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03)
2023(9033)
2022(7548)
2021(6912)
2020(5767)
2019(12877)
2018(12558)
2017(23941)
2016(13370)
2015(15850)
2014(16337)
2013(15810)
2012(13953)
2011(12369)
2010(12635)
2009(11216)
2008(11184)
2007(10437)
2006(9204)
2005(8296)
作者
(37788)
(31886)
(31241)
(30244)
(20132)
(15122)
(14341)
(11849)
(11835)
(11556)
(10855)
(10561)
(10387)
(10135)
(9986)
(9755)
(9524)
(9191)
(9187)
(9005)
(8068)
(7836)
(7714)
(7340)
(7199)
(7185)
(7135)
(6993)
(6482)
(6326)
学科
(48362)
经济(48222)
管理(43788)
(37209)
(31544)
企业(31544)
方法(18518)
中国(17162)
(16483)
数学(15878)
数学方法(15695)
(15518)
(15359)
业经(13287)
(10555)
地方(10209)
(10007)
财务(9925)
财务管理(9898)
技术(9446)
(9405)
理论(9399)
(9384)
银行(9367)
农业(9265)
企业财务(9122)
(8959)
(8916)
金融(8914)
体制(8842)
机构
学院(190384)
大学(180992)
(73703)
经济(71934)
管理(67122)
研究(62265)
理学(56662)
理学院(56020)
管理学(55021)
管理学院(54678)
中国(46828)
(38764)
(38551)
科学(36731)
(31354)
(31270)
(31074)
财经(29345)
中心(28794)
研究所(27873)
技术(26857)
业大(26725)
(26597)
(24612)
农业(24309)
职业(23982)
(23964)
北京(23935)
师范(23707)
经济学(22996)
基金
项目(122813)
科学(96678)
研究(94213)
基金(86390)
(74763)
国家(74082)
科学基金(63538)
社会(58605)
社会科(55331)
社会科学(55318)
(50978)
教育(46639)
基金项目(45056)
(41887)
自然(39635)
编号(39227)
自然科(38681)
自然科学(38669)
自然科学基金(37979)
资助(35166)
成果(32314)
课题(30002)
(28669)
重点(28497)
(27690)
(26412)
(26133)
(26100)
(24769)
创新(24413)
期刊
(86019)
经济(86019)
研究(55540)
中国(48022)
(31691)
教育(30867)
(29747)
学报(28404)
管理(26609)
科学(25451)
技术(24477)
大学(22290)
学学(20778)
农业(19952)
(18029)
金融(18029)
财经(15345)
业经(14130)
职业(13503)
经济研究(13490)
(13250)
问题(10802)
(10499)
(9844)
论坛(9844)
(9136)
技术教育(8954)
职业技术(8954)
职业技术教育(8954)
技术经济(8259)
共检索到293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郑山水  杨益华  
从生产性实训基地入手,依据生产力要素理论对生产性物流实训基地的组成要素进行分析,判断物流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方式必然是"厂中校"而不是"校中厂",同时对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保障机制进行探讨,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童卫军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管理需要调动相关人员、资金、设备等因素,需要建立使这些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长效机制。高职院校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投入驱动方面,要建立政府投入带动机制、校企利益驱动机制、合作项目遴选机制;在运行管理方面,要建立教学管理与生产管理协调机制、质量监控与绩效考核协同机制、财务管理与利益分配均衡机制;在沟通交流方面,要建立信息沟通机制、人才融通机制、情感交流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燕宁  郝书池  唐幸芳  林媚珍  
城市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和学校,按参与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六种建设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运行机制和功能定位。包含主体参与机制、法律法规机制、资金投入机制、评价机制等在内的保障机制是公共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锦祝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论述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介绍当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主要管理模式,提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机制创新的思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红梅  
构建"运作规范、责权清晰、多方共赢"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体系,核心在于构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管理与经营管理协调机制及财务管理与相关方利益分配均衡机制。在生产性实训基地中,教学实训和经营管理双轨运行,构建教学管理与经营管理协调机制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构建财务管理与相关方利益分配均衡机制是保证实训基地正常运营的关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澧生  张华  成立平  
根据高职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利益机制概念不清、法律地位模糊、共同利益不明确的主要问题,文章从"明确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法律地位;完善利益机制,构建利益共同体;共建共享,改善教学条件"三个方面对基于利益机制的高职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探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黎鹰  邹敏  谢明  
在分析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背景与重要性的基础上,以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基地为例,介绍了基地体制建设思路及内容,硬件及师资建设方式等,并对实训基地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要求与措施进行了说明,对生产性物流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出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薇  赵建军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推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进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有力保证,文章论述了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原则以及生产性实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并探讨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途径:学校自筹自建;校企合作建设;寻求地方支持建设;校际共同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佩琼  安宇  
近年来,江苏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始终予以高度重视。我们在国家相关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的成功做法,确立了依托行业办学校、依托市场设专业、依托岗位定方案、依托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志祥  徐洪祥  
校内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引企入校,建设一批符合计算机各专业发展实际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申屠江平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深化的必然选择,其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在校内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实训完整的工作过程,生产出产品甚至商品,实现教学做的统一。目前,高职院校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存在数量不足,功能发挥不当、开发不力,实践教学组织水平较低等问题。我们必须"因企制宜",加大引企共建基地的力度;强化管理,统筹基地功能的发挥;增强软实力,实现由"引企入校"向"引企入教"的升华,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水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怀民  樊哲民  
实训基地是对学生进行职业训练的地方,是一种教育与生产融合紧密的实训、实习场所。鉴于目前各高职院校经费投入少、政府支持力度有限、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各高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梁燕  
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指为训练高职院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由高职院校单独举办或与企业联办的实践场所,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场所,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必须满足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施,必须明确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标准、建设内容,同时具有基于政府、学校、企业为一体的长效的运行机制作为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友发  闵捷  卢伟  
文章以民办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基点,论述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含义、特点;阐述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基础;并对民办高职院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举措进行了探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佘雪锋  
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在当前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国际贸易职业活动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以外贸业务工作室或企业外贸部为载体,在校内特定的区域内,引进企业局部的外贸业务活动,建立以专兼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对外贸易业务工作组,进行以企业真实产品为平台,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为主线的真实运作,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来保障其有序运行,以达到培养学生外贸职业能力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