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71)
- 2023(7601)
- 2022(6236)
- 2021(6267)
- 2020(5117)
- 2019(12312)
- 2018(12398)
- 2017(22170)
- 2016(13512)
- 2015(15582)
- 2014(16311)
- 2013(14657)
- 2012(13187)
- 2011(12058)
- 2010(12733)
- 2009(10789)
- 2008(10561)
- 2007(9666)
- 2006(8541)
- 2005(7893)
- 学科
- 济(42789)
- 经济(42757)
- 管理(30652)
- 业(27071)
- 企(23320)
- 企业(23320)
- 方法(21919)
- 教育(21638)
- 数学(19659)
- 数学方法(19049)
- 中国(18049)
- 理论(14538)
- 教学(12926)
- 财(11070)
- 农(10892)
- 学(10883)
- 制(9063)
- 业经(8801)
- 技术(7966)
- 学法(7537)
- 教学法(7537)
- 地方(7448)
- 务(7063)
- 财务(7022)
- 财务管理(6998)
- 发(6806)
- 农业(6735)
- 贸(6719)
- 贸易(6712)
- 企业财务(6595)
- 机构
- 学院(175931)
- 大学(172794)
- 管理(58429)
- 济(57054)
- 研究(56278)
- 经济(55322)
- 理学(49794)
- 理学院(49133)
- 管理学(47593)
- 管理学院(47259)
- 京(38619)
- 中国(36820)
- 范(34490)
- 教育(34389)
- 师范(34246)
- 科学(33905)
- 江(29507)
- 技术(29452)
- 职业(28806)
- 所(27997)
- 财(27915)
- 师范大学(27633)
- 北京(25388)
- 研究所(25145)
- 中心(25077)
- 州(23802)
- 业大(22046)
- 财经(21851)
- 农(21590)
- 院(20532)
- 基金
- 项目(108340)
- 研究(89216)
- 科学(85859)
- 基金(71391)
- 家(60346)
- 国家(59696)
- 教育(53408)
- 科学基金(51079)
- 社会(49998)
- 社会科(47052)
- 社会科学(47039)
- 省(46588)
- 编号(42113)
- 划(40411)
- 成果(36389)
- 基金项目(35865)
- 课题(33683)
- 自然(31857)
- 资助(31266)
- 自然科(31158)
- 自然科学(31154)
- 自然科学基金(30559)
- 年(28844)
- 重点(26578)
- 部(25120)
- 规划(24968)
- 项目编号(24650)
- 发(23903)
- 性(23198)
- 教育部(22562)
共检索到270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江小明 高林
本文讨论了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概念、基本原则和结构模式,并结合北京联合大学高职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的实践,探索既能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岗位应变能力,又能强化职业针对性的课程模式。主张采用宽基础、活模块,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倒"T"字形、倒"(?)"字形、"山"字形课程结构模式。
关键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课程设置 课程结构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向前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是实施创业教育的载体和创业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包括科学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和创业实践课程四种模式。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实践中,要以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为指导,遵循信息化、综合化、活动化和多样化原则,根据四种课程模式的特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科学、合理地设置,从而保障高职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夏建国
一、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分析所谓课程模式,指的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课程编制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和所确定的结构体系。”根据课程内容与实践操作的匹配和整合程度以及课程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比例关系,可以把高职教育课程分为准备型、交替型、渗透型和双元型四种整合程度由低到高的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川
通过对河北省保定市高职院校和幼儿园的调研,结果表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存在课程设置观念陈旧、课程设置结构混乱、课程设置下毕业生能力匮乏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普遍性问题,课改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在设置上应遵循适应性与引领性、稳定性与灵活性、系统性与独立性、宽基础与精技能相统一的"四个统一"原则。
关键词:
高职学前教育 课程改革 课程设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志刚,过保录
青春期教育是针对青少年进入青春期这一特定时期进行的专门教育。80年代以来,青春期教育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并被列入了有关法律。但日前学校的青春期教育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作者认为,课程设置是这些问题的核心。同其他各科教育内容一样,青春期教育也必须以课堂为主要阵地,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有必要建立一门以青春期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教育课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文平 郭思彤
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和基础,职业能力的规律和特点会影响和决定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应在分析职业能力规律基础之上构建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依据能力的领域、能力的水平、能力成长的阶段、工作过程(生产流程)环节四个逻辑点,可以构建基于职业能力的四种课程结构模式,即:基于职业能力任务分析的学习领域课程结构模式,基于职业能力水平的课程结构模式,基于职业能力成长阶段的课程结构模式,基于工作流程环节所需职业能力的课程结构模式。
关键词:
职业能力 课程结构 职业教育课程结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桂霞 钟建珍
从我国现行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来看,构建合理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应明确其所包含的基本要素,并掌握以下原则:坚持课程设置的“三接轨”;突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视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强调课程设置体系的开放性和个性化。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洪少华
人才培养目标是确立课程理念的基本依据。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分别形成普通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课程观与课程体系构建理念。高职教育课程理念由学科出发向技术出发转变,课程结构由完整、系统和层次性向独立、跳跃和平行性转变,课程体系模式由学科模式向模块课程模式转变。其中,"层次-模块"课程结构体系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合适选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许锁坤
通过对高职院校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分析,并结合现代职业人应具备的特征,提出了以提高职业岗位能力和个人持续发展能力为主线的三模块结构的课程设置方案,即专业技术基础、职业方向和人文科技素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设置 三模块结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余进利 柯政 王少非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在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加以规范是应当的,也是必要的。考虑到在职教师的学习特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把在职与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问题分开处理。鉴于在职教师教育形态多样、目的迥异,《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着眼于广大教师共同面对的若干专业发展任务,建构了一个涵盖加深专业理解、解决实际问题和提升自身经验三个维度,并列举相应主题或模块的在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框架,供教师教育机构和教师教育者开设课程选择使用。完善在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尚需突破发展教师什么素质不明以及面向特定教师群体的教育课程培育滞后两大难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邹永忠 谢新明
本文通过分析传统课程设置模式的不足及我国就业市场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具体要求,进而对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模式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实例阐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模式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
就业 导向 中等职业学校 课程设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命华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规模呈现出快速扩大化的趋势,但高职教育质量并没有明显提升。一方面,高职毕业生已经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一线岗位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紧缺。问题的根本在于高职教育未能找到自身办学的立足点,办学缺乏特色,尤其是传统课程设置模式不利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课程设置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在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国外高职院校的办学经验,为国内高职教育转型提供助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文叶
在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实际,《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构建了一种模块化、选择性和实践性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和集规范性、灵活性和平衡性于一体的学分设置体系。课程结构与学分设置是教师教育机构开展教育教学的依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魏春雷
为了能够提高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力度,以《冲模设计与案例分析》课程为例,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实践,验证了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育的课程建设具有明显的效果,提高了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工学结合 高职教育 课程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勇 段保才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已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阶段。其中,高职教育沿用的课程模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矛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的研究与选择势在必行。选择一种课程模式,意味着选择了相应的课程观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开发方法、课程实施指导思想以及课程管理方式等。从高职教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入手,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的课程模式比较分析,提出选择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课程改革 目标取向 学习领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