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68)
- 2023(7354)
- 2022(6232)
- 2021(6224)
- 2020(5244)
- 2019(12491)
- 2018(12548)
- 2017(22726)
- 2016(13450)
- 2015(15680)
- 2014(16395)
- 2013(15371)
- 2012(13658)
- 2011(12261)
- 2010(12756)
- 2009(11315)
- 2008(11469)
- 2007(10617)
- 2006(9479)
- 2005(8486)
- 学科
- 济(43639)
- 经济(43603)
- 管理(42569)
- 业(34943)
- 企(31528)
- 企业(31528)
- 方法(22641)
- 数学(18222)
- 数学方法(17645)
- 理论(14943)
- 财(12986)
- 中国(12000)
- 农(11721)
- 教学(11500)
- 业经(10718)
- 教育(9761)
- 务(9394)
- 财务(9339)
- 财务管理(9306)
- 制(9160)
- 企业财务(8714)
- 学(8559)
- 农业(7811)
- 策(7744)
- 技术(7715)
- 划(7681)
- 学法(7662)
- 教学法(7662)
- 地方(7526)
- 和(7513)
- 机构
- 学院(180961)
- 大学(170873)
- 管理(68217)
- 济(56464)
- 理学(55817)
- 理学院(55128)
- 经济(54517)
- 管理学(53648)
- 管理学院(53269)
- 研究(51420)
- 中国(41562)
- 京(37916)
- 科学(33418)
- 江(31714)
- 财(30508)
- 技术(28774)
- 范(27364)
- 师范(27088)
- 职业(27042)
- 州(26238)
- 所(26112)
- 中心(24937)
- 农(24634)
- 北京(24293)
- 业大(23657)
- 研究所(23123)
- 财经(22569)
- 师范大学(20953)
- 经(20183)
- 技术学院(19965)
- 基金
- 项目(108624)
- 研究(84824)
- 科学(83715)
- 基金(71697)
- 家(60895)
- 国家(60298)
- 科学基金(52236)
- 省(48047)
- 社会(46828)
- 教育(45353)
- 社会科(44055)
- 社会科学(44040)
- 编号(39484)
- 划(38723)
- 基金项目(37684)
- 自然(34619)
- 自然科(33789)
- 自然科学(33785)
- 自然科学基金(33131)
- 资助(32381)
- 成果(31842)
- 课题(29369)
- 年(25354)
- 重点(24909)
- 项目编号(23166)
- 发(23018)
- 创(22629)
- 部(22491)
- 规划(22050)
- 大学(21054)
- 期刊
- 济(72027)
- 经济(72027)
- 研究(49729)
- 中国(45569)
- 教育(39395)
- 管理(29136)
- 财(27066)
- 技术(24219)
- 学报(23888)
- 科学(22626)
- 农(22150)
- 大学(18738)
- 学学(16743)
- 职业(16120)
- 农业(14948)
- 融(14921)
- 金融(14921)
- 业经(13181)
- 图书(12198)
- 财经(10611)
- 技术教育(10502)
- 职业技术(10502)
- 职业技术教育(10502)
- 坛(10040)
- 论坛(10040)
- 业(9952)
- 刊(9872)
- 经济研究(9536)
- 财会(9301)
- 统计(9217)
共检索到284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敏华
为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学生行业就业的流失率,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构建了"分阶段螺旋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其人才培养分起步期、成长期、发展期、提升期、成熟期5个阶段,整个培养过程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呈现"螺旋式"递进的特征。为保障该模式的实施,须明确学校和企业作为人才培养主体的职责,构建适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师队伍、课程体系和质量控制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黎森 王娜
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职旅游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目前,工学结合是高职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文章结合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实践,阐述了工学结合理念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的作用,并具体阐释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措施。
关键词: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兵
本文通过对楼宇智能专业就业情况的分析,总结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构建三阶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解决目前高职楼宇智能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工学交替 三阶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国方 仲爱萍
本文介绍了宁波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实施工学交替螺旋推进式培养的方案,即:三年内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训分段实施,教学内容在校企交叉融合、螺旋式递升,并阐述了校企深层联结、设计培养框架、校企文化融通、校企课程衔接四个行动步骤。
关键词:
中职 工学结合 螺旋式推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崔秀敏 黄子辉 李显宁
工学结合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工学结合突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实践教学的落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2+1"教育教学设计。"2+1"教育教学设计更加强调以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引领顶岗实习的真正落实。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晓梅
本文结合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对家政服务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所进行的实践和探索,提出了课堂教学——实践实训——带薪实习循环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职 家政服务 职业技能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益霖 高志宏
本文介绍了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创新"企-校-企"三轴联动的人才培养体系,采取"找准需求定人才、校企合作建课程、工学结合育人才"等措施,构建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情况。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 工学结合 培养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国方 仲爱萍
基于企业需求和专业发展特点,实施"学校专业理论基础学习—企业见习—学校专业技能学习—企业综合实训—学校专业技能学习实训、考证—企业顶岗实习"螺旋推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在螺旋推进流程中开展项目驱动模式、教学工厂模式和企业轮训模式三种工学交替合作形式,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莹莹 张利华 魏波 喻飞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前存在师资队伍结构有待优化、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等诸多问题。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学院以高素质复合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为宗旨,在"3+1""2+1+1"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通过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主体多元化模式,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开展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校内外"双螺旋"耦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双螺旋"递进、专业创业结合紧密的创新创业工作机制。
关键词:
创新双螺旋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地方高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黎翔 涂艳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为广东省的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要成为旅游强省,必须得有一批复合型、实用型、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为基础。文章从旅游教育和旅游市场两个角度出发,结合当前高职旅游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旅游业对高质量人才的迫切需求,探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可能存在问题,并针对性的从课程、教学、实习、师资等四个方面进行创新与改革,以契合旅游行业发展需要,提升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旅游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照香 刘哲
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是在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分阶段、协同式"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峥 时珍 邓国平 李丽 李川 李煜 韩卫宏 鲁李斌 余文龙 赵伟忠
本文通过探索"工学交替、螺旋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提炼出具有工学多次交替、岗位和能力的双螺旋递进、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双元评价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的联合培养,把学生培养成企业的好员工、社会的好公民、家庭的好成员,使毕业生成为适应"专业、企业、职业"三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从而实现培养新"三好"人才的目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绩。结合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际,阐述了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如何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而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维彬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专业性、多样性和综合性等特征,知行观、实用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英国三明治教育、美国合作教育和德国双元制教育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国际借鉴;工学结合的双重性、交替性和市场性决定高职教育应从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条件、培养途径及机制等方面创新与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