊
- 济(127936)
- 经济(127936)
- 研究(84092)
- 中国(69526)
- 管理(49158)
- 教育(49134)
- 财(46581)
- 学报(42528)
- 农(39898)
- 科学(39830)
- 技术(36096)
- 大学(33570)
- 学学(31124)
- 农业(26827)
- 融(24220)
- 金融(24220)
- 业经(21612)
- 财经(21557)
- 经济研究(20457)
- 职业(18762)
- 经(18744)
- 技术经济(16752)
- 业(16550)
- 问题(15780)
- 坛(14985)
- 论坛(14985)
- 统计(14689)
- 图书(14213)
- 科技(14146)
- 策(14063)
共检索到448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成文
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办专业对于解决在校学生的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以及就业时的学有所归起到积极作用。其中校企双主体管理是合办专业成功的关键,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合办专业成功的基石,专业课程实时改革、教学方法实时更新和企业配置一线资深工程师任教是合办专业成功的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树明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创建"中德工程训练中心"为平台,深化与德资企业的对接,创新"双元制"教育模式,实施"政行企校"四方联动的董事会管理下的专业运行机制,形成基于德国"双元制"的"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嵌入德国职业资格标准的"三模块递进式"的课程体系,并实行"行企校"三方参与的课程质量监控与评价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齐志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深入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专业内涵建设。从通信技术行业主要岗位能力需求出发,完成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通过全程岗位实习,实现学生专业认知、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的稳步提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晓华 黄定明 洪霞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创建"四位一体、突出综合"能力递进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以数控机床维修和生产线安装、调试为专业方向,以技术开发与服务、自主研发实训设备为特色,以全国生产线装调大赛、数控机床维修大赛为推手,以执行岗位规范为考核标准,培养学生职业综合技能与素质。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 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院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伟
"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校企共同全程与全面参与。本文认为师资队伍的"双师"要求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实践教学指导是"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关键,制度、文化和机制建设则是校企长效运行机制建设的保证。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长效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福生 郑艳秋 李黎华 丁云鹏 张养忠 朱厚峰 谭红霞 朱翠艳 宿军迪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针对汽修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校企合作机制不顺、行业能工巧匠引进不畅,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动力不足等问题,以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进行了探索,研究并实际构建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校企一体、教产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包含生产性实训基地、专业课程体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校企一体管理运行机制等丰富内容,实施后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显著提升,走出了一条符合首都行业特点、可持续的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新路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会雅 师建英 门晋喜
职业教育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制约产业技术革新和竞争力提升的核心要素。在普通高等教育背景下,积极有效地推进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相互融合,尝试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综合教学模式。以全面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从培养体系、培养机制、实验室管理和企业实习四个方面,探索新时期通信工程专业移动通信技术人才的培养之路。
关键词:
通信工程专业 移动通信技术人才 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祝木伟 张书 冷士良
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缺乏合作的积极性,本文在对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主要困境,提出构建"园校互动,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针对主要困境,通过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明确高职院校建设科技园的定位、疏通影响政行企校合作育人的障碍因素、增强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对"园校互动、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具体实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小琴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向应用型转变已成趋势,校企协同育人通过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创新途径。文章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告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实践为例,提出"一体两翼"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在人才培养目标、理论实践教学及校企师资培养三个方面展开校企协同育人,以创新思维及能力培养目标为"一体",强调实践领先,对理论与实践教学"两翼"进行深入整合,师资动态互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广告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彭宜佳 闫秦勤
基于酒店行业的特点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三课堂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学生"理论+素质+技能"的一体化发展"。三课堂一体化"即通过加强"第一课堂"专业基础理论教学,创新"第二课堂"形式,提高"第三课堂"职业技能培养成效,积极发挥"三个课堂"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酒店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春梅
文章对国内外高职教育现状分析,按照现代学制的要求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师资培训、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以及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给出高职类机电一体化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建议,使"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对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机电一体化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燕州 罗全珍
以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校企融合的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该学院与通信设备生产企业广泛合作,形成"依托一家、合作十家、服务百家"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成立了中兴通讯电信学院和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混编教师+企业工程师+企业认证讲师的教学团队,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双证融通、就业创业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成效。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师资建设 职业技术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文权 曾文英 龙立功
本文根据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针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和实际,提出了软件技术专业以"教学企业"为主基地、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实施异步教学组织形式的校企双主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此模式专业在课程体系、项目资源库、师资队伍、教学企业、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俊 田丽洁 劳文薇
移动通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基于移动终端岗位能力需求,建立系统化的岗位课程体系,并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要求,以及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将职业资格考证内容融入课程,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获得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同时,以校企深度融合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为基础,探索"2+1"、"2+0.5+0.5"等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志忠
根据楼宇智能化专业领域的现状与发展,分析了智能楼宇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从智能楼宇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实训室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力图从操作层面落实高等职业教育"以人为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创新智能楼宇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职园艺技术专业“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模式的实践与反思——以江苏省职业教育“五年一贯制”为例
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型人才综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江苏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三维协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为例
服务“两个高端”的“三性一体化”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高职动物疫病防控专业群“双元一体化”人才定向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卓越技师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与实践
基于一体化人才目标和工程教育理念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