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12)
- 2023(5272)
- 2022(4493)
- 2021(4193)
- 2020(3594)
- 2019(8037)
- 2018(7844)
- 2017(13115)
- 2016(8452)
- 2015(10053)
- 2014(10524)
- 2013(9513)
- 2012(8946)
- 2011(8068)
- 2010(8321)
- 2009(6988)
- 2008(6717)
- 2007(6346)
- 2006(5511)
- 2005(4885)
- 学科
- 济(20517)
- 经济(20482)
- 管理(18951)
- 业(13728)
- 企(11145)
- 企业(11145)
- 中国(11047)
- 教育(10381)
- 理论(8857)
- 方法(8255)
- 制(8127)
- 学(7806)
- 教学(7179)
- 农(6986)
- 数学(6707)
- 数学方法(6456)
- 财(5994)
- 体(5781)
- 技术(5720)
- 研究(5234)
- 学校(5034)
- 学法(4977)
- 教学法(4977)
- 度(4612)
- 制度(4607)
- 业经(4550)
- 生(4513)
- 学理(4449)
- 学理论(4449)
- 银(4427)
- 机构
- 学院(112604)
- 大学(104873)
- 研究(42869)
- 管理(33188)
- 济(32550)
- 经济(31064)
- 中国(28103)
- 科学(27700)
- 理学(27000)
- 理学院(26601)
- 技术(25825)
- 管理学(25680)
- 管理学院(25493)
- 京(24700)
- 职业(24082)
- 所(23312)
- 农(23156)
- 研究所(21151)
- 江(20816)
- 业大(18803)
- 中心(18408)
- 农业(18369)
- 范(17641)
- 教育(17589)
- 师范(17404)
- 职业技术(17180)
- 技术学院(16946)
- 财(16650)
- 院(16389)
- 州(15909)
- 基金
- 项目(72456)
- 研究(57159)
- 科学(55244)
- 基金(45849)
- 家(41330)
- 国家(40910)
- 教育(32851)
- 科学基金(32817)
- 省(32720)
- 社会(29211)
- 划(28498)
- 编号(27738)
- 社会科(27300)
- 社会科学(27292)
- 课题(22949)
- 基金项目(22902)
- 成果(22553)
- 自然(21642)
- 自然科(21116)
- 自然科学(21097)
- 自然科学基金(20659)
- 资助(19863)
- 年(19361)
- 重点(18092)
- 发(16358)
- 部(15832)
- 项目编号(15395)
- 规划(15301)
- 创(14865)
- 性(14419)
共检索到181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陆红
基于高职生职业倾向测评基础上的个性化就业指导,作为就业特色工作项目,将职业测评理论和技术与高职生就业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实现就业指导的个性化,提高就业指导的科学化。本文阐述了职业测评体系的形成,重点论述了体系构成要素、体系结构等,描述了高职生职业倾向测评实施方法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职业倾向测评 测评体系 实施方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朝川 石爱民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体系是指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保障高职学生具备预期的职业能力目标,保障人才培养符合行业标准、学校标准、企业标准,由学校、行业、企业联合组成测评团队于每学年根据学生应当掌握的职业能力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能力测验与评价的体系。这种测评体系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够符合"三个标准"、发挥"四个自主"、"四个保障"和"四把标尺"的作用。但作为一种考评体系,如何发挥其公平性、科学性仍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
职业能力测评 “四个自主” “四个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学文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过程中,构建了"三通一专"能力测评体系,注重培养结果的监控评价。"三通一专"能力测评是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进行测量和评价。其总体思路是"通专兼顾、打包教学、能力测评、三向挂钩"。通过对"三通一专"能力的测试,将测试结果与执教教师课酬挂钩,与学生所在系部教学质量评价挂钩,与学生毕业资格挂钩,从而促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卉 石丽艳
高职生品德测评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现象轻本质、重个体轻联系等问题,影响德育效果。因此,创新高职生品德测评方法应采用多因素四级赋分平均点评法;集合各种已成型德育评价方法的优点,设计精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高职生 品德测评 评价方法 高职院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坤 唐辉
职业决策延迟是指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出现职业选择的推迟或拖延行为,该行为很可能会使得个体丢失良好的工作机会。研究探讨了最大化决策倾向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决策延迟的影响。首先进行最大化倾向及后悔倾向量表的中文修订,在此基础上取样于实际的高职生求职群体,从态度和行为两个层面证明了最大化倾向对高职生职业决策延迟的影响,并验证了后悔倾向在其中的部分中介作用。研究为理解高职生职业决策延迟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职业咨询提供了心理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树根
对于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由来已久,经过长久的发展,其应用领域已经扩张到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本文将以时间管理倾向为研究切入点,目的在于对高职生时间管理倾向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进行系统的研究,挖掘两者之间的联系,以期提出具体的实践措施来促进高职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达到理论运用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目的。而本文的研究结果也充分证明:对时间监控观、个人取向的时间价值感以及时间管理效能的提高能够预测并且提升高职生的学业成绩。
关键词:
高职生 学业成绩 时间管理倾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冬梅 裴宏森
本文围绕科技人才职业测评体系的职业价值观、职业人格、职业潜能和职业兴趣四个素质要素进行研究和论述,提出了构建科技人才职业测评四要素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
科技人才 职业测评 职业测评指标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新安
文章在厘清职业基本素养概念以及职业基本素养评价意义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高职生职业基本素养评价体系建构过程所要处理的评价原则、评价方法、评价特点以及测评内容。
关键词:
高职 职业基本素养 评价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梁正席 岳文喜 杨文清
高职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与高职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职业素质越高,就业和职业发展就越好,根据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当前绝大部分高职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但在其他职业素质方面,确存在许多缺失,而弥补这些缺失仅通过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我们必须探索拓展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方法和途径,研究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拓展体系的构建。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使高职教育更好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关键词:
职业素质 拓展 体系 研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浩岚
实施教育质量评价是促进教育质量管理规范化,切实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利用对45所高职院校现行教育质量测评调查所获取的数据分析发现,现阶段高职教育质量测评体系存在测评工作形式主义、指标体系设计不尽合理、评价结果不够客观、评价反馈缺位等弊端。其未来改革方向是: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实现评价指标多样化,寻求新的评价模式,实现多种评价方法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育质量 测评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小惠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能力,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从而促进高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阐述了高职生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讨论了高职院校学生能力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能力 评价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严亚
高职学生广告策划实训体系的构建必须来源于职业能力体系。职业能力体系的生成,必须与行业岗位技能标准密切相关。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为职业能力体系的生成奠定了现实的理论基础,工作过程知识进而为职业能力体系与行业岗位核心技能标准的衔接提供了现实依据。基于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广告策划职业能力体系生成思路可推动实现高职学生在读期间系统掌握岗位核心技能的目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娟娟 张学明 王立群
2018年6月,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面向我国英语学习者的首个英语能力测评标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正式实施,为我国英语教学和测评提供了权威、统一的标准。科学、合理、精准、有效的测评能够帮助检查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进行增减、调整和提升。《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实施对教师测评素养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测评素养体系建设也因此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学良 冉华 王晴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不仅提出了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还指出了"一地一案、分区推进"的实施路径。因而,制定符合区域发展需求的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与推动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以苏南地区为例,分析了区域教育现代化教育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研制的现实基础与设计思路,构建了区域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施评策略。
关键词:
区域 教育现代化 监测评价 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