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84)
- 2023(8285)
- 2022(6561)
- 2021(5837)
- 2020(4802)
- 2019(10736)
- 2018(10218)
- 2017(18775)
- 2016(10189)
- 2015(11757)
- 2014(12162)
- 2013(11590)
- 2012(10424)
- 2011(8937)
- 2010(9363)
- 2009(8329)
- 2008(8648)
- 2007(8172)
- 2006(7240)
- 2005(6481)
- 学科
- 企(68628)
- 企业(68628)
- 业(62798)
- 管理(53947)
- 济(45062)
- 经济(45003)
- 业经(20481)
- 技术(19903)
- 财(19731)
- 方法(18601)
- 务(16762)
- 财务(16737)
- 财务管理(16731)
- 企业财务(15875)
- 理论(12575)
- 技术管理(12010)
- 企业经济(11781)
- 数学(11288)
- 数学方法(11208)
- 划(11190)
- 和(11079)
- 中国(10883)
- 策(10694)
- 经营(9954)
- 制(9540)
- 决策(8195)
- 地方(8179)
- 农(8132)
- 贸(7998)
- 贸易(7992)
- 机构
- 学院(151078)
- 大学(138595)
- 管理(62483)
- 济(59379)
- 经济(58130)
- 理学(52276)
- 理学院(51833)
- 管理学(51327)
- 管理学院(51015)
- 研究(42007)
- 中国(33887)
- 京(29471)
- 财(29426)
- 江(26099)
- 技术(24386)
- 科学(23418)
- 职业(22942)
- 财经(22499)
- 州(20624)
- 经(20304)
- 所(20221)
- 中心(20220)
- 北京(18385)
- 商学(18176)
- 商学院(18022)
- 业大(17836)
- 研究所(17658)
- 经济学(16986)
- 技术学院(16607)
- 职业技术(16580)
- 基金
- 项目(93766)
- 科学(75771)
- 研究(75023)
- 基金(65780)
- 家(55361)
- 国家(54747)
- 科学基金(49573)
- 社会(46659)
- 社会科(44127)
- 社会科学(44115)
- 省(40877)
- 教育(36735)
- 基金项目(34786)
- 编号(32384)
- 划(32283)
- 自然(31021)
- 自然科(30372)
- 自然科学(30366)
- 自然科学基金(29884)
- 资助(25651)
- 成果(24471)
- 课题(23447)
- 创(23125)
- 业(22023)
- 重点(21291)
- 创新(21281)
- 项目编号(20497)
- 部(20230)
- 发(20223)
- 制(20125)
- 期刊
- 济(72481)
- 经济(72481)
- 研究(40563)
- 中国(37156)
- 管理(31518)
- 财(28383)
- 技术(24242)
- 教育(23929)
- 科学(17401)
- 学报(15962)
- 农(13576)
- 职业(13408)
- 大学(13059)
- 业经(12238)
- 学学(12144)
- 财经(11960)
- 融(11509)
- 金融(11509)
- 技术经济(11052)
- 经济研究(10547)
- 经(10467)
- 坛(10028)
- 论坛(10028)
- 财会(9734)
- 农业(9309)
- 技术教育(9194)
- 职业技术(9194)
- 职业技术教育(9194)
- 会计(9032)
- 科技(8394)
共检索到236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伟麟 方颖 林海波
文章从技术技能积累的四个维度和现状入手,深入探究了高职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平台的建设路径,包括面向区域企业搭建技术服务平台、面向高职教师搭建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能力蓄积平台、面向高职学生搭建技术技能学习和实战平台等,同时还提出了三结合的运行机制和多指标的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卢志米
技术技能积累缓慢、效率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在客户需求及技术发展快速更迭的当下,企业或职业院校各自为营的单通道型技术技能积累模式已尽显疲态,构建一个政企校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平台,实现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的多方联动,优势互补,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本文以德国的技术技能积累模式为借鉴,结合国内现实情况,从顶层设计、多重激励、立法保障等多个维度出发立体设计政企校协同技术技能积累平台的构建,旨在充分调动各方有利资源,促进职业人才本身技术技能积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秦 李慧凤 赵玮
职业教育是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平台。基于校企协同的方式实现技术技能积累,有助于技术技能的积累、传承和创新,促进技术技能人才素质与技术创新、引进和改造的同步提高。面对我国技术技能积累机制存在的校企协同层次低、范围窄、职业院校参与程度不够、参与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采用博弈分析法寻求校企协同中各方的共同利益源,从动力机制、激励机制、效益评价机制以及反馈提高机制四个维度构建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有效促进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深层次展开,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秦 李慧凤 嗷静海
基于校企协同的方式实现技术技能积累,有助于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素质,助推技术创新、引进和改造的同步提高,最终满足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面对我国技术技能积累机制存在的校企协同层次低、范围窄、职业院校参与程度不够、参与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采用博弈分析法,从动力机制、激励机制、效益评价机制以及反馈提高机制四个维度设计基于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实现路径,有效促进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深层次展开,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霄红
企业大学是企业为技术技能的积累和推广应用而建立的创新联合体,国内外一些行业的标杆企业借助企业大学实现了技术技能的积累,并快速高效地实现了新技术技能在整个企业的扩散和应用。目前企业大学呈现出技术技能积累与扩散模型、技术技能积累的总体框架和"个人、组织、社会"三层次技术技能积累途径模式。对标企业大学的技术技能积累模型,职业院校要真正成为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载体,必须校企协同,准定位、优体系、强能力,创新技术技能积累的方法和模式。
关键词:
校企协同 技术技能积累 企业大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秦 杨博
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机制有助于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功能,发挥职业院校在技术技能积累方面的重要作用。基于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总体目标,从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的发展现状与主要瓶颈入手,立体构建以职业院校和企业为主、政府与行业组织为辅"四位一体"的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实现路径,并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个案,探讨建立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平台、企业将职业院校纳入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体系、校企协同开发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的实现方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小刚
高职技术服务既是贯彻教育方针的要求,也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目前,高职技术服务仍存在技术积累力量不足、内容单一、缺少协同等客观问题。因此,要通过淡化技术边界、弱化技能壁垒、深化服务融合、强化资源互通等"协同积累"路径,实现高职技术服务的内部循环和内外协同。
关键词:
技术服务 协同积累 高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哲民 万秋红
校企协同是高职院校构建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区域技术技能积累力的首要途径和主要实践形式。通过SPSS 20.0统计软件对湖南省54所高职院校的技术技能积累力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考察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人均企业实践时间、高职院校从企业引进兼职教师专业课课时比例、高职院校企业合作数量和所属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这5种校企协同形式对技术技能积累力的影响度。结果表明:个人层面的技能协同是提升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力的基础,组织层面的管理协同是提升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力的关键,建议高职院校要扎根区域产业发展的土壤,构建产业层面的战略协同,整体提升技术技能积累的长效性,从而实现跟随产业发展到引领产业发展的转型。
关键词:
校企协同 高职院校 技术技能积累力 影响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怡乐 陈亚
本文关注制造业企业如何保持较好的生产性投资动能,突出立足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总结构化解企业金融化风险。研究回归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资本积累矛盾的分析,梳理了经济循环、技术创新与制度体系间的互动机理。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经验分析显示:经营利润率提升、研发强度增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分别从经济、技术和制度层面有力地支持了企业实际资本积累;与此同时,企业积累特征存在部门、所有制和区域间的差异,例如,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金融化动机相对低,中、西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较易受金融投资挤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对民营企业、西部企业实际资本投资的激励更明显等。经验分析结果有力地支持了近年来代表性经济政策对稳增长与金融化治理的意义。
关键词:
资本积累 金融化 利润率 技术 制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钧铭 徐胤莉
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是困扰高职院校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难题。本文从校、企在技术链层面的内在关联入手,分析了学校和技术链上、下游企业对校企合作的不同需求,提出一种"与上游企业合作共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下游企业提供技术和人才"的校企协同模式(UPD模式),并阐述了该模式的构建要点和效果。UPD模式通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市场化运营,扩大了上游企业的技术输出,增强了对下游企业的技术服务,使学校和上下游两类企业之间建立了差异化的利益纽带,并借助平台的集聚效应使更多的企业资源参与到人才培养中,较好地实现了校企协同的有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晓阳
孵化高职教师的技术技能积累与社会服务能力是当前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向。针对高职教师技术技能积累与社会服务及其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内容载体、途径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构建以动力系统、孵化系统、反馈系统等"三系统"为基本要件的高职教师技术技能积累与社会服务能力孵化器,注重合作机制、构建模型、实施路径等方面的操作,确保孵化器良好运作,有益于提升高职教师技术技能积累与社会服务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哲民 王晓阳
基于高职教育产教跨界视角阐释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内涵与特征,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内涵主要包括:校企协同是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实践形式;内生性积累是技术技能积累的主要路径和形式;反哺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提升社会服务力是技术技能积累的目的;个人技术技能积累是技术技能积累最基本的内在动力和最活跃要素;专业建设是技术技能积累的基石和支撑平台。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具有校企协同性、专业依赖性、职业教育性、过程渐进性、技术创新性和产业文化性六大特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龚方红 朱苏 徐安林 徐晴 韩冰
基于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历史连续性、职业教育性、路径依赖性等特点,探索实践由"平台、项目、技术、资源"四要素构成的高职技术技能积累模式。提出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路径:一要准确定位,在多方政策支持与保障下确立技术技能积累方向;二要优化合作项目,搭建技术技能积累平台;三要积累关键技术,反哺教学,形成技术技能积累的良性循环;四是要重视产业文化的传承与本土化,深化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底蕴。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技术技能积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哲民 万秋红 王晓阳
从企业技术积累和技术创新的关系、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内涵与功能、技术技能积累体制机制和技术技能积累模式、平台与路径四个方面回顾并梳理了国内外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研究脉络和方向。经梳理发现,由于高职教育与产业经济耦合度越来越高,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研究日益得到学者关注和重视,但缺少对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自组织学习动力机制、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关系和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力的评价体系等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秦虹
承担技术技能积累作用,要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并举,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无疑是重中之重,文章以专业素质为切入点,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伦理三个维度分析在技术技能积累视域下教师专业素质的作用与培养途径,为高职院校创新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关键词:
技术技能积累 高职教师 专业素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