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86)
- 2023(12267)
- 2022(10138)
- 2021(9525)
- 2020(8115)
- 2019(18274)
- 2018(17955)
- 2017(34918)
- 2016(18873)
- 2015(21520)
- 2014(21208)
- 2013(20280)
- 2012(18189)
- 2011(16166)
- 2010(16746)
- 2009(15713)
- 2008(15648)
- 2007(14300)
- 2006(12649)
- 2005(11658)
- 学科
- 企(83289)
- 企业(83289)
- 业(82084)
- 管理(78170)
- 济(77169)
- 经济(77042)
- 方法(34843)
- 财(29060)
- 数学(26506)
- 数学方法(25952)
- 业经(25428)
- 务(21782)
- 财务(21736)
- 财务管理(21709)
- 制(21094)
- 技术(20981)
- 企业财务(20614)
- 中国(18550)
- 理论(18195)
- 体(16274)
- 农(16039)
- 划(15462)
- 和(14672)
- 策(14333)
- 技术管理(14071)
- 体制(13040)
- 企业经济(12805)
- 经营(12773)
- 银(12740)
- 银行(12727)
- 机构
- 学院(267840)
- 大学(258230)
- 济(110189)
- 管理(109995)
- 经济(107938)
- 理学(94045)
- 理学院(93218)
- 管理学(91703)
- 管理学院(91210)
- 研究(77902)
- 中国(62408)
- 财(56220)
- 京(53043)
- 财经(43496)
- 科学(42748)
- 江(42589)
- 经(39265)
- 所(36918)
- 中心(36230)
- 州(33420)
- 北京(33100)
- 经济学(32985)
- 研究所(32531)
- 业大(32500)
- 技术(32128)
- 财经大学(32049)
- 农(31220)
- 商学(31115)
- 商学院(30823)
- 范(29708)
- 基金
- 项目(169611)
- 科学(137438)
- 研究(130650)
- 基金(123493)
- 家(104466)
- 国家(103500)
- 科学基金(92743)
- 社会(83955)
- 社会科(79653)
- 社会科学(79634)
- 省(69453)
- 基金项目(64369)
- 教育(63189)
- 自然(58691)
- 自然科(57494)
- 自然科学(57482)
- 自然科学基金(56555)
- 划(56205)
- 编号(54106)
- 资助(50610)
- 成果(43329)
- 创(41595)
- 课题(38294)
- 重点(38047)
- 制(38000)
- 创新(37792)
- 部(37767)
- 发(35015)
- 国家社会(34133)
- 项目编号(34022)
- 期刊
- 济(126493)
- 经济(126493)
- 研究(77328)
- 中国(57160)
- 管理(50162)
- 财(49342)
- 教育(34907)
- 科学(32529)
- 技术(30708)
- 学报(30662)
- 农(28002)
- 大学(25690)
- 融(25548)
- 金融(25548)
- 学学(24216)
- 财经(22531)
- 业经(20711)
- 经济研究(19486)
- 经(19444)
- 农业(18129)
- 技术经济(15770)
- 问题(15153)
- 财会(14804)
- 职业(14769)
- 策(13469)
- 科技(13242)
- 统计(13097)
- 坛(13082)
- 论坛(13082)
- 现代(12785)
共检索到405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海涛
当前,高职院校的校企深度合作主要有校企合作共建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集团化办学、校企创办二级学院等几种典型模式。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普遍处于层次不深的状态,并且缺少机制的保证。为了保证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与深度发展,还需要在校企合作机制的完善与创新上下功夫,具体包括建立地方政府统筹的政策引导机制、构建新型的校企合作各方关系机制、构建校企各方共赢的利益驱动机制等。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校企深度合作 机制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锦祝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论述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介绍当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主要管理模式,提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机制创新的思路。
关键词:
高职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管理模式 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海枝
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决定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文章分析了我国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指出合作层次尚浅、缺乏利益契合度、缺乏规范的合作平台等问题,提出规范行业秩序、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加强行业干预等创新策略。
关键词:
高职 校企合作 创新 运行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金昌 童卫军 黄兆信
本文从运行机制的角度探讨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提出创新高职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利益驱动机制、保障机制、共享机制、沟通机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运行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孟宝金
目前国内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不完善,校企合作的教育现状不理想。从企业、高职院校和政府三个层面探讨了在新形势下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如何进一步创新。
关键词:
高职 校企合作 创新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理连 邢清华
推进深度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机制创新则是深度校企合作的基础保障。目前校企合作主要实践模式包括"订单式"模式"、工学交替"模式"、顶岗实习"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等。通过政府提供政策保障,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合作办学;高职院校增强办学优势,主动加强校企合作等,是推进深度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机制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齐绍琼
文章分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内涵,列举了世界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发展比较成功的职业教育典型模式,包括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进而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政校企联动机制,保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保障机制 高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方启 陈国方 俞位增 王怀奥
本文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从构建实践教学模式及其课程体系、课程开发、技能训练、实施"双证"融通、改革办学管理机制等方面,对构建高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作了探讨。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办学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韦夷 黄国良 粟维斌
依托高校的教学设施和智力资源引入企业资金,建立以资金为纽带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深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文章从我国校企合作模式的演变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的必然性,重点探讨了以资金为纽带的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的内涵、类型和运行机制,为创新高职教育的投入模式、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军
推进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教学团队建设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实之需。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发展模式下,"双主体"教学团队建设面临认知存在偏差、制度缺失、资源缺乏等问题,可从思想转变、制度设计、融合培养、资源整合以及品牌引领等方面采取措施,并从强化政府舆论导向、建立企业教师流动工作站、建立多元综合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给予机制保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唐广军 郭文莉
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注重工程实践和工程职业导向的工程硕士培养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企合作的制度安排。作为具有行业特色背景的地方高校,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在创新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培养体系注重顶层设计,培养过程基于校企深度合作,培养主线聚焦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从构建层面、条件层面、实施层面、保障层面、衔接层面建立了"五位一体"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培养体系,为应用型高校创新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工程硕士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黎修良 沈言锦
分析现行校企合作的常见模式及弊端,介绍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校企深度融合的案例,总结了现代职业教育体制下校企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以及此案例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深度融合 资源共享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南旭光 张培
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既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要途径,也是高职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校企合作的效能高低和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合作伙伴的选择。高职院校应秉持目标协同、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文化耦合等正确的合作伙伴选择原则,注意发掘合作企业的真实需求,把握能力匹配、相互兼容、合作承诺、知识共享等选择合作伙伴的关键要素,从强化市场作用机制、增强合作内生动力等方面构建校企合作伙伴关系稳定运行的保障机制,提升校企合作网络的动态发展能力,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伙伴选择 稳定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钟卫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确立,推动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政府主导、行业引导是推进和发展校企合作的关键,应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构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运行机制,才能有模式作用的正常发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