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63)
2023(10277)
2022(8123)
2021(7659)
2020(6312)
2019(14178)
2018(14334)
2017(26131)
2016(15033)
2015(17251)
2014(17684)
2013(16587)
2012(15218)
2011(13431)
2010(14101)
2009(12693)
2008(12712)
2007(11888)
2006(10972)
2005(10551)
作者
(42201)
(34805)
(34321)
(33398)
(22104)
(16514)
(15876)
(13441)
(13420)
(12912)
(11825)
(11789)
(11358)
(11343)
(11102)
(10919)
(10415)
(10306)
(10227)
(9993)
(9271)
(8666)
(8643)
(8263)
(8070)
(7963)
(7818)
(7812)
(7319)
(7110)
学科
(49801)
经济(49721)
管理(38180)
(32938)
(26171)
企业(26171)
中国(20476)
(17819)
(15576)
(14749)
方法(14339)
理论(14206)
教学(13765)
业经(13423)
(12871)
教育(12126)
地方(11890)
(11873)
银行(11847)
农业(11438)
(11411)
(11334)
数学(11285)
数学方法(10879)
(10090)
金融(10083)
(8615)
学法(8575)
教学法(8575)
(8202)
机构
学院(198922)
大学(194713)
研究(71498)
(70754)
经济(68647)
管理(64101)
中国(56955)
理学(51841)
理学院(51175)
管理学(49767)
管理学院(49406)
(44258)
科学(43106)
(38820)
(37091)
(36997)
(34495)
中心(34130)
研究所(32755)
(31284)
师范(30903)
技术(30205)
(29294)
北京(28830)
财经(28000)
业大(27275)
职业(26341)
农业(26336)
(26046)
(25753)
基金
项目(119396)
研究(95096)
科学(91640)
基金(79664)
(69105)
国家(68402)
科学基金(56916)
社会(54706)
社会科(51299)
社会科学(51283)
(50042)
教育(48639)
编号(42740)
(41456)
基金项目(40223)
成果(38094)
自然(34203)
自然科(33413)
自然科学(33401)
课题(32860)
资助(32791)
自然科学基金(32752)
(28363)
重点(28346)
(26102)
(25510)
项目编号(25207)
(24945)
(24315)
规划(23526)
期刊
(92586)
经济(92586)
研究(67712)
中国(58219)
教育(48057)
(33830)
学报(32531)
(32519)
管理(28423)
科学(27396)
大学(25550)
(24415)
金融(24415)
技术(23547)
学学(22798)
农业(21823)
职业(16922)
业经(15160)
财经(14724)
图书(14494)
经济研究(13791)
(12868)
问题(12361)
(12021)
论坛(12021)
(11299)
书馆(11174)
图书馆(11174)
技术教育(10888)
职业技术(10888)
共检索到343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钊  
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涵盖管理模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设施、教学方法、评价考核等多个方面。本文从高职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操作层面的具体实践出发,对影响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效果的六个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苹  周冠生  阮俊  李荫  
"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是,理论学习与职业实践同步进行,教学过程以行动为导向,教学组织以学生为中心。为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深入实施,应建立与其相适应的评价方案。评价方案可由两部分组成,即教学管理部门、同行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使用的"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评价表与学生用的"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学生评价表。评价方案可设三级指标,突础可测量性和操作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邱葭菲  
在高职院校的课堂采用学做一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育规律使然,也是其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所需。构建基于"学做一体"的理实一体化"活力"课堂,需要在分析其教学特点、设计思路的基础上,选取合理的组织方式,创设实施条件。详解"学做一体"的理实一体化"活力"课堂教学中需关注的问题,以期对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具有借鉴和参考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建平  
基于高职办学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建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并实现教学"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课程化、实践课程体系化,才能突破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从而进一步推动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申荣卫  台晓虹  
在分析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课程模式发展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从微观课堂设计的视角,详细阐述了教学资源开发、课程实施过程、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微观环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分析了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培养学生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方面的优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炳红  
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有效对接会计实践与会计教学、课程系统、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及评价考核。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文献梳理,阐述当今高职会计教学面临的问题,明确了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校企共建课程、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创建仿真实训室、建立就业导向的质量评价体系及顶岗实习管理机制等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叶向群  王娇君  单岩  陈丰秋  
以在中国访学交流的美国学生运用云课堂和虚拟仿真实验软件学习化工实验为案例,探讨以结合云课堂和虚拟仿真实验为代表的"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方式变革的可行性和意义所在。采用了课堂观察、讨论与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调研效果。实践证明云课堂和虚拟仿真实验软件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效改进,在节约教学成本、超越时间空间限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有很大优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艳  
中职电工电子专业"理实一体"教学以"理实一体、学做合一"为核心,通过"导—学—教—做—评"五个环节,有效组织教学过程,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用、学有所得。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康晓明  许冰冰  陈晓青  
"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实施和教学效果评价离不开课堂教学标准和评价标准的构建。课堂教学要明确对任课教师的素质要求并对教学要素进行分析,评价标准制定应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理念,保证良好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成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建高  
本文简要分析了以往高职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技术学习领域的设置及其教学情境设计等方面,探讨了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海峰  董晓冰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以及教学模式改革迫切需要专业教师由传统单一的理论型或实践型向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方向发展。从目前高职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看,培养"复合型"专业教师是合理的选择,其中应以提高专业教师的"双能力"为重点,以各种形式的培训为依托,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素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范生东  董述欣  
本文阐述职业院校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发挥现代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同时,锻炼团队协作、创新能力,以提高学习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薛立军  刘彦文  周玉基  
开展艺术技术融合的教育是当前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到数字化时代必然发展趋势,但各高校在教育实践中却存在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艺术、技术不能有效互动融合,以及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不能与职场需求相匹配的问题,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脱节的问题,协同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构建了艺术技术一体化人才培养"一主线、双课堂、四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并概括总结了具有艺术技术人才培养特点、符合教学规律的"六型"实践教学方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晓青  
理实一体教学是当今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方向。文章从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要求、适应高职学生的形象思维、标志高职教学的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出发,创设教室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师一体化的实施条件,从而探索出过程评价、探究学习、启发引导等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创新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岳辉  
近年来,翻转课堂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国大学课程的教学中。当翻转课堂被不加辨别地应用于教学时,因缺失教学适切性而导致的诸多问题自然会出现。这些问题恰恰提醒我们,只有了解翻转课堂的教学适切性,才能有效发挥其实践价值。通过《教师语言》课程的翻转课堂实践,我们认为,翻转课堂适用于程序性知识的教学,适合于熟悉教学内容和了解学情的教师,适合于具有一定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的学生。此外,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还需尊重、民主、包容的课堂文化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