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83)
2023(5031)
2022(4159)
2021(4072)
2020(3097)
2019(7165)
2018(7204)
2017(11756)
2016(7567)
2015(8714)
2014(9291)
2013(8168)
2012(7555)
2011(6754)
2010(7228)
2009(5948)
2008(6078)
2007(5534)
2006(4954)
2005(4566)
作者
(19947)
(16236)
(16173)
(15766)
(10394)
(7964)
(7627)
(6432)
(6351)
(6312)
(5673)
(5555)
(5449)
(5280)
(5215)
(5210)
(5164)
(4831)
(4741)
(4717)
(4395)
(4246)
(4179)
(3935)
(3878)
(3863)
(3731)
(3706)
(3475)
(3371)
学科
管理(19105)
(18138)
经济(18113)
(12232)
教学(9798)
(9703)
企业(9703)
理论(9459)
教育(8859)
环境(7890)
(7617)
中国(7551)
学法(6748)
教学法(6748)
(6657)
学理(5769)
学理论(5769)
生态(5528)
业经(5147)
农业(4988)
地方(4917)
(4855)
(4837)
(4705)
方法(4587)
(4390)
学校(4386)
技术(4296)
(3963)
资源(3955)
机构
学院(96245)
大学(86194)
研究(30817)
管理(26695)
(25936)
经济(24800)
中国(22933)
职业(21113)
理学(20986)
理学院(20646)
技术(20547)
科学(20490)
(20021)
管理学(20010)
管理学院(19849)
(18805)
(16664)
师范(16491)
(16115)
(15581)
技术学院(15410)
职业技术(15236)
(14980)
中心(14623)
研究所(14229)
(14223)
北京(13143)
业大(13115)
教育(12746)
师范大学(12568)
基金
项目(56830)
研究(49585)
科学(42217)
基金(33065)
(28088)
教育(27938)
国家(27717)
(27259)
编号(25241)
社会(24821)
社会科(23023)
社会科学(23018)
科学基金(22682)
(21761)
成果(20890)
课题(19981)
(18176)
基金项目(17231)
重点(14291)
规划(13719)
资助(13649)
项目编号(13585)
自然(13202)
(13050)
(12820)
自然科(12716)
自然科学(12714)
自然科学基金(12439)
(12139)
(12116)
期刊
(37733)
经济(37733)
教育(33103)
中国(29922)
研究(28470)
学报(14691)
职业(14580)
技术(14458)
(13942)
(12431)
科学(11359)
大学(11001)
管理(10395)
学学(9569)
农业(9563)
技术教育(9475)
职业技术(9475)
职业技术教育(9475)
图书(8310)
(7987)
金融(7987)
(7558)
论坛(7558)
业经(7009)
书馆(6248)
图书馆(6248)
(5531)
资源(5324)
(5240)
职教(4760)
共检索到158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心婳  梁泉生  沈林  
当前高职生中生态文明观意识淡薄,"知行背离"现象严重,生态道德失范的案例时有发生。学生态文明观的培养是高职生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职院校育人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通过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在培养高职生生态文明观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文  郭起华  
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的思想精髓,与当代构建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背景下的高职教育体系相结合,积极打造以"和为生、行为态"理念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校园,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围绕着自然生态优美、管理生态高效、人文生态厚重、服务生态高远四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燕兰  
从高职与本科联合培养专业的选择、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运行与管理机制的建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几方面总结了具体做法,希望对同类院校提供实践的借鉴和参考,促进各地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金莲  
高职院校学生主动意识不足主要表现在学习和思想道德修养两个方面。培养高职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思想道德修养意识,需做到理论灌输和实践体验相结合,教学模式改革与职业规划教育相结合,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搭建学生展示个性、能力的平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叶鉴铭  张赵根  陈加明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杭职院)以全新的创业教育理念为引领,坚持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全员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构建了"创业通识教育+专门化教育+SYB创业培训+模拟公司实训+创业园实践"的渐进式创业教育体系,并通过区校共建创业实践平台、制订创业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和建立创业"护犊机制"等措施,在培养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志红  
本文认为,能力培养是高职教学的核心工作。开发实用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思路,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强化技能训练,建立技能考核制度,是实现应用型园艺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苏林  马云峰  周丙洋  朱璋龙  徐汉文  朱光明  李晶  桂海进  王友明  王靖  赵永胜  
为培养高素质商科职业人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以"基础素能+核心素能+素能拓展""3"模块课程体系为载体,以第一课堂(课程教学),第二课堂(校园课外活动、校内职业技能大赛),第三课堂(实习、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3"课堂为平台,以道德素质、身心素质、人文素质、职业素质"4"育为核心,以课程考核、职业考证、素质学分认证"3"考质量评价为保障的高职商科人才"3343"培养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于永芳  刘常青  徐兴林  
青岛黄海职业学院依靠"双师型"教师,面向市场,突出技能培养,办出了学院特色。文章着重从依托行业优势,"走出去";吸纳企业精英,"引进来";立足实际,拓展培养渠道等方面,探讨了高职教育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昭  
本文进一步探讨了高职院校走产学研结合办学道路的必要性,着重介绍了学校升格为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来,在产学合作、校办产业、校企联办、“订单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及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尝试与做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威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一是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二是实施行动导向教学;三是搭建技能大赛平台,促进学生技能提升;四是运用TRIZ理论与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五是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这些改革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果,丰富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云飞  李云霞  
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须明确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定位,彰显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性、主体多元化、内涵层次性、实践性和多样性等特征。高职院校可以在人才培养实践中,树立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培养的理念,构建彰显区域民族文化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探索"工学结合、项目导向"的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双师型"素质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的制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亚春  
根据高职学生的培养特点,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就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数学思维、探索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个人的见解,认为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也要培养数学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应崧  苏志刚  齐小萍  徐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提高质量确立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明确提出要"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据此,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于2010年下半年开始对建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年报制度进行了探索,确立了建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年度报告"的基本原则、结构框架与主要内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生  
本文从分析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过程中,针对宁波地区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人才的知识与能力要求,探索了在高职制造类专业培养生产性服务人才的方法,并对培养高质量生产性服务人才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阚丽  林桂花  
在分析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等专业为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以"六个对接"为核心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为高职院校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