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36)
- 2023(2376)
- 2022(2255)
- 2021(2293)
- 2020(2002)
- 2019(4427)
- 2018(4156)
- 2017(7572)
- 2016(4640)
- 2015(5778)
- 2014(5935)
- 2013(5511)
- 2012(5166)
- 2011(4645)
- 2010(4765)
- 2009(3984)
- 2008(3730)
- 2007(3505)
- 2006(3157)
- 2005(2581)
- 学科
- 济(12786)
- 经济(12649)
- 管理(10216)
- 业(10210)
- 企(9422)
- 企业(9422)
- 理论(7622)
- 教育(7546)
- 方法(6399)
- 农(5974)
- 中国(5570)
- 业经(5012)
- 教学(4936)
- 和(4714)
- 制(4526)
- 研究(4511)
- 技术(4459)
- 生(4143)
- 社会(3761)
- 农业(3604)
- 研究生(3573)
- 学校(3360)
- 数学(3313)
- 财(3297)
- 学法(3295)
- 教学法(3295)
- 数学方法(3236)
- 经济理论(3231)
- 企业经济(3230)
- 度(3123)
- 机构
- 学院(63496)
- 大学(57565)
- 研究(21361)
- 管理(21190)
- 济(19674)
- 经济(18898)
- 理学(17924)
- 理学院(17678)
- 管理学(17229)
- 管理学院(17117)
- 职业(14790)
- 技术(13757)
- 中国(13321)
- 京(12974)
- 科学(12007)
- 江(11756)
- 技术学院(10955)
- 职业技术(10883)
- 农(10431)
- 所(10221)
- 范(10060)
- 师范(9979)
- 中心(9723)
- 财(9470)
- 教育(9293)
- 州(9231)
- 研究所(9020)
- 业大(8680)
- 北京(8228)
- 师范大学(7922)
- 基金
- 项目(40824)
- 研究(35825)
- 科学(32365)
- 基金(26300)
- 家(21834)
- 国家(21501)
- 社会(21240)
- 教育(21140)
- 省(19120)
- 社会科(18583)
- 社会科学(18574)
- 科学基金(18479)
- 编号(18085)
- 划(15360)
- 成果(14892)
- 课题(14206)
- 基金项目(13886)
- 年(12071)
- 自然(10845)
- 自然科(10608)
- 自然科学(10604)
- 资助(10515)
- 自然科学基金(10433)
- 规划(10023)
- 重点(9906)
- 性(9595)
- 部(9574)
- 项目编号(9540)
- 创(9180)
- 发(8686)
共检索到99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志刚 梁晨露
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职毕业生从大学校园环境直接进入社会环境,能否顺利完成从"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过渡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涉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问题。为充分了解高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笔者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38份;其中男生296人,女生142人,回收率达87.6%。结果显示,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但是要想跟上产业升级步伐,须进一步提升自身办学水平。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现状社会交往能力在"工作(学习)之外经常参加的社会活动"调查结果显示:10.6...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尚亚飞
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经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形成6因子43道题的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量表,使用该量表对珠三角地区8所高职院校的8 27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编制珠三角地区常模,并对珠三角某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初步应用,效果良好,该量表和常模可以作为评价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参考标准。
关键词:
高职学生 社会适应能力 因素分析 常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颖 谷云香
文章基于对辽宁水利职业学院的个案研究,对高职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在职业适应能力方面对职业规划有所认识,但职业规划能力欠缺;对职业适应有所了解,但适应能力不强。对此,提出将职业生涯教育作为提高高职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突破点,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促进高职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助推剂,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作为提升高职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保障,将校企合作作为加强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培养的平台。
关键词:
高职生 职业适应能力 培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邓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理念不断完善,健康教育的思想逐步的渗透到高职院校当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由于高职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当中受到父母的溺爱,导致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不利于学生在今后社会生活中进行成长和发展。教师要通过健身,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以健身视角对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健身视角 高职院校 学生 社会适应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大勇
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基础教育和社会的原因,也有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原因。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差,在求职就业中突出反映在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急功近利、依赖心理重、经验缺乏等,导致完成从学生到职员的社会角色转变期较长。因而,要不断深化高校育人体制改革,科学地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广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良性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原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能否顺利进入社会,并很好适应社会的能力。当代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参差不齐,状况不容乐观。探讨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依据社会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探索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培养策略,对大学生更好完成"后毕业"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实践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奎之 李祯
视残儿童将来能否平等参与社会,关键在于他们社会适应能力的高 低。视残是不可逆的,但社会适应能力之不足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与培养 获得补偿的。本文就视残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 了认真分析,并针对目前学校教育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方法及途径。
关键词:
视残儿童 社会适应能力 发展 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振华 杨武成 李宝玺
文章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必要性、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内容、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方式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积极意义四个方面阐释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教育,认为其在人的成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在社会与大学生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使得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不断地完善自我。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适应能力 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自龙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关系到社会和谐发展与学生个人发展。社会转型期,部分大学生产生了学习、工作、心理、人际交往等各种社会不适应问题。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需要树立适应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培养观念,完善以学生为本的适应能力培养机制,实施他教与自教相统一的适应能力培养模式,运用多样而可行的适应能力培养方法。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 大学生 社会适应能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柴江
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经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影响,特殊家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心理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文献分析框架建构的基础上,从一般适应能力、人际适应、心理能量储备三个方面,对特殊家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发现,已有文献对特殊家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负面描述居多。建议:后续研究应关注社会适应能力的理论研究;在研究对象的范围上应有所拓展;研究方法可多样化,利用叙事研究、行动研究、个案研究过程性的特点;特殊家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应避免先入为主的观念。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宋之帅 尚广海 王震
在对安徽省6所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调研的基础上,阐述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总体状况,从性别、生源地、学科、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四个维度对当前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差异化对比分析。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职业技能,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等方面论述就业创业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影响,通过深化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就业指导、重视基地建设、加强联合培养等途径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韦小满 王培梅
本文阐述了社会适应能力研究的意义。对国内外几种主要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定义和结构理论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自己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在对社会适应能力理论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弱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评估原则及方法
关键词:
弱智学生 社会适应能力 评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欧阳忠明 黄慧 王燕子
职业生涯适应能力被众多研究者视为重要的、必备的软技能,是个体获取适合的工作、提升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15个月的纵向跟踪对比研究,探讨高职毕业生职业生涯适应能力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相对于控制组,培训组成员将在培训3个月后提升职业生涯适应能力;相对于控制组,培训组成员将在就业1年后呈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状态。为此,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相关的措施,例如,培育学生的未来时间洞察力,提升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决策能力,提升探索自我和未来场景的能力,以及培育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从整体上提升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生涯适应能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吕守军 孙健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目的在于实现城乡居民疾病负担的互助共济、缩小城乡居民健康差异、改善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本文采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使用OLS回归模型分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中老年人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进行稳健性检验,使用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运用渠道分析法分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渠道。研究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显著促进了中老年人的社会交往,但是对中老年人学习和适应能力、社会支持能力的影响均不显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显著促进了中年人的社会交往,而对老年人社会交往的影响不显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城镇中老年人社会交往有显著的影响,而对农村中老年人社会交往的影响不显著;医疗服务利用、体育锻炼和定期体检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影响中老年人社会交往的渠道。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金花 郝如嫣
实习支教是提高师范生职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不同师范生在此过程中职业适应能力的提升程度不同,对此,以忻州师范学院大学生为对象,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分析显示,影响师范生职业适应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准备阶段中的个人认知、师范院校的动员与培训;实践过程中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知识结构、工作规划和经验,实习带队教师的指导和学校的关怀,当地对实习支教生的态度及其基础教育状况;后期阶段中的实习支教效果评估和返校后理论学习与实践。对此,建议师范生完善知识结构,加强实践锻炼,提高职业技能;师范院校做好动员和培训,规范导师制度,完善奖惩机制;受援学校更新教学理念,提供学习平台,合理安排支教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