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13)
2023(7215)
2022(5941)
2021(5915)
2020(5031)
2019(11821)
2018(11909)
2017(21084)
2016(13039)
2015(15273)
2014(15706)
2013(14318)
2012(13084)
2011(12073)
2010(12787)
2009(11125)
2008(10687)
2007(9830)
2006(8985)
2005(8435)
作者
(35831)
(29298)
(29167)
(28205)
(18834)
(14165)
(13391)
(11651)
(11349)
(11002)
(10240)
(9897)
(9685)
(9614)
(9519)
(9408)
(8998)
(8976)
(8758)
(8577)
(7785)
(7516)
(7432)
(7067)
(6959)
(6938)
(6616)
(6608)
(6166)
(5999)
学科
(40450)
经济(40402)
管理(28613)
(24412)
教育(21504)
(20638)
企业(20638)
方法(20526)
数学(18410)
中国(17972)
数学方法(17813)
理论(13520)
(12375)
教学(11273)
(10757)
(8911)
(8393)
业经(8110)
技术(7784)
地方(7030)
(6746)
农业(6709)
(6510)
贸易(6502)
(6433)
学法(6410)
教学法(6410)
银行(6408)
(6312)
(6151)
机构
学院(170698)
大学(170270)
研究(61437)
管理(55095)
(54602)
经济(52899)
理学(46404)
理学院(45779)
管理学(44282)
管理学院(43988)
中国(40976)
(39543)
科学(38785)
教育(34387)
(32727)
师范(32409)
(31936)
(30269)
技术(29619)
研究所(28980)
(28543)
中心(27416)
职业(26601)
(26510)
师范大学(26267)
北京(26006)
业大(24855)
(23721)
农业(22620)
(22320)
基金
项目(107080)
科学(84434)
研究(83576)
基金(71561)
(63020)
国家(62358)
科学基金(51876)
教育(50252)
社会(46297)
(45651)
社会科(43415)
社会科学(43403)
(40927)
编号(38220)
基金项目(35371)
自然(34423)
自然科(33664)
成果(33656)
自然科学(33652)
自然科学基金(33007)
资助(31889)
课题(31787)
重点(26734)
(26643)
(24712)
(23801)
规划(23038)
(22319)
项目编号(22301)
教育部(21543)
期刊
教育(62458)
(61849)
经济(61849)
研究(59684)
中国(49211)
学报(27690)
(25383)
科学(24223)
技术(24074)
管理(22146)
大学(21898)
(20348)
职业(19765)
学学(18724)
农业(17052)
(14141)
金融(14141)
技术教育(13078)
职业技术(13078)
职业技术教育(13078)
(10965)
论坛(10965)
财经(10089)
图书(10034)
经济研究(9800)
(9589)
业经(9447)
统计(9100)
(8757)
(8011)
共检索到274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范唯  
高职教育目前还是垄断行业,所谓垄断行业,有两种方式可以形成垄断。一个是不允许人家做,需特许准入,比如高校设置严格的执业资格准入等就是典型,这属于国家制度设计范畴。另一个是人家做不了,你有绝活,不可替代,这属于自身能力范畴。现在高职"垄断"的学生主体是那些家庭条件很一般或者家庭环境相对不够好的孩子。这部分孩子出国没钱,所以国际竞争这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蔡泽寰  
要实现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创新,就要对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为模式创新提供前提。依靠行业组织和行业研究会办学,保持院校与行业的有效沟通,形成“校企互动”的办学机制是实现高职教育模式创新的重要途径。按照“重视基础、拓宽口径、强化技能”的原则,搭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三级教学平台,是形成独具特色的高职教学模式的核心。建设以“双师型”队伍为主体,“理论型”队伍为基础,“技能型”队伍为辅助,协调发展的三支教师队伍,既是高职教育模式创新的重要保障,也是教育模式创新的必要基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建松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院校数量和在校生规模年均递增速度都在20%以上,到目前为止,全国各类高职院校已有1300多所,在校生达789万人,占了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高职教育的情况实乃喜忧参半,如不加以认真研究和积极引导,下一步的可持续发展必然会受到重创和影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建南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高职教育的质量提升,创新是灵魂;"双三元"办学模式是高职教育形式的一种创新,旨在通过"政校企""行校企"双圆驱动,实现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创新体制,实现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金土  
教育模式是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所实施的教育组织原则和形式.它具有全面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多样性等特征.高职教育模式的构建是一个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过程,不能仅就眼前问题就事论事,要有前瞻性,并要处理好前瞻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练长城  
新加坡作为亚洲短期崛起的典型国家,其成功与高职教育的特色发展有着紧密关系。双师型高职教师的培养、外向型社会化实践的培育、国际化教育基地的开设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得新加坡的高职教育形成了特色体系,其经验值得研究与借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兴瑞  
我国法律高职教育规模发展迅速,但就业状况不容乐观。社会对法律职业人才的需求已从法院、检察、律师等传统的就业领域向农村、西部地区非传统就业领域转移。法律高职教育要定位在培养基层法律执行、法律辅助和司法技术人才,其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专业特点分别采取警学结合、教学练战,校所结合、服务与学习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文杰  
对中外高职教育定位进行了比较,对中国高职院校的定位问题进行了探析,进而对新形势下中国高职教育发展定位提出了思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熊惠平  
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其解构研究为总部经济机理应用于高职教育,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其适用性研究是探讨起于经济发达地区的这一模式推广到全国的必要性特别是可能性;而其对接机制研究是要探寻高职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路径、方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汤敏骞  
德国高职教育主要有应用科技大学和"双元制"职业学院两类高职教育机构,由州直管和行业协会协管,以州政府资金为办学经费主渠道,由企业提供各种资助,形成了持续发展又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基于河南省公办高职院校的整体发展情况,结合德国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我们认为河南高职教育的改革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准许高水平高职院校举办本科层次高职教育,推进高职院校举办主体的多元化,省级政府要承担发展高职教育的经济责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琴  陈嵩  张家寰  
回顾百年历史,我国职业教育尽管有许多很好的理念却很难成为持续的行动,由此可见模式转型之难。以史为鉴、破难求变,高职教育必须摆脱传统学术教育影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骆中慧   黄宏伟  
特殊高职教育育人模式回应残疾学生高质量学习、就业和发展的需求,拓宽残疾人群体成长成才通道,促进残疾学生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办学10年来,锚定“自立自信、融合强技”育人目标,构建了“残健融合、协同共培、三制合一”特殊高职育人模式,在高职院校融合环境建设、特殊高职教学支撑适配、残疾学生可持续发展机制建设方面实现创新突破,形成紧扣“特”字精准办学定位、把握职教特质破解特教育人难题、引入增值发展评价推进多元发展的育人经验,获得了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未来特殊高职教育育人模式改革,应发挥职业教育与特殊教育协同创新优势,优化高职院校融合教育模式提高职业教育包容性、增强特殊职业教育适应性提高特殊教育质量、拓展特殊高职教育多元衔接功能支持残疾学生终身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苏俭  王益宇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长期教育实践的结晶,并具有多维培养目标。真实的工作环境体验和融入是"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核心,"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实践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如政府的支持问题、企业的积极性问题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客观限制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较长时间,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但也有许多问题来自学校本身,其中主要的原因有"工学结合"模式时间安排的不合理以及模式的简单化。可以把实施必修"工学结合"计划和选修"工学结合"计划以及弹性"工学结合"计划作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策略选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成立平  
专家型校长办学既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规律的客观反映。高职教育专家型校长应具有懂教育、懂行业、懂学校、懂职业、懂企业等五种特质。成长为专家型校长,需要本人自觉自我完善、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搭建发展平台、深入行业企业进行生产实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连勇  王炜波  
现代工业化背景下,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参与办学的程度。校企联合办学不仅有利于解决校企之间的人才供需矛盾,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质量规格,而且对改善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形成高职办学特色等有着重要作用。实现校企联合办学需要建立通畅的合作渠道,建构"共享、双赢"的机制与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