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6)
2023(520)
2022(509)
2021(526)
2020(404)
2019(1033)
2018(973)
2017(1614)
2016(1138)
2015(1638)
2014(1745)
2013(1315)
2012(1063)
2011(917)
2010(973)
2009(642)
2008(557)
2007(426)
2006(370)
2005(257)
作者
(2195)
(1791)
(1775)
(1736)
(1115)
(862)
(795)
(794)
(752)
(670)
(667)
(625)
(566)
(565)
(562)
(558)
(557)
(551)
(534)
(519)
(514)
(470)
(470)
(470)
(458)
(425)
(421)
(413)
(404)
(400)
学科
教学(3966)
理论(3080)
学法(3044)
教学法(3044)
学理(2840)
学理论(2840)
管理(1578)
学校(1442)
电子(1202)
(1180)
贸易(1180)
(1173)
教育(1144)
网上(1111)
网上贸易(1111)
中国(1054)
技术(999)
高等(957)
职业(859)
(840)
经济(840)
职业技术(824)
技术学校(794)
高等职业(789)
研究(757)
(736)
(593)
企业(593)
改革(585)
(585)
机构
学院(13457)
大学(7873)
职业(7719)
技术(6284)
职业技术(5686)
技术学院(5508)
管理(2829)
(2594)
理学(2236)
(2218)
理学院(2214)
研究(2163)
管理学(2125)
管理学院(2109)
(1984)
教育(1897)
经济(1858)
(1844)
职业学院(1710)
(1631)
师范(1611)
科学(1419)
工程(1313)
科技(1248)
(1190)
浙江(1187)
业大(1158)
中国(1129)
师范大学(1128)
北京(1110)
基金
研究(8514)
项目(7662)
教育(6348)
科学(5596)
编号(5523)
(5238)
课题(4787)
(4604)
成果(3877)
(3786)
高职(3181)
社会(3009)
规划(2976)
基金(2901)
(2834)
(2816)
主持(2795)
主持人(2779)
项目编号(2774)
社会科(2751)
社会科学(2751)
(2744)
(2693)
研究成果(2587)
年度(2578)
(2534)
教学(2518)
培养(2497)
人才(2455)
职业(2421)
期刊
教育(8438)
中国(5409)
职业(5288)
技术(4244)
技术教育(3406)
职业技术(3406)
职业技术教育(3406)
研究(2604)
(2399)
经济(2399)
(2099)
论坛(2099)
职教(1857)
高等(1234)
管理(1072)
成人(1041)
成人教育(1041)
高等教育(933)
(684)
业经(661)
图书(641)
教研(641)
高教(641)
大学(637)
(634)
学报(632)
农业(613)
(612)
商业(587)
经济师(537)
共检索到18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作为  
以协同创新视域审视传统高职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实施"X(电商交叉专业和行业领域专业)+1(电商职业模块)"的培养模式是一个有效路径,在明确高职电商人才"X+1"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内涵基础上,从组织总体功能重定位、组织内部结构重设计和组织动力系统再强化三方面重构协同创新教育载体;从组织联盟建设、体制机制设计、"X+1"分类培养实施和效果评价四个步骤再造人才培养模式的流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一清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实施"工学结合、分布式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构建"双证融通"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是核心环节,同时要改革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以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为保障,全面提高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冰  
结合扩招背景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多年来学界对高等教育模式的探索,本文分析了我国当下高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明确了产学研模式在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可行性,并提出了构建高校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以期培养出更多社会和企业所需求的合格优秀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丽能  袁江军  宋文官  聂华  倪成伟  沈建国  范小青  谈黎虹  李晓阳  裘军民  贾少华  王庆春  商玮  沈凤池  王宏梁  杨志昂  
本成果于2005年1月启动,通过9年的研究、探索与实践主要成果是:创建了1个模型:依据职业能力与素质协同发展理念,研发专业系统综合实践人才培养概念模型,创新性提出毕业综合实践、课程综合实践与系统综合实践的概念体系及理实一体专业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三维系统方法;创建了1个模式:依据概念模型创建电子商务专业系统综合实践人才培养示范模式;创建2个平台:依托中国电子商务之都(杭州)、世界小商品城(义乌)的区域优势,主持学校是世界500强浙江物产集团企业大学的体制优势,面向中高职师生与企业员工的实践教学需要,政行企校协同创新构建了联网创业实践、生产资料电子商务实践2个教学服务平台;创建了3种方式:校企协同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沈凤池  
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使得各种类型的企业对电子商务高职人才的需求显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在立足于培养融信息技术和商业贸易知识与技能为一体的复合型、高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应顺势而为,根据行业发展的趋势设计出适应变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伟  孟申思  王荣  
"2011协同创新中心"具有多学科交叉、多方资源汇聚、改革创新集成的显著特征,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其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首批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是科教融合,典型特征是产学研协同、重大需求牵引和"全景式"特区组建。不同依托高校和不同类型协同创新中心的培养模式有所区别。但在资源大量投入背景下,如何强化人格养成、破解制度制约,并且避免急功近利,真正实现前沿知识嵌入、培养手段创新、实践育人强化、产学研协同等方面的集成创新,依然是协同创新中心面临的重大挑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相芬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高职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影响,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协同创新对高职教育的意义。通过梳理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些不足,提出了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为高职教育明确目标、完善理念、修正不足提供参考,以此满足国际市场对复合型高端人才的需求。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端吕  彭保发  王亚力  熊建新  
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系统协同与全局性变革。协同理论适用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为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结构耦合体系的有效手段。针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需求分析,建立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架构,提出目标定位是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的核心,专业设置是协同创新模式结构的骨架,课程设计是协同创新模式内容的优化,支持保障系统是协同创新模式实现的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玉兰  张学兵  
针对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准、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条件欠缺等问题,基于电子商务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构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其关键环节是明确创业能力目标,开设创业能力培养系列课程,编写创业校本教材,制定学生创业能力考核标准和综合创业实训方案,着重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敏  路正佳  
随着近几年全国大学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文章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进行分析,发现当前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如实训室建设不完善、师资队伍力量不足、实践基地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高职院校要在专业课程设置、评价标准、实训室建设、教师参加专业培训以及带领学生参加创业比赛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进一步改进校企合作机制,以创业型教育理念推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玉峰  叶飞跃  胡洁琼  
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的"2011计划"颁布以来,许多地方高校紧密围绕该计划要求,积极发动高校主体作用,联合政府、其他高校以及企业共同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创新教学改革。文章对协同创新视阈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构建初步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古广灵  
协同创新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重大战略。在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创新的背景下,面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协同创新对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协同创新视阈下,地方高校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协同育人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范新灿  孙湧  徐人凤  李斌  
基于协同创新的办学理念,创建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着眼于"岗位、应用、工程",以"产业主流技术"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搭建"政校企行四方联动平台",引进国际水准的计算机产业技术和知识。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湘黔  周德  林琳  黄麟  
随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不断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成为国防科技军民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适应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是先进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重点任务,也是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培养在教育教学体系、学科专业体系、产学研用对接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必须把培养一大批国防科技创新人才摆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战略位置,构建以国防科工教育教学体系、国防特色学科体系和协同创新科研支撑体系为基础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完善顶层设计、激励机制、评估体系及配套措施,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效益,为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天石  
在信息经济背景下,科技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挑战,协同创新成为科技创新的主旋律。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实践证明,高校作为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在促进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协同创新的重要结合点。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有关产学研研究、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