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8)
- 2023(12372)
- 2022(9869)
- 2021(9188)
- 2020(7815)
- 2019(17485)
- 2018(17432)
- 2017(31488)
- 2016(18603)
- 2015(21363)
- 2014(21810)
- 2013(20342)
- 2012(18293)
- 2011(16361)
- 2010(17254)
- 2009(15732)
- 2008(15729)
- 2007(14441)
- 2006(12899)
- 2005(12133)
- 学科
- 业(79180)
- 企(73422)
- 企业(73422)
- 济(70076)
- 经济(69957)
- 管理(69328)
- 方法(31900)
- 财(26915)
- 业经(26239)
- 农(24163)
- 数学(24151)
- 数学方法(23716)
- 中国(22927)
- 教育(22668)
- 理论(20974)
- 务(20028)
- 财务(19995)
- 财务管理(19973)
- 企业财务(18914)
- 技术(18829)
- 制(18630)
- 农业(17239)
- 体(14499)
- 策(14111)
- 划(14079)
- 和(13313)
- 体制(12552)
- 教学(12155)
- 经营(11483)
- 企业经济(11338)
- 机构
- 学院(262149)
- 大学(254780)
- 济(99546)
- 管理(97740)
- 经济(97348)
- 理学(83627)
- 理学院(82745)
- 研究(81760)
- 管理学(81165)
- 管理学院(80650)
- 中国(58443)
- 京(54742)
- 财(50896)
- 科学(46072)
- 江(43104)
- 所(40011)
- 范(39914)
- 师范(39663)
- 财经(39392)
- 农(38716)
- 中心(36179)
- 教育(36142)
- 经(35643)
- 研究所(35482)
- 技术(35154)
- 北京(35047)
- 业大(33942)
- 州(33563)
- 职业(32933)
- 师范大学(31608)
- 基金
- 项目(162046)
- 科学(131174)
- 研究(130409)
- 基金(113581)
- 家(95525)
- 国家(94466)
- 科学基金(83337)
- 社会(80189)
- 社会科(75651)
- 社会科学(75635)
- 教育(70444)
- 省(68429)
- 基金项目(58509)
- 划(56825)
- 编号(56486)
- 自然(51609)
- 自然科(50486)
- 自然科学(50476)
- 自然科学基金(49606)
- 成果(47044)
- 资助(46652)
- 课题(43428)
- 重点(37871)
- 部(37772)
- 创(37202)
- 制(36409)
- 年(36175)
- 发(35374)
- 业(34811)
- 性(34516)
- 期刊
- 济(116410)
- 经济(116410)
- 研究(86293)
- 教育(67052)
- 中国(64762)
- 财(44025)
- 管理(42481)
- 农(37433)
- 技术(33455)
- 学报(31690)
- 科学(31138)
- 大学(26976)
- 农业(25844)
- 学学(23967)
- 职业(21899)
- 融(21389)
- 金融(21389)
- 业经(20753)
- 财经(20437)
- 经(17636)
- 经济研究(17286)
- 业(15897)
- 技术教育(14609)
- 职业技术(14609)
- 职业技术教育(14609)
- 问题(14508)
- 技术经济(14248)
- 坛(13417)
- 论坛(13417)
- 财会(13271)
共检索到406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蔡泽伟 姚奇富
为先进制造业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这就必须从两个方面去努力:一是要解放思想、拓展视野,不断探寻并创建产学研紧密结合、政府推动和社会支持有效联动的新机制与新模式;二是将现代制造业的生力军——农民工的培训置于重要位置。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先进制造业 农民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方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继平 周娜 金星霖
近年来,以科技进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我国产业政策和企业发展策略的重要取向。制造类企业技能型员工的工作胜任力面临着严峻挑战,企业原有的培训体系已经不能满足这些员工的发展需要。许多制造类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改革现有培训体系,但其中大多忽略员工主观感知,其收效往往并不理想。从制造类企业技能型员工感知角度出发,对A地区3家制造类企业的40名车间技能型员工进行深度访谈,基于QFD质量功能展开模型,以技能型员工对培训的需求为出发点,对需求重要度进行排序并构建质量屋,以此提出制造类企业技能型员工培训要增设技术知识类与素质能力类培训课程,鼓励网络学习,提高企业内训师与外请专家的质量,注重技能型员工培训场所与考核方式的多样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进 赵志群 刘杰 陈吉红 明航 张伦玠 曹晔 杨黎明 陈祝林 杜萍 孟源北 陈旭东 杨克 任耀生 王毅 王瑞丽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领域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但还存在政府投入不足、现代职业教育体制尚未健全、制造类专业难以吸引优秀生源报考、缺乏科学的专业设置标准和管理规范、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成效不显著、职业培训体系尚未健全、技能型人才的职业发展难以保证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制造业领域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应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制造业人力资源建设;职业院校应当加强能力建设,更加主动地适应制造业的发展;企业应转变观念,树立长远发展意识,主动参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制造业 技能型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进 明航
文章首先归纳了中国制造业领域技能型人力资源主要现状,分析了技能型人力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中国制造业发展对技能型人力资源的需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童光展 冯梅 彭茜薇
通过分析网络招聘信息,梳理行业对物流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利用TF-IDF算法、LDA主题分类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制造业人才关注度要素,梳理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发现高职院校课程设置还是以基础课、基础技能为主,与制造业行业需求存在脱节。
关键词:
先进制造业高地 物流技能型人才 人才需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管平
根据制造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要加强四个“结合”,即“学历证书与技能证书相结合,传统技术与实用新技术学习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使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高职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祖明
本文认为,要进一步提高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应根据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确立全面的、多样化的、动态的人才观;确立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合理,注重特色的人才观;以人为本,确立全面、整体优化的系统的教育观。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技能型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文婷 李建雄 王延盛 闫丽花
制造业转型升级既是国家战略,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建设制造强国迫切需要复合型高技术技能人才的有力支撑,职业教育作为其培养主体,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大有可为也任重道远。京津冀地区借助京津冀现代制造业职教集团,通过细化人才供需研究,转变培养观念,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加快课程数字化改造等路径,系统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以精准对接先进制造业人才需求。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何亦名
受劳动力市场的高流动性和培训成本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广东制造业企业培训激励严重缺失,而培训激励不足制约了产业工人素质的提升,这将使经济陷入产业低技能的陷阱。要使制造业企业走出低技能陷阱,需要通过政府补贴、产业公共培训平台等措施支持通用型的技能培训。
关键词:
培训 激励缺失 低技能陷阱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董刚 杨理连
提升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职教育建设的重要内涵。通过建立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师"教学做"能力提升、探索人才质量多元化社会评价,是确保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性提升的有效途径。国外高职教育保障其人才培养质量主要体现在人才开发、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职业培训体系开发以及终身化教育等领域,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技术技能 人才质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曾文瑜 闵旭光
"数字化赋能"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同时对职业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结合"数字化赋能"对制造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对我国制造业职业技能型人才现状及未来需求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加快制造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制造业崛起、提升经济发展动力等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曹将栋 徐丹
在新时代"中国制造2025"所需的人才必须是能够适应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本研究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分析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三大核心素质,即职业核心素质,专业核心素质和创新核心素质,并提出了坚持以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职业核心素养教育;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职学生专业核心素质;夯实基础、强化实践、培养意识,提高学生核心创新素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策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祺午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探索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高校、科研部门、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协同培养教师和培训教师的机制。搭建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推动人才成长和企业技术变革同步发展。当前全球范围内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孕育兴起,世界各国正在积极抢占以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标志的智能制造产业制高点。面对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和新兴国家的产业变革,我国要突破发达国家先进制造技术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知识经济环境下我国制造业的教育与培训对策
培训激励缺失、产业低技能陷阱与政府干预——基于广东制造业的分析
高职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及途径研究——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
高职成人教育与高技能人才培训的衔接机制研究
为高质量培养现代职教强国人才提供坚实理论支撑——《高职院校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评介
加强创业教育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争做改革的示范 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制造工程系
创新机构开展制造业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国际实践及启示
对《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的解读
论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汽车制造业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