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52)
- 2023(15635)
- 2022(13584)
- 2021(12957)
- 2020(10681)
- 2019(24641)
- 2018(24732)
- 2017(46318)
- 2016(26369)
- 2015(30043)
- 2014(30510)
- 2013(29217)
- 2012(27157)
- 2011(24416)
- 2010(24670)
- 2009(21890)
- 2008(21235)
- 2007(18756)
- 2006(16529)
- 2005(14508)
- 学科
- 济(92517)
- 经济(92405)
- 管理(74127)
- 业(69840)
- 企(58060)
- 企业(58060)
- 方法(39370)
- 数学(33458)
- 数学方法(32948)
- 中国(29086)
- 农(28107)
- 财(23697)
- 业经(21468)
- 学(21420)
- 地方(21414)
- 技术(21403)
- 理论(20667)
- 制(18769)
- 农业(18589)
- 教育(17158)
- 贸(16881)
- 贸易(16873)
- 易(16363)
- 策(15918)
- 和(15482)
- 环境(14748)
- 银(14694)
- 银行(14638)
- 教学(14538)
- 务(14492)
- 机构
- 学院(361179)
- 大学(354703)
- 管理(137639)
- 济(132922)
- 经济(129501)
- 研究(122255)
- 理学(118066)
- 理学院(116664)
- 管理学(114565)
- 管理学院(113891)
- 中国(88242)
- 京(77155)
- 科学(76569)
- 所(62063)
- 财(61769)
- 农(58834)
- 研究所(56476)
- 江(56354)
- 中心(55103)
- 业大(53729)
- 范(52772)
- 师范(52291)
- 北京(48951)
- 财经(48491)
- 技术(48129)
- 农业(45970)
- 州(45246)
- 院(44969)
- 经(43922)
- 师范大学(41561)
- 基金
- 项目(242163)
- 科学(188925)
- 研究(184207)
- 基金(168900)
- 家(146405)
- 国家(145046)
- 科学基金(123454)
- 社会(109258)
- 社会科(103164)
- 社会科学(103136)
- 省(98102)
- 基金项目(89688)
- 教育(89476)
- 划(82682)
- 自然(80173)
- 编号(79793)
- 自然科(78235)
- 自然科学(78215)
- 自然科学基金(76781)
- 资助(69404)
- 成果(66041)
- 课题(57418)
- 重点(54927)
- 部(53218)
- 发(52443)
- 创(50789)
- 项目编号(48019)
- 年(47223)
- 创新(47062)
- 教育部(45549)
- 期刊
- 济(150477)
- 经济(150477)
- 研究(106891)
- 中国(79006)
- 教育(63916)
- 学报(55652)
- 农(53392)
- 管理(51458)
- 科学(51092)
- 财(46551)
- 大学(41944)
- 技术(40392)
- 学学(38731)
- 农业(37192)
- 融(29514)
- 金融(29514)
- 业经(25313)
- 职业(23164)
- 经济研究(22590)
- 财经(22551)
- 图书(21235)
- 业(19441)
- 问题(19304)
- 坛(19290)
- 论坛(19290)
- 经(19252)
- 科技(18756)
- 技术经济(17327)
- 理论(16506)
- 版(16372)
共检索到541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云峰 季本山
随着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模式的推进以及试点专业的开设,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高职与本科院校要从制定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策略着手,明确课程体系衔接所应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现状、研究重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方案等,构建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衔接机制,共同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云峰 王富荣 马乔林
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高职与本科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建构和衔接是关键。本着学科立体、生态发展的理念,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3+2)专业以课程体系的衔接为出发点,突出职业性、整体性、合作性和实时性,采取倒三角形课程衔接结构,建立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制和学分一贯及互通的转阶段考核制度,构建出一套基于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本科分段培养课程体系的衔接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丽华 吉顺莉
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项目是江苏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本文以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专业与南通大学交通工程专业分段培养项目为例,通过对项目开展的必要性、可行性、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原则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培养对策与举措,为同类项目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一体化 高职 本科 分段 策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燕
通过对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工作需求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分析,探讨了目前国航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实践性和实用性、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三方面给出了相应对策。并对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国际航运 课程体系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红 曾文良 马炎坤 王景智
从高职到本科的课程体系衔接是贯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面临的新问题。通过分析目前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发现,实现一体化高本衔接课程体系构建,需要处理好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适度设置、课程重复以及课程体系分别承载的人才培养目标等问题。课程衔接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实现课程结构从"应用模式"向"建构模式"的转变,在职业教育同一体系下,完成高本一体化课程体系承载的两个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建华 王志华 周杰 叶霞
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问题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课程衔接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课程衔接必须厘清研究起点和逻辑起点问题。当前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存在课程内部各要素间的时间关系混乱、课程内部各要素间的比例关系极端化等问题,可从建立多元参与的课程开发机构、构建时间与空间衔接的课程结构等方面寻求优化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红
记者:施副院长,您好!首先祝贺您和您的团队获得了2014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的好成绩,从您作为申报者的角度,认为这个成果获得一等奖的原因是什么?施祝斌:我认为,原因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成果本身的创新点和亮点,得到了评委们的肯定;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来讲,获得一等奖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建民
本文认为应从人才需求调研和教学现状分析入手,在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设计营销专业以职业为导向的"三个课堂"有机融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营销 实践教学 课程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坤 陈粟宋
中高职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了中高职对口自主招生衔接、中高职三二分段衔接、"3+1"专本衔接等三种中高职衔接模式,并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管理等方面初步建立了衔接培养机制。
关键词:
中高职 衔接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庄小红
随着中高职人才通道的打通,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衔接不畅的问题凸显,解决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脱节"问题应编制课程衔接的"接口"标准,并确保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贯通;兼顾生源的文化素质差异,实行分层教学;尝试开设限选课,填平补齐中职生在文化课程上的"缺口";文化基础课教师要更新观念,加强教学设计,加强学法指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静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主要措施之一,而课程衔接则是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核心,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是解决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问题的迫切需要。本文基于当前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纵向递进与横向拓展"的课程衔接思路,构建了"二层次、三类型、四模块"的课程体系,实现高职与本科课程在垂直(继续性)与水平(整合性)的衔接,以达到培养"应用特色+本科底蕴"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雍君 邓举青
专本沟通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以课程衔接为着力点构建专本贯通的培养体系,将实现职业教育专科阶段与本科阶段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以及培养手段等多个方面实现顺畅沟通与紧密衔接。通过推动专、本院校教师合作组建协同培养共同体,构建校企协同创新项目化实训体系,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现代化专本衔接课程与教学资源,确保专、本课程衔接工作得到落实。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涛 肖绍萍
本文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基于企业实地调研、建筑业等行业人才需求分析和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研究行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重构以行业背景为依托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一轴两翼"的课程体系,以期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提供参考。一、行业发展现状及对会计人才需求状况分析(一)特定行业发展现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樊超
针对室内艺术设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在校生、毕业生、中职学校、高职院校、企业多方面着手,分析工作任务,确定岗位职责,明晰人才培养规格,探索了中高职衔接核心问题中的课程衔接问题,形成了"技能对接,能力递进"的符合室内艺术设计类专业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能力递进 课程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宇 杜文汉 陈磊 熊超 袁洪春
课程衔接是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3+2"分段培养实现有效贯通的关键所在。文章就常州工学院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3+2"分段培养的课程体系衔接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立足实际培养实践过程进行教学改革,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用人单位就业市场需要的课程衔接建设思路,并就培养目标的定位、衔接式课程模块设计、主干核心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环节衔接等方面具体方案进行介绍。同时就各模块的衔接、主干课程建设、教师教学等方面提出继续改进与完善的措施,并对衔接课程体系构建提出策略和对策。通过分析讨论,对发展适应当前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高职课程衔接:来自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的个案研究
交通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可持续发展探析——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
高职与本科会计专业“3+2”分段人才培养课程衔接研究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衔接问题研究
中高职衔接培养人才的效果与问题研究——来自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证调研
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探析——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工学交替式2+1”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为例
“2+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优化——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为例
中高职有效衔接的调研分析与策略选择——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