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29)
2023(12941)
2022(10966)
2021(10229)
2020(8622)
2019(19964)
2018(19775)
2017(38067)
2016(20939)
2015(23737)
2014(23984)
2013(23393)
2012(21196)
2011(18852)
2010(18847)
2009(16855)
2008(16202)
2007(14246)
2006(12627)
2005(10984)
作者
(59270)
(48800)
(48404)
(46370)
(31091)
(23456)
(22064)
(19285)
(18796)
(17510)
(16705)
(16470)
(15518)
(15419)
(15172)
(14876)
(14597)
(14479)
(14090)
(13884)
(12163)
(12058)
(11803)
(11235)
(11003)
(10925)
(10866)
(10793)
(9826)
(9625)
学科
(80810)
经济(80628)
管理(56769)
(53539)
(45222)
企业(45222)
方法(35902)
数学(29408)
数学方法(29033)
中国(24326)
(23309)
业经(20240)
(19094)
(18374)
理论(17366)
地方(17022)
(15221)
农业(15217)
(14556)
教育(13791)
技术(13621)
(12775)
贸易(12766)
(12355)
环境(11769)
(11679)
财务(11609)
财务管理(11591)
(11473)
银行(11427)
机构
学院(289686)
大学(287230)
管理(113213)
(108547)
经济(105880)
理学(98158)
理学院(97065)
研究(95932)
管理学(95164)
管理学院(94654)
中国(69250)
(62383)
科学(60508)
(49531)
(47899)
(45447)
研究所(43617)
(43003)
中心(42947)
业大(42929)
(40122)
师范(39781)
财经(39678)
北京(39514)
(36068)
技术(35700)
(35295)
农业(35227)
(34897)
师范大学(32145)
基金
项目(199481)
科学(156751)
研究(149776)
基金(142347)
(123199)
国家(122096)
科学基金(105018)
社会(92647)
社会科(86811)
社会科学(86784)
(79655)
基金项目(75739)
教育(70814)
自然(67755)
(66477)
自然科(66186)
自然科学(66170)
自然科学基金(64941)
编号(63583)
资助(57927)
成果(51800)
重点(44904)
课题(44589)
(43428)
(42312)
(41372)
项目编号(38602)
创新(38291)
科研(37829)
教育部(37411)
期刊
(121096)
经济(121096)
研究(85811)
中国(60850)
学报(46264)
教育(44240)
科学(42421)
(42234)
管理(41432)
(36620)
大学(35430)
学学(32702)
农业(29388)
技术(27963)
(22526)
金融(22526)
业经(19494)
财经(18957)
经济研究(18717)
图书(17527)
(16086)
问题(15600)
(14898)
科技(14123)
理论(14022)
职业(14016)
(13547)
技术经济(13159)
(13000)
论坛(13000)
共检索到423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甜芳  杨莉萍  
为探索高职生社会支持的特点,采用质化研究方法,对抽取的7名高职生各进行了一次约2小时的深度访谈。研究结果的描述型、解释型、评价型和推广型效度均得到检验。研究发现,家庭是高职生占第一位的支持源,同伴的情感与陪伴支持是对家庭支持的一个补充,与教师支持(较为匮乏)构成高职生的社会支持系统。高职生社会支持的平衡与非平衡特点共存,提供支持具有增益作用,获得支持具有消极作用,这启示我们,在鼓励高职生积极提供支持的同时,要识别社会支持所隐含的施惠者上位、受惠者下位的价值推崇,要认识到受惠者及其所处的情境之于施惠者及其支持的关键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莉萍  刘甜芳  
采用问卷调查法,基于和本科生的比较,分析高职生社会支持的特点,结果发现,高职生的获得支持和提供支持均显著低于本科生;其社会支持的平衡度较低,且获得支持低于提供支持;平衡度在社会关系和关系类型两个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在给予高职生社会支持的同时应注意他们同样也是社会支持的提供者,以此唤起高职生的回报意识,激发他们的提供行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甜芳  杨莉萍  
以280名高职生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高职生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结果发现,高职生在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之间表现为失衡关系且提供支持大于获得支持;二者的平衡性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和支持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说明社会关系和支持类型是平衡性的相关影响因素;恩惠感和欠负感是获得支持作用于提供支持的影响因素,而代价损耗是提供支持作用于获得支持的影响因素。因此,要根据高职生社会支持的特点以及他们的需要为该群体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晓虹   张婷婷   李天硕  
[目的/意义]探究社会支持与大学生数字成瘾的关系,对于有效预防和干预大学生数字成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有关两者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问题。[方法/过程]运用元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国内外51篇相关实证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异质性检验、亚组分析和元回归分析,探索导致各研究间存在差异的原因,从而检验调节变量的影响。[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与大学生数字成瘾呈中等程度的显著负相关,其中主观支持和家庭支持对数字成瘾的大学生干预效果最佳;社会支持测量工具和学历层次显著调节社会支持与大学生数字成瘾的关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玲珑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盐城市238名离异家庭高职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社会支持对于增益其主观幸福感的作用,并作出相应的分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郑刚强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为依据,研究高职高专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目标取向,社会支持对其择业效能感的影响,以期揭示影响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心理因素,为指导广大高职高专生就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汪明帅  夏田豪  
本研究以质性研究中的个案研究,对个案校长就"如何认识办学理念""如何对办学理念进行提炼""如何实践办学理念的过程中予以贯彻与修正"等有关办学理念"诞生"问题展开深度访谈。从个案出发,围绕办学理念的"诞生"这一话题,尤为需要关注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注重对校长生活史的挖掘,彰显具体学校的特性,在办学实践中对办学理念予以贯彻与修正。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肖雯  侯金芹  
为探讨高职生情绪智力与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中文版情绪智力量表(EI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中文网络成瘾量表的修订版(CIAS—R)对680名高职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高职生网络成瘾的比例为10%,网络成瘾和社会支持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网络成瘾水平显著高于女生,社会支持水平显著低于女生;(2)高职生情绪智力与网络成瘾显著负相关,高职生情绪智力和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高职生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显著负相关;(3)女生的社会支持在情绪智力和网络成瘾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仲懿  陈骁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求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就动机和社会支持是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然而,在高职生群体中,这3者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使用问卷调查法,结合调节效应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高职生成就目标、社会支持以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3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城市高职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农村高职生。高职生的成就目标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成就目标以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调节效应分析表明,社会支持对高职生成就目标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蒋常香  程慧丽  
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公认的社会焦点,而主观幸福感是反映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心理指标。通过对高职贫困生主观幸福感与影响因素社会支持、成就动机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显示高职贫困生支持源越广泛,支持利用度越高,幸福感程度越高;追求成功的动机越强,内驱力越大,幸福感越高;避免失败的动机越高,行动力不足,幸福感水平就越低。高职贫困生社会支持、成就动机对高职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综合影响研究,显示支持总分、避免失败的动机、追求成功的动机依次进入回归方程,对高职贫困生主观幸福感将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可较好地调节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促进贫困生生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新萍  李昆益  
基于社会需求视角对高职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内涵的界定,选择工科类专业高职毕业生和用人企业为调查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提炼出以社会环境适应度、职业精神支撑度、职业规划发展度、企业环境融合度和工作岗位胜任度五个维度的高职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五度模型结构,为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继燕  
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考验。文章通过对重庆市427名即将毕业的大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求助态度和社会支持现状,分析心理求助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以及对学生就业的影响,提出了建构完善毕业生社会支持系统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 芹  
时移则世异,世异则事异。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对社会成员的素质要求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这就要求教育者要经常梳理社会生活需要的素质,以提高教育的社会适用性,从而提高教育质量。文章梳理出了高职生满足生存需要的素质和较高层次的生活乃至社会成功需要的素质及高职生接受范围内的素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元涛   章婧  
交流轮岗教师适应新工作场景的过程实际上是其社会表征的重构过程,历经锚定、具体化、自然化以及整合创生等社会心理机制。以社会表征理论为框架,通过质性研究将交流轮岗教师文化冲突与调适的内隐过程呈现出来,有助于引导交流轮岗教师将新环境中的信息、规范和教学方法与自身的原有理念、经验和知识相整合,加深对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内化,构建富有持续创生意义的新认知结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田若飞  
在学校日常的课程与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否获得丰富的情感和认知体验,积极地发展自我同一性,是影响学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然而,针对S市甲乙两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学生研究发现,两校课程文化在本质上趋同化,学生幸福感学校差异主要源自学校的区域排名而不是课程文化。这说明,课程改革还有待于触及学校教育的实质,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与完善应当构成学校课程文化的价值核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