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25)
- 2023(5225)
- 2022(4398)
- 2021(4460)
- 2020(3435)
- 2019(8043)
- 2018(7820)
- 2017(13528)
- 2016(8952)
- 2015(10291)
- 2014(10746)
- 2013(9363)
- 2012(8830)
- 2011(8160)
- 2010(8688)
- 2009(7244)
- 2008(6985)
- 2007(6431)
- 2006(6058)
- 2005(5549)
- 学科
- 教育(20024)
- 济(19478)
- 经济(19458)
- 管理(19275)
- 业(16325)
- 中国(13860)
- 企(12651)
- 企业(12651)
- 理论(9268)
- 教学(8650)
- 农(8322)
- 策(7414)
- 财(7100)
- 学(6276)
- 方法(6037)
- 技术(5710)
- 及其(5442)
- 政策(5372)
- 数学(5242)
- 发(5173)
- 制(5077)
- 农业(5072)
- 数学方法(5054)
- 学校(4960)
- 贸(4827)
- 贸易(4824)
- 地方(4797)
- 方针(4729)
- 易(4727)
- 学法(4710)
- 机构
- 学院(111569)
- 大学(106613)
- 研究(40856)
- 济(36023)
- 经济(34792)
- 管理(33818)
- 教育(29838)
- 理学(28028)
- 理学院(27621)
- 管理学(27014)
- 管理学院(26766)
- 范(25457)
- 师范(25382)
- 中国(24708)
- 京(24461)
- 职业(23975)
- 科学(22274)
- 技术(22017)
- 师范大学(20495)
- 江(20339)
- 所(20117)
- 财(19474)
- 研究所(17946)
- 中心(17526)
- 职业技术(16950)
- 北京(16528)
- 州(15866)
- 技术学院(15779)
- 院(14766)
- 财经(14140)
- 基金
- 项目(63932)
- 研究(59730)
- 科学(52041)
- 基金(40091)
- 教育(38069)
- 家(32699)
- 社会(32256)
- 国家(32205)
- 社会科(30147)
- 编号(30145)
- 社会科学(30142)
- 省(28443)
- 成果(27437)
- 科学基金(27081)
- 划(25607)
- 课题(25496)
- 年(22519)
- 基金项目(19299)
- 规划(18060)
- 资助(16997)
- 项目编号(16991)
- 性(16953)
- 重点(16253)
- 部(16027)
- 度(15828)
- 发(15728)
- 自然(15209)
- 自然科(14819)
- 自然科学(14816)
- 研究成果(14801)
共检索到185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旭辉
1996年以来,政策层面多次对高职教育的类型定位进行宣示。把高职教育定位为一种高等教育类型的政策意图不是鼓励高职院校升本,而是推动高职彰显特色,增强不可替代性。类型定位,更多的是特色之谓,而非层次之谓。应区别对待高职教育升本和高职院校升本。在禁止高职院校盲目升本的同时,应推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现高职教育向本科层次延伸。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升本 类型定位 政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裴云
高职教育数量和质量的迅猛发展导致了学科意识的萌芽。学科的本义在于对知识(技术)的整理与优化,学科建设水平是体现高等教育高等性的基本标志。高职教育学科的建构有着深刻的动因。高职教育学科建构应遵循职业和技术的方向,并解决观念和技术上的难点。学科并非普通高等教育的专利;高职教育学科对普通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具有重要启示;高职教育学科建构殊为艰难,且攸关高职教育未来发展。
关键词:
学科 高职教育 知识(技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漪
高职教育类型化探索经历了以"实业学堂"建立为标志的萌芽期,以"高校扩招"为标志的摸索期,以"示范校"建设为标志的定向期,以"优质校"建设为标志的形塑期,以"双高计划"出台为标志的深化期五个阶段。"双高计划"政策的出台不仅明确了高职教育类型化探索的主要目标,同时也找到了类型化探索的关键抓手和重要保障支撑。"双高计划"正式开启高职教育大变革时代的到来,在大变革时代高职教育应依然坚持自身类型教育的定位,以类型化标准建设为基础、类型化制度构建为抓手、类型化平台搭建为载体、类型化队伍打造为支撑,全面深化改革、聚集优质资源,争创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高职教育。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类型 双高计划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剑锋 畅立丹 许倩婷 念潮旭
职教师资是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逻辑起点,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双师型”队伍的根本基础;但是,职教师资培养存在特征不明、主体不强、总量不足、保障不力的困境。应以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为指引,结合职普融通、协同创新、产教融合做好顶层设计,通过强化技术师范院校建设、鼓励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参与培养、采用项目制或委托制针对性培养等方式提升职教师资培养的量和质,实现学历培养产教双能、岗位培训全程贯通、服务地方常态练兵,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学科交叉、国际交流,改革职教师资招生制度、资格技能认证制度、标准建设制度等,系统推进职教师资培养水平,服务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寿根
高职教育"管办评分离"质量保障体系是政府、学校和社会评价组织为增强利益相关者的质量信任,以先进理论为指导,围绕人才培养和科技研究工作等建立的结构化、系统化制度体系。当前高职教育"管办评分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着法律法规规章保障不力、学校现代治理能力不强、第三方评估机构发展不足等突出问题,亟待通过完善国家制度政策、建构学校内部保障体系、发展独立专业评估机构、实施专项督导等予以解决。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管办评分离 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世金
建设类型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基于类型教育视角,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目前存在服务于职业教育类型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未形成、凸显“职业性”和“教育性”的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不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和规划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明确职业教育类型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理念、围绕“职业性”与“教育性”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做好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等建设路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以文化人育人机制、职业文化体系、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育人机制。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冉 高联学
类型定位不仅确立了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还助力职业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不仅能培养兼具“硬技能”与“软实力”的人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还能激活国内外双循环新动能。在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中国式现代化在供给端、需求端与保障端对职业教育提出新诉求,要求其以供给侧改革为核心,转变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路径;以扩大内需为准绳,提升职业教育类型发展质量;以职教圈层为系统,增强职业教育类型发展共识,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职业教育类型发展新篇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建松 陈正江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实施,引发了全社会的热切关注和高职教育界的积极回应。贯彻落实《实施方案》,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准确把握高职教育类型特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突破高职教育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为此,要妥善处理六大关系,在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上下功夫,并在推动微观教学改革花气力,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彦明
教育类型学是一门研究教育分类现象,揭示教育类型发展规律的交叉科学,其研究对象总体上是教育的共性之同和个性差异,具体可归纳为教育类型分类方法与标准,类型特征与内部结构,不同教育类型间相互关系三个方面。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确立了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逻辑起点,奠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政策基石,指明了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实践的行动方向,开创了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实现路径,是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制度体系、治理体系的出发点,对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丹丹 李中国
成人教育对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推动我国早日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的总体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成人教育的重要性并未得到足够重视。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定位存在着社会地位有待提升、办学类型特色不够彰显、教学方式契合"成人"度不高和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急需加强等问题。为充分发挥成人教育职能,急需建立联动机制,共同推动成人教育社会地位的提升。办学应以成人需求、社会效益为导向,展现成人特色;教学需遵循因材施教、灵活创新原则,观照成人诉求;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提升教师整体水平,以期发挥成人教育应有的功能与作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东
普惠性学前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政策目标。普惠性作为社会福利用语指"惠及人人"的社会福利国家供给方式,普惠性学前教育只有建立在社会福利制度框架内,才可能获得合法性和有效性。基于中国的现实,我国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只能是适度普惠型学前教育国家供给,学前教育成本必须有国家、社会、家庭合理分担。在政策意蕴上,普惠性学前教育必须解决三个问题:政策的合法性,稳定的财政支持体系,国家供给的中国特色。
关键词:
普惠性 学前教育 社会福利 教育政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何杰
作为再分配性的教育政策的一种,支持性教育政策,实质是指政府为实现教育公平,对落后的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实施的一些补偿性的教育政策,教育补偿与维护教育公平是其基本的意蕴。支持性教育政策的产生切合了问题特征同政治制度和环境互相耦合并导致政策方案形成的一般过程。与一般性的教育政策相比,它具有自身的特征,而其突出的特征在于政策目标群体的补偿性、支持性。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它需要规避政策的行政驱动色彩明显、农村学校边缘化、政策能力的有限性和地方社会的关系网络及关系运作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兴甫
推行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是贯彻落实国家"教师教育师资队伍优化行动"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主动试行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有利于师范生、教师的发展、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完善。探索实施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教学名师驻校工作室模式"和"C-G-S"校际导师合作模式,首先,在制度建设层面应尽快建立政府统筹规划的教师人才市场机制、正式确立基于公益的专业属性、建立健全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与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建立完善的双导师制度;其次,在条件支撑层面需营造全民关心支持的共识、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构筑稳固而和谐的师师、师生关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野 焦江丽 张莉娟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推进高职教育治理迈向中国式现代化要转变教育治理理念,明晰治理主体多元、治理机制规范、治理结构开放的生态式内涵特征,推动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微观生态系统改革,以规范运行为中心的院校治理中观生态系统改革,以协同发展为中心的多元共治宏观生态系统改革,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治理共同体、依法治校的校园治理共同体和价值共创的协同发展共同体。
关键词:
教育生态 高职教育 治理共同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山立 韩玺
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是中职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基本逻辑起点,规定着中职学生学业评价具有基础衔接、融通发展、特色鲜明等独特的类型意蕴。但是,我国中职学生学业评价目前还面临类型特色认同危机。新时代的中职学生学业评价必须紧扣类型化改革的工作主线,通过突出类型价值、彰显类型特色、落实类型保障三大方面的革新发展,服务于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推动我国教育评价改革与职业教育类型化改革的协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