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51)
- 2023(8043)
- 2022(6768)
- 2021(6304)
- 2020(4681)
- 2019(10883)
- 2018(10520)
- 2017(18869)
- 2016(10853)
- 2015(12546)
- 2014(12787)
- 2013(12150)
- 2012(11814)
- 2011(10732)
- 2010(11100)
- 2009(9473)
- 2008(9207)
- 2007(8496)
- 2006(7803)
- 2005(7381)
- 学科
- 济(44597)
- 经济(44450)
- 管理(23677)
- 业(21709)
- 中国(18810)
- 地方(17493)
- 企(16214)
- 企业(16214)
- 农(15042)
- 业经(13450)
- 理论(12586)
- 方法(10698)
- 农业(10239)
- 教育(9966)
- 地方经济(9711)
- 发(9598)
- 教学(9559)
- 和(8975)
- 银(8519)
- 银行(8511)
- 融(8466)
- 金融(8465)
- 行(8388)
- 制(8367)
- 技术(8026)
- 学(7990)
- 发展(7281)
- 财(7271)
- 展(7252)
- 环境(7087)
- 机构
- 学院(146914)
- 大学(136626)
- 研究(54017)
- 济(53642)
- 经济(52143)
- 管理(47168)
- 中国(40866)
- 理学(38165)
- 理学院(37576)
- 管理学(36830)
- 管理学院(36547)
- 科学(31699)
- 京(31475)
- 所(27686)
- 江(26801)
- 财(26171)
- 范(25235)
- 师范(25007)
- 技术(24753)
- 中心(24594)
- 研究所(24455)
- 职业(24085)
- 农(23587)
- 州(22169)
- 北京(20818)
- 师范大学(19657)
- 院(19331)
- 教育(19174)
- 省(18912)
- 财经(18803)
- 基金
- 项目(87210)
- 研究(74155)
- 科学(67512)
- 基金(55164)
- 家(46218)
- 国家(45608)
- 社会(43917)
- 社会科(40212)
- 社会科学(40200)
- 省(39206)
- 科学基金(38611)
- 教育(38563)
- 编号(34877)
- 划(31409)
- 成果(29298)
- 基金项目(28598)
- 课题(27299)
- 发(25346)
- 年(23915)
- 资助(21990)
- 自然(21059)
- 发展(20872)
- 重点(20820)
- 自然科(20521)
- 自然科学(20519)
- 展(20430)
- 自然科学基金(20142)
- 规划(19899)
- 项目编号(19411)
- 性(19059)
共检索到256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艳丽
高职院校进行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开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调查分析社工职业的岗位群,确定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工作任务应要求的能力素质,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搭建政校社、行校社"双三元"协同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相关利益方参与的全过程质量评估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宇鹏 佘曙初 董海宁
本文认为,高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要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规划,采用通才教育模式,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工作专业 课程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侯国凤 戴香智
调查显示,大多数高职生选择社会工作专业并非主观意愿,部分被访者反映社工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类课程少,且与岗位需求脱离,而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完善社工专业课程设置,其前提是政府要推动多维化的社会工作职业岗位设置,建立完善的社工人才使用机制,而学校则应积极应对社会工作职业需求,加强课程体系与职业工作世界的关联,明确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主导地位,注重学生在课程设置中的能动性,同时吸引用人单位积极参与。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秀维 顾艳阳
课程是任何类型教育的呈现形式,课程开发理念取向、课程的目标取向、课程内容取向直接影响课程的有效性。以职业能力为取向,以学生职业能力成长为目标、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内容的课程开发,是高职课程有效性的基础。
关键词:
课程 理念 目标 内容 取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珍东 张雷红 段启 汪小根
在高职中药专业课程开发中,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工作过程为导向、岗位需求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是关键。高职中药专业毕业生面向的岗位群主要包括中药前处理、中药制剂生产、中药调剂、中药质量检测、中药购销等。基于岗位群及其各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和序化,形成药用基础化学、中医药基础、中药材生产、中药提取与分离、中药饮片生产等12个学习领域,并将企业生产要素引入课程,设计学习情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雷俊霞
随着我国动漫产业的蓬勃发展,动漫人才的培养步伐远远滞后于人才需求,致使高职动漫专业毕业生与动漫企业之间不能有效对接,高职动漫专业课程改革已迫在眉睫。文章详尽阐释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动漫专业课程的改革和实践成效,为高职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高职 动漫 课程改革 工作过程导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洪涛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是高职课程改革的研究重点。基于这种方法,本文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就业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及其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而类聚形成行动领域,按照教学规律整合序化为学习领域,最终形成"方向化、阶段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敏
文章以台湾大同技术学院和长沙民政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为例,对比两所职业院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方面的差异,提出台湾职业院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的经验和启示,包括准确把握行业需求,确定"全人教育"的课程目标;系统设置专业课程模块,兼顾学生共性需求与个性发展;完善课程内容,强化学生专业价值观和实践能力培养;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进程,改革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结合专业和课程的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
关键词:
社会工作专业 课程设置 台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艳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必然。文章首先探讨了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上重讲授轻互动,考核方式单一难以考察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等。进而文章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工作课程教学模式优化的具体策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屈颖 曾艳英
针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的问题,提出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应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根据物流运营管理高技能人才就业调研,进行了对应行动领域的分解,并重构了专业课程体系框架,最后提出了下一步亟待解决的问题—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与重新设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秋滚 陈宇
工作过程导向下的专业课程教学在着力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培养、促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过程是由一个学科体系的解构所表现出来的行动体系重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应确立职业岗位,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及与之相对应的行动领域与职业能力,确定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确定专业核心课程构建体系等,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月 翟晓棠 何勇 牛茂 许在俊 朱雷
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探索基于产教融合和职业实践的专业课程改革为例,针对该新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核心要素不够清晰、能力结构不够合理、课程体系设计与课程内容不适应职业岗位要求、课程实施和评价方式不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难题,剖析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要素,重构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推动了专业实践教学及教学评价、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探索出了一条以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为代表的相关医学专业课程建设的有效路径,实现了生物类相关医学教学体系与物理类相关医学教学体系的结合。对全国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等相关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彧
文章以天津滨海职业学院为例,结合滨海新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际,从多个角度对人才需求进行分析。随后,文章分析了学院物流专业服务能力存在问题及改革思路,并详细论述了课程资源建设的目标、内容、原则、途径及其创新点。通过课程资源建设,紧贴产业发展需求,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将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成为社会认可度高,就业好的龙头专业,最终实现物流专业服务能力的提升。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何卫中
为解决物流实训室设施与设备数量不足的问题,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尝试开展了物流专业课程小班化联合实训。学生动手操作时间有效延长,技能水平明显提升,设备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探讨了如何解决专业课程小班化使实训成本增加、实训室使用不均衡、指导任务加重等问题。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内、协调外,加强实训室管理;内激励、外聘贤,充实师资队伍等措施,提升小班化联合实训的效果。
关键词:
专业课程 小班化实训 联合实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