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51)
2023(8735)
2022(7673)
2021(6995)
2020(6230)
2019(14516)
2018(14276)
2017(27554)
2016(15777)
2015(18384)
2014(19042)
2013(18486)
2012(17304)
2011(15710)
2010(16007)
2009(14813)
2008(14829)
2007(13623)
2006(11763)
2005(10762)
作者
(45746)
(38522)
(38476)
(36807)
(24283)
(18361)
(17625)
(14973)
(14511)
(13833)
(13040)
(12901)
(12232)
(12217)
(12180)
(12091)
(12042)
(11344)
(11303)
(11132)
(9764)
(9633)
(9354)
(8778)
(8761)
(8744)
(8689)
(8657)
(7842)
(7694)
学科
(61770)
经济(61675)
管理(48330)
(44358)
(36505)
企业(36505)
方法(29429)
数学(26055)
数学方法(25795)
(19720)
中国(17559)
(17340)
(16873)
业经(13232)
(12620)
(12030)
财务(11999)
财务管理(11964)
(11800)
贸易(11798)
(11475)
企业财务(11321)
(11222)
农业(11146)
地方(10946)
(10738)
银行(10711)
理论(10516)
(10143)
(10023)
机构
学院(232146)
大学(226096)
(93776)
经济(91682)
管理(84811)
研究(75317)
理学(72542)
理学院(71708)
管理学(70451)
管理学院(70016)
中国(57092)
(47549)
(46520)
科学(45722)
(39136)
(39041)
(36875)
财经(36227)
中心(35101)
研究所(35078)
业大(33855)
(32650)
农业(30837)
北京(29757)
经济学(29541)
技术(29332)
(29013)
(28859)
师范(28708)
经济学院(26756)
基金
项目(148317)
科学(116167)
研究(110976)
基金(105541)
(91156)
国家(90386)
科学基金(76850)
社会(68554)
社会科(64780)
社会科学(64759)
(60272)
基金项目(56042)
教育(54215)
(50167)
自然(48938)
自然科(47763)
自然科学(47746)
编号(47545)
自然科学基金(46914)
资助(43499)
成果(39071)
重点(34159)
课题(33876)
(33719)
(31712)
(31515)
(30918)
(29136)
教育部(29048)
创新(28807)
期刊
(103670)
经济(103670)
研究(65813)
中国(48959)
(38579)
学报(35331)
(35257)
科学(31865)
管理(30157)
教育(30132)
大学(26828)
学学(25320)
技术(23138)
农业(22961)
(21129)
金融(21129)
财经(18666)
业经(16270)
经济研究(16109)
(15988)
问题(14219)
职业(12929)
(12261)
技术经济(11309)
(11289)
(11234)
理论(11116)
(10678)
论坛(10678)
统计(10579)
共检索到343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董仁忠  米如群  
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制度、行业企业参与、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设以及教育自身等诸多问题紧密相关,当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之所以面临重重困难,可以从影响教育内外环境变化的制度缺失剖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文涛  
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就业新模式的形成,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诚信缺失的行为。本文用经济博弈论的经典模型和方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现象的产生进行了解释,并在对该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幼昕  
高校扩招后,大学生们就业压力增大,一些人为了引起用人单位的注意,在就业过程中弄虚作假,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本文列举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具体表现,分析了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体系的途径与方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任辉  汪艳仙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为了真正解除大学毕业生的后顾之忧,必须填补现行失业保险制度中的空白,建立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制度,设立专项的失业保险基金,积极立法,加强管理,为失业大学毕业生提供切实的物质支持,让他们在实现就业之前可以维持自己的生活,从而保证这一群体在社会中的稳定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玉军  
激烈竞争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也出现了毕业生的形形色色的诚信缺失问题。毕业生诚信缺失对毕业生的就业各个方面将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矫正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钟艳华  
职业教育管理制度的缺失是阻碍我国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症结所在。它没有能够真正地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未能落实,政府统筹乏力,投入严重不足;实行多头管理、集中管理,重视职业学校教育,轻视职业培训,漠视其他教育类型中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管理机构协调管理的职能未能理顺;行业企业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未能形成,中、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模式封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仁忠  马庆发  
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高职教育更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就必须在各个相关领域重新进行有助于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解决问题的制度选择。各级政府要深刻认识到解决包括高职毕业生在内的就业问题是政府的责任,突出发挥政府职能,着力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制度环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朝霞  张安平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自2006年实施以来,在政府、见习基地、高校等教育机构、见习高校毕业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目前还处于建设初期,其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使其积极作用不仅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甚至一度停滞不前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而陷入困境。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力图找到解决途径从而走出困境,使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持续有效运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世奎  文东茅  
从"统包统配"到"自主择业",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变革大体可以划分为过渡期、探索期、逐步确立期和完善期四个阶段。相比而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在激励性和适应性方面都体现了较"统包统配"制度有较大的优越性。同时,由于当前毕业生供给增长过快、毕业生期望收益偏高、制约毕业生流动的体制性和非体制性障碍等方面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有必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突出高等教育的就业导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莹  
文章阐述了就业力概念提出的背景及其内涵,指出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力存在的问题,如强化专业技能,弱化文化知识;学习动力不足,专业知识有待加强;忽视实践经历,难以提高实践能力;就业选择功利性,缺乏职业独立性;职业认知模糊,缺失探索精神。最后提出了完善学生就业力的具体对策,如完善制度,为提高学生就业力提供政策保障;完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夯实专业教学,拓宽第二课堂;完善毕业生职业品质教育,以优化人才培养途径,提升学生的就业力水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伟  易九桂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尤其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如何解决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将成为地方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学校就业工作实践,全面分析了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岳昌君  
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无论是北京市和广东省等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还是麦可思公司调查的数据,都一致表明,2013年的就业率明显低于往年同期的水平,2013年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困难的一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未来就业趋势会怎样?只有摸清情况,找准原因,才能寻到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更好出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宇舸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就业的重要方面。大学生就业难是由于高校出具名不符实的文凭,导致就业市场上的交易费用增加,延缓了学生就业,增加了就业成本;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垄断,造成了私人的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过高、高等教育有效供给不足、质量下降等问题,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只有通过市场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家德  胡海青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是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建国60年来,我国的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经历了"统包统配"为主要特征的计划调控阶段和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为特征的市场调控阶段。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中,影响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的深层结构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集权政治体制以及教育哲学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的转变;制度呈现强劲的路径依赖主要是政府对毕业生资源的理性选择;政策变迁的动力是政府的立法行为以及毕业生自主择业能力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