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72)
2023(4104)
2022(3582)
2021(3457)
2020(2857)
2019(6590)
2018(6261)
2017(12581)
2016(7362)
2015(8568)
2014(8881)
2013(8209)
2012(7790)
2011(7059)
2010(7401)
2009(6439)
2008(6114)
2007(5697)
2006(5227)
2005(4787)
作者
(18751)
(15642)
(15298)
(15017)
(10253)
(7305)
(7011)
(6188)
(6154)
(5932)
(5237)
(5190)
(5116)
(5088)
(5075)
(4902)
(4840)
(4667)
(4663)
(4609)
(4108)
(3898)
(3811)
(3744)
(3715)
(3581)
(3564)
(3481)
(3219)
(3212)
学科
(21847)
经济(21820)
管理(19739)
(19003)
(13673)
企业(13673)
(10601)
中国(10083)
(7364)
(7327)
方法(7073)
农业(6892)
数学(6203)
(6071)
数学方法(6052)
地方(5499)
及其(5325)
(5308)
贸易(5306)
理论(5293)
业经(5246)
政策(5226)
(5196)
技术(4931)
(4906)
银行(4906)
(4893)
教育(4755)
税收(4755)
(4750)
机构
学院(98901)
大学(88132)
(39415)
经济(38404)
管理(35397)
研究(32721)
理学(29242)
理学院(28948)
管理学(28487)
管理学院(28291)
中国(26106)
(20385)
(19107)
职业(18163)
(17926)
科学(17554)
技术(17071)
(16200)
中心(16197)
财经(14805)
(14698)
(14141)
研究所(14106)
(13371)
(13355)
师范(13287)
职业技术(13068)
技术学院(13037)
北京(12325)
(11935)
基金
项目(58228)
研究(50612)
科学(46199)
基金(38859)
(31843)
国家(31447)
社会(29027)
社会科(27259)
社会科学(27256)
科学基金(27097)
教育(26504)
(25062)
编号(24742)
成果(21013)
(20548)
基金项目(19390)
课题(18542)
资助(16922)
(16130)
自然(15898)
自然科(15506)
自然科学(15502)
自然科学基金(15234)
(14290)
项目编号(13553)
(13414)
规划(13410)
(13392)
重点(13342)
(12803)
期刊
(48193)
经济(48193)
研究(31650)
中国(25073)
教育(22324)
(14885)
(13868)
金融(13868)
(13801)
管理(13114)
技术(12473)
职业(11293)
科学(9874)
学报(9142)
农业(8929)
业经(8228)
大学(7785)
经济研究(7308)
(7187)
论坛(7187)
学学(7025)
技术教育(7025)
职业技术(7025)
职业技术教育(7025)
财经(7001)
(6076)
问题(5900)
(5506)
国际(4859)
世界(4552)
共检索到160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干  徐鸿宇  
高职毕业生就业初期离职率、离职频次居高不下,带来诸多不良影响。文章通过对江苏省典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调查与访谈,分析高职毕业生非理性离职行为及原因,认为应引导高职毕业生准确定位,到基层生产和服务一线就业;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及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意识;尽早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现实;做好专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就业心态。同时,用人单位也应采取措施,促进高职毕业生稳定就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谭永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40%。据此预测,"十二五"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总规模为3983万人左右,年均758万人,到2015年,毕业生规模将超过850万人,与"十一五"时期相比,年均增加232万人。从总量上看,"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杰  
严峻的客观就业形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持续改革创新、社会对高水平医学人才的要求日趋严格等各种原因,使得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发突出。政府和高校应更加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毕业生个体也要认清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慧凤  
一、当前财经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近年随着社会的需要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财经类人才的培养规模和深度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近两年来,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下岗分流人员过多,再就业工程压力不胜重荷,美国次贷危机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出口贸易,相应阻滞了中国沿海地区的良好发展势头,降低了人才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明  
近年来,高职毕业生逐步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其就业率逐年上升,很多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但是与本科毕业生相比,高职毕业生就业稳定性不高,就业质量较低。在分析这一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和就业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夏建军  郭飞  王学军  安宴菲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对近年来高职毕业生就业趋势、就业观念、供求关系、就业结构性矛盾、就业机制等现状的分析,最后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为高职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欧阳霞  申晓改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有了长足发展。在高职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同时,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学校及学生个人等各方面的作用,完善就业机制,才能使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走出困境,有效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严苗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人数逐渐增加,高职毕业生在就业时出现了很多法律问题,如就业歧视、乱收费、虚假招聘等,使得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权益得不到保障。文章从政府、学校和企业、学生三个层面提出了应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法律问题的对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敏强  牛端  陈绍奇  叶梓效  陈大尧  
本文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从高等学校、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教育、人事及分配体制四个方面进行了检讨。作者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是高等学校培养不出“产”“销”对路的产品;内在原因是高校毕业生不切实际的择业观;外在原因是用人单位吸纳毕业生能力下降;根本原因是计划经济下的教育、人事及分配体制。针对上述原因,作者从四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向东  
文章以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为研究内容,运用网络调查的形式对浙江省2011—2014届毕业1年后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要指标进行了调查统计。就业质量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浙江省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基本保持稳定,与同期浙江省本科和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相同指标数据相比各有优劣。为有效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政府、高职学院、毕业生需共同努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兰芬  
通过多年的毕业生分配工作,我感到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困境在于:一方面是人才奇缺,一方面是人才浪费;一方面大栽"梧桐树",吸引"凤凰"来,甚至远涉重洋招聘人才,另一方面却将送上门的毕业生拒之门外。这到底是为什么?我认为原因主要来自以下4个方面。第一,社会大环境问题。由于过去国家长期实行指令性计划分配,学校无招生自主权,用人单位无选才自主权,毕业生无择业自主权,这就造成了行业、地区、部门间人才的不平衡,有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雪莲  
就业能力是影响高校毕业生是否成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核心因素。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来看,在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高职教育存在生态定位模糊、教育生态结构失衡、教育生态链不完善等问题,导致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效能低下。因此,高职教育需要重树职业教育生态价值观念、调整毕业生就业生态位宽度、完善就业能力培养的生态链机制,以切实提高高职教育的生态效能,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适应性,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浩  李晓华  尤永红  
对全国12所民族高校201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就业结构性矛盾较突出、部分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就业期望与现实差距大、弱势毕业生群体求职难度大。民族院校应优化专业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育引导,切实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加大帮扶力度,促进政策落实。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树根  吕振涛  侯文峰  
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存在"错位",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和社会认可度不高并存。通过对广州地区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实证研究,全面了解并分析新形势下广州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的相关情况,力求为改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现实依据和参考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金建孟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金融危机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金融领域,正向其他行业蔓延。作为就业的主要群体,2009届、2010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下,如何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实现高质量就业,对国家、大学或者学生个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文章认为,应该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和大学生自身层面等三个方面共同努力来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